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銀行2022年度綠色金融發展報告》(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這是江蘇銀行連續兩年發布綠色金融專題報告。截至目前,江蘇銀行是城商行中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進行綠色金融信息專項披露的銀行機構。
此次江蘇銀行發布的《報告》以“伐謀、施策、進業、防患、攻術、合志”為結構進行編排,可謂蹙金結繡,全方位展現了在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該行擘畫綠色金融藍圖,續寫可持續發展新篇章的生動實踐。
據悉,作為江蘇銀行披露綠色金融信息的主要載體,《報告》超越環境信息披露的單一范圍與標準,綜合參考了人民銀行《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明晟ESG評級(MSCI-ESG)指標體系、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赤道原則第四版》(EP IV)、“負責任銀行原則”等國內外多項披露標準與編制方法,既全面展現了江蘇銀行綠色金融發展質效與專業實力,暢通市場及利益相關方溝通渠道,提升市場及投資者理解度與接受度,又充分體現了環境信息披露在我國綠色金融體系建設中的支柱作用,在促進綠色金融規范發展、服務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不忘初心,服務實體經濟主戰場
作為全球百強銀行、全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和江蘇省最大法人銀行,江蘇銀行不忘初心,始終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與人民性,服務實體經濟主戰場。多年來,該行聚焦能源低碳轉型、工業綠色升級、城鄉綠色發展、環境保護修復、綠色交通運輸、綠色低碳消費等六大重點領域,積極加大清潔能源貸款等綠色信貸投放,創新推出“園區綠色升級貸”“整縣分布式光伏貸款”“環保擔”“碳賬戶掛鉤貸款”等特色產品。
《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末,按照人民銀行統計口徑,江蘇銀行綠色信貸余額已達201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8%;清潔能源貸款余額27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2%;各項貸款占比12.2%,較上年末提升3.4個百分點;綠色信貸增速和占比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直管的24家銀行中均保持領先。
集團推進,夯實綠色發展主色調
江蘇銀行以“綠色+”經營策略持續推進綠色金融集團化協同發展,綠色投融資規模保持較快增長,實現了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租賃、綠色理財等業務多元化發展。
目前,江蘇銀行已建立涵蓋公司信貸、投行、普惠、網金、跨境、零售、同業、理財、租賃九大業務板塊的綠色金融集團化產品體系。通過集團化協同推進,該行構建了靈活的管理機制、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和專業的服務團隊,繪就出江蘇銀行打造可持續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全景圖。其中,多項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開創“業內首單”,為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與“雙碳”戰略提供了模范樣本,形成良好的帶頭示范效應。截至2022年末,江蘇銀行集團口徑綠色投融資規模達3203億元,較上年末新增1096億元,增速達52%。
兼容并包,堅定數智化轉型主基調
江蘇銀行以科技點亮數字化轉型新征程,以“智慧化”為“先手棋”,致力于打造“最具互聯網大數據基因的銀行”,積極推進智慧金融進化工程,探索數智化應用路徑,賦能綠色金融業務發展。
其中,江蘇銀行自主研發的“蘇銀綠金”綠色金融專業化系統,搭建了以“智能化”主體暢通業務流程、“數據艙”夯實數據根基、“駕駛艙”掌控業務全景的“一體兩翼”系統架構,實現綠色業務智能認定、環境效益自動測算、綠色客戶分層分類,有效防范“漂綠”“洗綠”風險。與此同時,“蘇銀綠金”系統賦能企業碳資信、客戶ESG評級、前瞻性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等體系建設,推動綠色金融在智能發展的賽道上“跑出加速度”。2022年,江蘇銀行“蘇銀綠金”系統成功入選中國網“年度中小銀行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成為業內公認領先的綠色金融專業化系統。
內外兼修,國際化戰略征程倍道兼行
作為全國首家同時采納“赤道原則”“負責任銀行原則”雙國際標準的的城商行,江蘇銀行積極以“赤道銀行”“負責任銀行”建設推進國際化戰略,深度參與國內外金融市場頂層設計。
《報告》顯示,2022年,江蘇銀行積極探索生物多樣性投融資創新,與全球120多家金融機構共同發起《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同宣示》,首家披露《江蘇銀行首年度負責任銀行原則自評估報告》專題報告,實現明晟(MSCI)ESG評級突破提升。近期,江蘇銀行因綠色金融發展良好質效和建設“負責任銀行”優異表現,成功當選“聯合國環境署金融倡議組織銀行理事會 ”中東亞地區唯一理事代表,以爭當可持續金融先行者為己任,銜接國內外市場,在國際金融業發出“中國聲音”,講好綠色發展的“中國故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