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硅谷銀行到第一共和銀行,美國銀行股的連環雷響了,美國銀行業也正在經歷至暗時刻。相比之下,A股銀行股近期表現可謂火爆,這與A股銀行股經營穩健,分紅平穩增長不無關系。在美國銀行股的冰和中國銀行(601988)股的火之間,相信會有更多的國際資本選擇中國的核心資產,這才是他們獲得長期穩定收益的最佳途徑。
美國銀行股接連爆雷,3個月前第一共和銀行的股價還在147美元之上,現如今已經跌到3.51美元,已經退市。究其原因,比較靠譜的說法是,因為美聯儲持續加息,導致實體企業資金緊張,于是不斷從銀行支取現金,而同時因為美元利率大幅提升,導致美國國債價格持續大幅下跌,于是美國的銀行股又只能低價賣出國債籌集資金應對支取,導致美國銀行股業績下滑,甚至部分銀行出現無法兌付的情況,而這些危機更是加劇了儲戶支取現金轉存入其他銀行的速度,最終美國銀行股出現了巨大的危機。
因為美國銀行業的危機,很多投資者都開始把錢存入中資銀行,同時很多國家政府也開始脫離美元,采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和外匯儲備。這些操作進一步加劇了美國銀行股的危機,同時也給中國銀行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
從經營穩健性看,中國銀行股具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巨大優勢,即政府的高信譽度背書。國內的銀行因此受到投資者的無限信任,再加上中國的利率水平不僅沒有提高,還在不斷下行,所以中國銀行股持有的資產價值也在不斷提升,這就進一步增加了中國銀行股的收益水平,于是更多投資者愿意長期持有中國銀行股,不僅能夠獲得滿意的現金分紅回報,同時也能不斷提升股東價值。
具體在二級市場上,近期銀行股一改往日低迷態勢,集體強勢上揚,表明了資金對中國銀行股未來發展積極看好。
相比國際市場,A股的銀行股可謂是價值洼地,不僅業績穩定,且股價并不高。在美股銀行股大面積爆雷之后,越來越多的求穩資金會選擇投資以A股銀行股為代表的中國核心資產,這也大幅增強了國內銀行股的投資價值。
事實表明,不管是儲戶還是投資者,都在逃離美國銀行股,投奔中國銀行股。即便近期股價有所上揚,但中國銀行股的市盈率依然很低,多數股價更是低于每股凈資產值,正是值得長期投資的極佳品種。雖然從利潤增長角度看,銀行股可能不如A股的高科技公司或者其他的藍籌股,但是從穩定性來看,銀行股無疑是最佳的核心資產。
就目前來看,美國銀行股的行業危機難言消退,前路依然未卜,對于穩健的長期投資者而言,君子不立危墻之下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中國的銀行股火有火的道理,市場化選擇之下,聰明錢總會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北京商報評論員 周科竟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