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間,江蘇銀行發布2022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收705.7億元,同比增長10.66%,歸母凈利潤253.86億元,同比增長28.9%,營收、凈利潤繼續保持雙位數增長態勢。與此同時,該行不良率和不良貸款余額連續7年下降,撥備覆蓋率連續7年提升,持續呈現出厚積薄發、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過去的一年,江蘇銀行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堅守金融報國和金融為民初心,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斷提高專業性,統籌把握好銀行經營的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著力服務實體經濟和百姓民生,搶抓業務機遇,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實現了自身的高質量發展。
經營質效再攀高峰,品牌地位持續提升
2022年,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和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給銀行經營帶來不小的挑戰。面對形勢變化,江蘇銀行積極推進新一輪轉型升級,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加快推進“輕資本經營+數智化建設”雙重突破,重點打造“大財富、交易銀行、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互促共進”三個動力源,著力塑造增長的第二曲線,持續推動各項業務高質量發展。
從業績指標來看,江蘇銀行經營效益開啟新局面,業績增速顯著高于城商行平均水平。近三成的凈利潤增速,體現出江蘇銀行不俗的盈利能力。在2021年凈利潤增速高居行業第一、營收增速穩居三甲的高基數下,江蘇銀行仍保持了高成長性,這在2022年行業經營壓力加大、局部疫情反復的大背景下實屬難得。
從規模指標來看,江蘇銀行管理基礎邁上新臺階,總資產、存款、貸款規模均實現快速增長。截至2022年末,江蘇銀行總資產達2.98萬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13.80%,距離3萬億大關僅一步之遙;各項存款余額16251.47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11.99%;各項貸款余額16041.89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14.57%,經營基本盤持續擴大。
卓越的經營成績,從江蘇銀行在資本市場的反應情況中也可見一斑。在銀行股2022年漲幅榜中,江蘇銀行成為銀行股股價年度漲幅冠軍。在2022年滬指全年下跌15.13%、銀行板塊下跌10.47%的情況下,江蘇銀行逆勢上漲32.86%,年漲幅排名行業第一,為價值投資者帶來了不俗的市場回報。
伴隨業績釋放的同時,江蘇銀行在國際上的品牌和評級排名也在不斷攀升。在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江蘇銀行排第71位,在全球銀行品牌500強排名中,江蘇銀行品牌價值蟬聯國內城商行首位。與此同時,江蘇銀行還獲得穆迪Baa2(投資級)長期信用評級,為國內中小銀行最好國際信用評級。伴隨市場地位的穩步提升,江蘇銀行持續向好的經營態勢正獲得評級機構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光。
筑牢經濟“壓艙石”,挺膺擔當服務實體
數據展示的業績只是企業耕耘經營的結果,而其背后的“源動力”才值得我們深究。拆解江蘇銀行的業績,可以發現該行優異的業績與其堅持特色業務多點發力,推動資產結構持續改善密不可分。
作為全國系統重要性銀行、江蘇省最大法人銀行,江蘇銀行長期深耕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充分利用與生俱來的資源稟賦優勢,在深耕區域經濟沃土中助力企業成長。2022年,江蘇銀行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江蘇省委省政府關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決策部署,重點圍繞“蘇政40條”“蘇政辦22條”等政策,堅持早行動、爭主動,聚焦民生保障、園區建設等基建領域,以省市級重大項目為重點,大力拓展中長期項目。該行還緊跟江蘇省“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深入對接江蘇省“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著力打造“蘇銀新智造”品牌。截至2022年末,江蘇銀行制造業貸款余額1932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20.75%;基建類貸款余額330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8.71%。江蘇銀行重點領域貸款余額增速顯著高于對公貸款和全部貸款增速,在兼顧社會效益的同時實現了自身的經濟效益。
過去一年,江蘇銀行聚焦小微、科創、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持續加大資源支持力度,深入推進全方位能力建設,不斷提升普惠金融服務可得性、便捷性。該行深入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對接,不斷提升服務小微企業“快、穩、活、特”專業能力,努力鍛造“金剛鉆”、練就“真功夫”。報告期末,江蘇銀行小微貸款余額5618億元,小微貸款規模保持全省第一。其中普惠小微、經營隨e貸、普惠涉農貸款增速分別高于各項貸款16.7個百分點、21.3個百分點、29.9個百分點。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繼續保持江蘇省內第一,江蘇省內專精特新企業“三分之二有服務、三分之一有授信”,省內高企“三分之一有服務、六分之一有授信”。鄉村振興方面,江蘇銀行涉農貸款余額已超2300億元,其中投向農業及相關產業貸款近700億元,三年實現倍增。
實現“雙碳”目標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監管部門明確的重點服務領域。江蘇銀行立足服務綠色發展和“雙碳”戰略,踐行“赤道原則”和“負責任銀行原則”,加快落實《江蘇銀行金融服務“碳中和” 行動方案》,不斷完善全行ESG管理體系。圍繞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等重點領域,該行持續加大綠色信貸、清潔能源貸款投放,創新推出“整縣分布式光伏貸款”“環保擔”“碳賬戶掛鉤貸款”等特色產品,打造“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力”的綠色金融品牌。截至2022年末,江蘇銀行綠色投融資規模32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2%;綠色信貸余額201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近60%,綠色信貸增速、占比在人民銀行總行直管的24家銀行中均保持領先。
經濟增長模式的轉換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江蘇銀行積極適應宏觀經濟環境和融資結構調整的變化趨勢,加快輕資本轉型步伐,深化“商行+投行+資管+托管”的服務策略,推進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AFF”(AUM+FPA+FICC)服務體系,以更具適應性、協調性、韌性的金融服務,有效滿足客戶更加多樣化多變性的金融需求。最新數據顯示,江蘇銀行金融租賃業務規模邁上千億新臺階,表內外FPA的結構和流量均較上一年度顯著提優,資產托管規模、公募基金托管規模和實現的中收均繼續保持城商行第一位,FICC業務的貢獻度逐步提高,金融投資收益穩步增長,全行價值創造和內生增長能力大幅增強。
聚焦客群服務,堅守為民初心
近年來,風險分散、利潤穩定、逆周期性強的零售業務成為商業銀行競相布局的重點,作為城商行零售排頭兵、銀行業零售生力軍,江蘇銀行緊扣“做大零售業務”目標,在財富管理、消費金融等領域持續發力,深化科技賦能以打造智慧零售,“點亮”百姓美好生活。截至2022年末,江蘇銀行零售存款余額超550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1%,零售貸款余額超600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67%。
大財富管理是江蘇銀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之一。江蘇銀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在推動零售資產管理規模(AUM)持續穩健增長的過程中,發揮好大財富管理輕資本、弱周期等優勢,著力建設多元化大財富管理平臺,推動財富管理由個人理財服務向個人客戶、法人客戶、對公客戶全景財富視圖轉變,對傳統業務整合替代的飛輪效應進一步彰顯。聚焦居民財富保值增值目標,江蘇銀行著力打造了“分層+分群”精細化服務模式,搭建全譜系、多策略零售產品貨架,滿足各類客戶財富管理需求。截至2022年末,江蘇銀行零售AUM超1070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57%,是首家零售AUM破萬億的城商行。其理財業務在有效應對市場劇烈波動中保持良性發展態勢,規模繼續居城商行第一位,子公司蘇銀理財連續7年獲評普益標準“綜合理財能力”國內城商行第一名。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江蘇銀行堅守服務城鄉居民市場定位,不斷迭代產品服務流程,提升服務體驗,讓消費金融更加便捷地飛入尋常百姓家。針對新市民等群體的消費服務需求,該行迭代升級數字e融卡、聚寶卡產品,并創新推出美團優選信用卡、單車無界數字信用卡、移動無界聯名卡等新產品,積極落實“擴大內需”“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等相關政策和要求。截至2022年末,江蘇銀行信用卡累計發卡653.36萬張,較上年末增長28.19%,信用卡貸款余額35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6%。子公司蘇銀消金2022年實現營業凈收入17.67億元,凈利潤1.60億元,連續兩年實現盈利。
以“金融+場景”“金融+智慧”為抓手,江蘇銀行積極擁抱科技變革,深入推進智慧零售轉型,釋放金融科技賦能發展的潛力和活力,取得了顯著成效。2022年,江蘇銀行以手機銀行APP、天天理財APP兩大核心載體為依托,不斷強化數字驅動、場景建設和落地應用,線上線下兩翼齊飛。最新數據顯示,江蘇銀行手機銀行客戶數超過1550萬戶,月活躍客戶數超過530萬戶,繼續位列城商行第一位。“天天理財”AUM較上年末增長55%,管理資產近900億元,在《互聯網周刊》2022年銀行業直銷銀行排名中繼續位列第一。
風控能力不斷精進,風險管理有效夯實
資產質量是銀行基業長青的生命線。在規模、效益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江蘇銀行不斷精進提優風險管控的全面性、有效性,努力實現“穿越周期的穩”,讓自身經營經得起經濟周期的考驗。
“我們著力培育全新的風險文化,始終堅持科學的‘周期觀’,關注發展的持續性,讓經營業績經得起市場的長期檢驗。”江蘇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秉持“上醫治未病”的理念,該行不斷加強對經濟形勢、宏觀政策、行業趨勢的研究,努力把握跨周期和逆周期調控各項政策要求,提升風險防控的敏感性、前瞻性、精準性。
記者了解到,得益于風險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入推進和大數據智慧風控體系迭代創新,江蘇銀行的資產質量已邁入上市銀行第一梯隊。截至2022年末,江蘇銀行不良貸款率0.94%,較上年末下降0.14個百分點,不良貸款余額較上年末減少0.35億元;撥備覆蓋率362.07%,較上年末提升54.35個百分點;逾期貸款率和關注類貸款比例較上年末分別下降0.15、0.03個百分點,實現了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余額、逾期率和關注率較2021年末的“四降”。與此同時,該行不良貸款率上市七年來逐年下降,撥備覆蓋率上市七年來逐年提升,風險管理的多項關鍵指標都體現出江蘇銀行資產質量持續向好,風險抵補能力不斷增強。
在多措并舉抓好降舊控新、強化潛在風險排查和監測預警的基礎上,江蘇銀行構建起完善的風險防控體系,形成了“集中式、矩陣型”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和“橫到邊、縱到底”的全面風險管理體制機制,有效推動不良清降。同時,該行積極推進智慧風控轉型,系統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持續迭代風控模型、優化風控系統。“融創智庫”“月光寶盒”“黃金眼”“聯邦建模”……一系列智慧風控系統和技術為該行的風險管理裝上了“千里眼”和“順風耳”,江蘇銀行的經營發展之路正越走越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