<dfn id="yec2q"><blockquote id="yec2q"></blockquote></dfn>
<strike id="yec2q"></strike>
  • <samp id="yec2q"><tfoot id="yec2q"></tfoot></samp>
    <kbd id="yec2q"></kbd> <ul id="yec2q"><tbody id="yec2q"></tbody></ul>
  • <ul id="yec2q"><center id="yec2q"></center></ul>
    <ul id="yec2q"></ul><th id="yec2q"></th>

    《中國金融》|外匯科技賦能跨境金融服務

    2023-06-26 11:00:04 中國金融雜志 微信號

    作者|張鐵成「國家外匯管理局科技司司長」

    文章|《中國金融》2023年第12期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隨著新興科技與國際貿易的深度融合,跨境貿易呈現出日益豐富的數字化形式。跨境金融作為數字貿易的重要一環,有必要加大科技賦能跨境金融服務力度,滿足企業數字貿易的實際需求,助力數字化轉型服務提質降本增效。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外匯局)緊跟新技術前沿,思考數字經濟下科技賦能著力點,探索科技服務實體經濟新抓手,主動搭建跨境金融服務平臺(以下簡稱跨境平臺),不斷提升跨境金融服務質效,推動外匯管理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堅持金融為民,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拓展,跨境金融服務從服務外匯局日常業務辦理和監管,逐步向服務銀行、企業等市場主體的跨境經營和交易活動過程延伸。作為外匯局創新服務的重要實踐,跨境平臺自2019年上線以來,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理念,發揮科技賦能作用,暢通跨境金融領域業務環節,打通部門服務邊界,不斷提高市場主體對跨境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幸福感與滿意度。截至目前,跨境平臺已累計推出7個融資類應用場景和3個便利化類應用場景,完成融資金額超2500億美元、付匯金額超9500億美元,服務市場主體超8萬家,在支持“一帶一路”及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戰略建設、服務中小企業融資等普惠金融發展,以及促進跨境結算便利化等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創新業務模式與應用場景,更好地服務新發展格局下實體經濟發展。緊密圍繞新發展格局,結合市場主體在跨境金融服務領域的需求,打造以跨境信用體系為核心、以單證核驗為補充的應用生態,助力資金融通、結算便利,拓展金融服務模式,延伸業務板塊,持續滿足涉外市場主體對跨境金融業務的多樣化需求。

    二是融合數字技術與外匯管理,滿足更高質量的外匯管理改革需要。外匯局積極貫徹“寓監管于服務”理念,以科技賦能、數據賦能為驅動,積極嘗試推進數字化改革,統籌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拓寬業務渠道,優化服務流程,打通業務環節,助力企業業務便利和增強銀行風控能力,使外匯業務辦理過程更加便利化、協同化、智能化,提升跨境投融資和貿易便利化水平,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直面銀企難題,持續拓展應用場景

    外匯局聚焦市場主體跨境融資和外匯業務的難點、堵點問題,充分發揮技術在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的作用。跨境平臺通過“數據融通、技術互通、業務聯通”三位一體協同推進,匯集收付匯、質押憑證、融資申請、融資放款、出口保險、倉儲、貨運等多部門信息,提供信用信息授信查證、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核、重復或超額融資核驗等服務,在涉外企業金融需求與銀行金融服務之間架起一座“信息橋”。實踐表明,跨境平臺可以有效匹配金融服務供給與企業融資需求,精準破解企業信用信息匱乏、銀企信息不對稱、銀行風控成本高等問題,提升銀行融資業務辦理意愿和效率,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為市場主體降本增效注入數字動力。

    一是構建完善企業跨境信用體系,先后推出“企業跨境信用信息授權查證”和“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企業融資難、銀行獲客難是制約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涉外企業授信很大程度依賴企業涉外業務情況(包括跨境資金流、貨物流、信息流和監管信息等),這些信息往往分散在不同部門。為便于銀行掌握或獲取企業較完整的經營情況,“企業跨境信用信息授權查證”應用場景充分整合外匯局、相關政府部門、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物流平臺企業等信息,比較全面地反映企業跨境經營活動情況。經企業授權,銀行可通過跨境平臺查看該企業的基本信息、交易信息(如年度收付匯率、月度出口收入等)、監管信息(如企業分類評級等)、信用保險(投保信息)、地方特色數據等,以此作為銀行為企業授信或審核融資項目的參考。此外,跨境平臺還提供線上渠道支持銀行和企業對接,緩解銀行信貸供給與企業融資需求不對稱問題。例如,“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支持企業自主開通業務,向多家銀行發起融資授信申請并提供信用信息,搭建銀企線上“面對面”橋梁,幫助中小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提升企業融資效率,為企業融資增信、增速、增量。

    二是盤活質押和擔保信息,推出“出口應收賬款融資”和“出口信保保單融資”應用場景。中小企業在信用不足的情況下,質押擔保融資成為重要的融資方式。根據規定,具備一定的生產能力、產品也有市場需求的中小企業,其應收賬款憑證可以作為一種融資質押物。但由于銀行缺少核查質押物真實性的有效、便捷渠道,對中小企業融資業務格外謹慎。“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應用場景通過優化再造融資業務流程,建立了銀企間“端對端”的可信信息交換和有效核驗、銀行間貿易融資信息實時互動等機制,從而實現資金收付、質押物憑證、融資申請、放款等多種信息共享協作,明顯提高了跨境融資效率和成功率。在企業向銀行申請質押融資時,跨境平臺主要提供核查質押物信息是否真實、質押物是否重復使用或超額融資兩項服務,幫助銀行把控融資風險,助力銀行快速精準完成單證審核與信貸審核,使得銀行愿貸、敢貸、能貸,助力外貿企業融資量增、面擴、價降。此外,在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業務辦理過程中,銀行有時需要獲得外貿企業更多的交易背景信息(海外信息很難掌握)并借此強化貸后管理。跨境平臺通過“出口信保保單融資”應用場景引入信保保單、賠轉/應轉協議等信息,提供更豐富的跨境貿易信息和更便捷的審查核驗服務,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風險分擔效能,進一步深化政、保、銀、企多方合作,破解貿易融資瓶頸,擴大保單融資規模。

    三是加大地方特色領域支持,先后推出“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融資結算”“中歐班列長安號融資”“中歐班列齊魯號融資”應用場景。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公司上下游企業、中歐班列(長安號、齊魯號)產業鏈物流和貨代企業都存在貿易融資、運費融資難問題。對此,跨境平臺在重慶地區推出“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融資結算”應用場景,通過對接重慶口岸物流辦平臺、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平臺,以運營公司為核心企業,整合上下游企業在貿易和運輸中產生的訂單、發票、物流、關單等數據信息,為銀行授信管理提供全過程物流信息,提供貿易真實性審查核驗及可用額度的控制。該應用場景既提升了物流體系內上下游企業貿易融資、物流運費融資成功率,又能避免重復融資及超額融資。為進一步支持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跨境平臺在陜西、山東地區推出“中歐班列長安號融資”“中歐班列齊魯號融資”應用場景,通過對接中歐班列“長安號”數字金融綜合服務平臺、“齊魯號”數字化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整合企業貿易、訂艙、倉儲、物流等信息,共同打造企業經營信息查詢、輕資產企業信用貸、企業艙單融資等功能,實現企業融資申請、單證核驗、額度審核、銀行授信等一站式辦理,引導銀行開展特色化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讓更多企業享受融資便利。

    四是服務外匯支付結算便利,陸續推出“服務貿易稅務備案電子化銀行核驗”“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實性審核”和“境內運費外匯支付便利化”應用場景。在外匯支付結算業務操作中,銀行對交易真實性的判斷主要依托稅務備案、發票等憑證信息,但實際工作中普遍存在調取不便(如現場查驗紙質憑證)、審核難(無法判斷發票真實性或是否重復使用)等問題。為支持外匯便利化政策落地落細,跨境平臺推出上述3個應用場景,通過引入稅務部門可信的稅務備案、稅務發票數據,建立起稅務憑證信息與付匯業務聯動,實現了業務真實性的交互核驗,增強銀行核驗能力和對超額或重復付匯的風控能力。這些應用場景不僅可以幫助銀行提升展業水平,同時也便利了企業辦理跨境支付業務。部分企業通過網銀已實現業務“足不出戶、網上辦理”,不僅為企業節約了腳底成本,還有效減少了付匯辦理時間。

    積極穩妥推進,跨境平臺應用成效明顯

    自2019年啟動建設以來,跨境平臺快速發展,呈現“場景更豐富、應用更廣泛、主體更受益”的良好態勢,服務領域從支持跨境融資業務拓展至便利跨境支付結算業務,應用范圍從部分地區逐步向全國拓展,受惠市場主體范圍也日趨增多。截至2023年4月底,跨境平臺累計推出十大場景(含7個融資類應用場景和3個便利化類應用場景),保持每年穩步增長態勢。其中“企業跨境信用信息授權查證”“出口應收賬款融資”“出口信保保單融資”“服務貿易稅務備案電子化銀行核驗”4個應用場景已推廣至全國,“中歐班列融資”“境內運費外匯支付便利化”等其他應用場景也由點及面逐步在更多地區推開,跨境金融服務呈現跨越式增長。

    一是企業融資規模逐年上升。跨境平臺不斷引入海關、物流、倉儲、保險等數據源,實現跨境業務貿易流、物流、資金流的信息融合,融資類應用場景突破發展,覆蓋面從信用融資和應收賬款融資延伸至保單融資及倉單融資等多品類跨境融資業務。截至2023年4月底,跨境平臺累計助力企業獲得融資金額超過2500億美元,其中2020年442億美元、2021年725億美元、2022年961億美元。

    二是精準滴灌中小微外貿企業。跨境平臺秉承普惠金融理念,通過多方數據共享、業務自動核驗,增強銀企之間信息透明度,降低銀行風控難度和交易成本,提升銀行為中小微外貿企業辦理小額貿易融資業務的意愿,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門檻。從服務市場主體看,跨境平臺累計幫助超過2萬家企業獲得融資,其中年度涉外收支規模小于3000萬美元的中小企業占比超過7成。從融資筆數和金額看,跨境平臺累計幫助企業獲得融資40多萬筆,平均單筆融資金額約60萬美元,符合中小企業融資業務筆數多、單筆金額不高的特點。

    三是支付便利化類業務穩步擴展。通過外匯收支、結售匯、進出口貿易、電子稅務備案、稅務發票等數據聯動,跨境平臺建立了外匯局、稅務、銀行、企業多方業務真實性的交互核驗機制,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優化支付結算業務流程,大幅縮短企業付匯時間,使外匯便利化政策惠及更多市場主體。截至2023年4月底,跨境平臺支持服務貿易支付、資本項目收入支付、境內運費外匯支付三類外匯便利化政策實施,涉及付匯金額超9000億美元,惠及企業超7萬家。

    加強開拓創新,推動跨境平臺發揮更大作用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外匯局將堅持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重點圍繞融資類、便利化類、新業態類、展業類四大業務方向,加強調查研究,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協調各方資源,促進部門合作,不斷豐富跨境平臺應用場景,提升服務涉外經濟能力。

    一是加大跨境平臺試點力度,促進更多市場主體獲益。推動各地加大試點宣傳培訓、動員部署和業務指導,及時響應市場主體訴求,發掘業務增長潛力。抓好今年啟動的銀企融資對接和出口信保保單融資兩項試點工作,推動“銀企融資對接”“境內運費外匯支付便利化”等應用場景在更多地區落地。

    二是持續拓展應用場景,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跨境金融服務。研究對接廣西、山東等地的港口或物流公司有關平臺,開發涉外企業倉單融資應用場景,釋放倉單融資業務的市場潛力。進一步豐富信用數據,研究設計專項信貸產品,為緩解企業特別是中西部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提供更多途徑。繼續完善“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融資結算”“中歐班列長安號融資”“中歐班列齊魯號融資”相關場景,研究建設“中歐班列長滿歐號融資”場景,推動跨境平臺更好地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 張林)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金融雜志。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

          96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无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 999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污WWW在线观看|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人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自拍| 日韩精品国产丝袜| 2020亚洲男人天堂精品| 亚洲精品资源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清白在天天线|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精品三级66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青娱乐2017年精品视频在线| 91久久福利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小视频免费无限app| 成人99国产精品| 午夜人屠h精品全集|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 国产精品大尺度尺度视频| 99热这就是里面只有精品|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仑精品|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 99久久精品国内|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吗|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区| 人人妻久久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