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銀行的大多數高頻業務都可以通過手機銀行、直銷銀行等移動APP完成,例如網購理財/基金/保險、網絡貸款、線上匯款等。但如何實現在線客戶拓展、實現純在線業務辦理,防止產生交易否認、交易抵賴、交易欺詐等情況,成為銀行全線上化業務拓展的新痛點。
為解決上述問題,杭州銀行(600926)開發了“安易簽”平臺,通過集成設備環境威脅感知、數字印模、埋點采樣、實證核驗等多種安全技術和核身認證流程,創新電子協議的存證、可視化回溯、數字簽名、印章簽驗等流程,運用大數據事中風控模型在高風險交易結點分段分級干預,為線上業務拓展提供一站式簽約解決方案。
創新技術/模式應用
(一)電子協議管理
隨著存款、理財、基金、保險、信托等產品交易的線上化,關于產品申購的投訴糾紛也相應增加,爭議焦點集中在產品的交易規則、申贖方式、收益率、風險條款等。針對這個痛點,杭州銀行“安易簽”平臺創新電子協議管理模式,每一個新協議發布和存量協議的修訂,都標有清晰的時間戳并上鏈存證。客戶閱讀電子協議時全程可視化回溯記錄,當交易發生爭議時可提供閱知證據,防范交易否認、交易抵賴,減少由此產生的業務糾紛和聲譽風險。
(二)電子印章簽驗
為實現企業客戶在線身份確認,特別是在一些客戶不方便也無需來網點辦理的特殊金融場景中,杭州銀行“安易簽”平臺接入了可信電子印章管理與服務平臺數據,借助可信的電子印章數據庫和遠程驗印能力,實現企業電子印章申請、簽章和驗章一體化操作。
(三)威脅感知+防騙碼
杭州銀行已經構筑了基于大數據模型的實時交易反欺詐系統,但常態化線上交易監測對于“純誘導客戶主動操作型”電詐效果欠佳,為此 “安易簽”平臺創新推出交易反欺詐“一碼一平臺”前置雙防策略,即“防騙碼”(事前)和“環境威脅感知”(事中),將反欺詐防控前置到客戶受騙的初始階段,從而提升風險攔截效果。
基于數據集市的歷史行為數據,結合反詐專家特征、客戶風險畫像、黑樣本數據,通過機器學習構建智能模型,給符合特征值的潛在受騙客戶賦“紅碼”、“黃碼”,并通過詐騙案例提醒、考試測驗過關等方式在轉賬前一步進行事中干預,以此提升客戶的反詐意識。
在“防騙碼”沒有勸阻成功的情況下,如果“環境威脅感知”輸出較高風險的分析結果,則 “安易簽”平臺將根據風險程度分類啟動干預模式,對受騙者采取遠程視頻核驗、攔截交易、暫停非柜面等方式,切斷風險操作,保障賬戶資金安全。
項目效果評估
“安易簽”平臺整合了從身份認證到事中監測,再到回溯舉證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技術能力,目前累計在線簽訂電子合同超過900萬筆,未發生交易抵賴風險,僅今年一季度就攔截線上可疑欺詐交易300余筆,為客戶止損2000余萬元。
項目牽頭人
李張珍 杭州銀行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
項目團隊成員
王立新、韓珠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