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蘇州銀行發布2022年年報和2023年一季度報告,近階段經營發展成果全面亮相。面對風高浪急的外部形勢,蘇州銀行始終堅持戰略定向,走出了量質協同并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登高進階、固本強基、厚植特色、科技賦能成為解讀該行迎風破局的四個關鍵詞。
登高進階:全年營收117.63億元,一季度規模突破5500億元
截至2022年末,蘇州銀行資產總額5245.4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79%;各項存款3163.4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57%;各項貸款2506.3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51%。2022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17.63億元,同比增長8.62%;實現凈利潤41.17億元,同比增長25.2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18億元,同比增長26.13%;基本每股收益1.07元/股,同比增長25.88%;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1.52%,較上年同期增長156BP。
以可持續高質量蓬勃發展之姿邁入2023年,蘇州銀行發展勢頭有增無減。截至一季度末,蘇州銀行資產總額5549.86億元,較年初增長5.80%;各項貸款2686.41億元,較年初增長7.18%;各項存款3531.07億元,較年初增長11.62%。2023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58億元,同比增長5.26%;實現凈利潤13.51億元,同比增長21.9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96億元,同比增長20.84%。
固本強基:不良連續兩年實現“雙降”,資產質量持續優化
蘇州銀行持續加強資產質量管控,不斷提高數字化風險監測與管理水平。下降面,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連續兩年實現“雙降”,截至2022年末,不良貸款余額22.06億元,較年初下降1.63億元;不良貸款率0.88%,較年初下降0.23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較上年末下降1.86億元,占比下降0.21個百分點。逾期貸款占全部貸款的比例較上年末下降0.16個百分點,其中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的比值較上年末下降6.09個百分點。上升面,撥備覆蓋率530.81%,較年初上升107.90個百分點;正常類貸款較上年末增長377億元,占比提高0.44個百分點。各項貸款指標向好、貸款質量持續優化、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增強,這些都離不開該行持續加強全面風險管理,構建風險條線專業序列,建立集團層面風險偏好體系,加快推進數字化風控,同時緊抓合規內控,加強合規系統建設,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覆蓋率躋身上市銀行第一梯隊。
具體來看,資產方面,蘇州銀行堅守“以民唯美,向實而行”經營理念,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積極采取各項措施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截至2022年末,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綠色貸款、民營貸款及制造業貸款增速遠超各項貸款增速,較年初增幅均超20%。負債方面,該行極拓展并優化負債來源,努力爭取低成本央行融資及政策性銀行資金支持,在利率低位成功發行3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和38億元小微金融專項債券,有效優化中長期資產負債結構和資本結構。
進入2023年,蘇州銀行經營質效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發展態勢。截至一季度末,不良貸款率0.87 %,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519.66%,資產質量持續保持在穩定水平。
厚植特色:服務實體加碼升級,經營版圖有序拓展
蘇州銀行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各項工作部署,厚植長三角核心區位發展土壤,以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戰略主基調,久久為功、一以貫之。把握區域發展脈搏,聚焦產業園區建設、城市更新、市域一體化等重點領域。
推進普惠金融,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切實滿足小微實體、鄉村振興等關鍵領域市場主體金融需求。截至2022年末,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527.34億元,較上年增長93.99億元,增幅21.69%;有貸戶26595戶,較上年增加3340戶;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平均投放利率4.78%。數字科技賦能,以“互聯網+線上支付”為載體開發實施金桂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覆蓋吳中、高新兩個行政區和兩個鎮級管理條線,服務260余個村鎮。提振科創金融,以金融之臂,擁抱硬核科創,完善涵蓋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報告期內,合作科創企業超8000家,科創企業融資余額近300億元,蘇州市“科貸通”新增戶數、金額均位列蘇州市金融機構第一位。在蘇州等8地市推廣“一卡一貸一平臺”人才金融服務體系,營造地方人才企業發展金融生態圈。發力綠色金融,圍繞“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目標,不斷探索綠色金融發展道路,推進綠色低碳運營,創新綠色金融產品。簽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負責任銀行原則》。截至2022年末,綠色信貸余額178.94億元,較年初增長58.12%;其中綠色制造業貸款余額52.12億元,較年初增長296%。深耕民生金融,堅持政治性和人民性是金融工作最本質的要求,蘇州銀行始終不忘做好金融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作為江蘇省第三代社保卡主要發卡行之一,聚力推進江蘇省三代社保卡換發工程,截至2022年末累計發放近360萬張。搭建具有百姓煙火氣生活場景,深化醫療、養老、母嬰、食品健康、體育、文旅等民生金融場景、平臺、生態建設,打造“醫保便民服務站”,搭建智慧健康服務平臺,探索養老金融,推進網點適老化、親民化改造,組建“幸福里”康養俱樂部,勾勒舒心美好的民生“畫卷”。
蘇州銀行不斷提升業務發展前瞻性,提升綜合經營能力。獲得基金托管牌照,成為8年來首次獲得該牌照的中資商業銀行。獲批江蘇省首家公募基金,成為全國第16家銀行系公募基金。鎮江分行開業,實現蘇南地區經營機構全覆蓋。與蘇州金融租賃公司深化銀租聯動,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東吳村鎮銀行積極落實“上網+進村”戰略,進一步推動數字化轉型和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建設。
科技賦能:數字化轉型成效初顯,業務引領激活發展新動能
蘇州銀行持續深入推進“數據驅動轉型”戰略,數字化轉型從“立梁架柱”進入“積厚成勢”新階段,各業務條線積極踐行數字化轉型戰略,運用多元化的金融科技手段,通過體制機制變革、業務流程重塑、線上產品研發、基礎平臺搭建等一系列舉措,提升業務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打造業務數字化經營能力。
推動經營管理轉型,提升管理效能。完善掌上銀行家、對公CRM等系統,實現業務移動化拓展、客戶智能化營銷、后臺精準化管理;建成智能營銷平臺,速贏場景成效明顯,AUM20萬、50萬財富客戶提檔率分別提升5倍和3倍。構建四大線上化平臺,打造同業客戶智慧經營平臺,搭建理財投資交易一體化體系,構建量化交易系統,優化COMSTAR自動清算系統。逐步強化風險大數據應用,零售消費貸款、對公小微貸款自動審批率分別提高16.5個和7.8個百分點;實現自動化貸后與差異化貸后結合的貸后管理模式,建成業內領先的不良資產管理平臺。打造數據庫建模工具,試點源頭業務系統130余個,推廣系統占比96%以上。搭建客戶標簽體系,已上架客戶標簽729個、特征4351個;構建數據分析及應用場景48個,豐富行內數據應用場景并簡化數據應用難度。“從0到1”搭建全行數據服務平臺、數據訪問平臺、數據資產平臺,RPA機器人持續推廣,已推廣至143家網點、60余個應用場景,每年節省時長約7000小時。
賦能金融科技創新,優化客戶旅程。探索“科技+產業+金融”新業態,工業互聯網、司法金融、農村三資平臺等贏得良好口碑。免費輸出OA辦公、費用薪資管理等系統平臺,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產品數字化升級,快抵貸業務線上化率達73.38%,打造企業辦公e管家、票據e管家、外匯e管家等“e系列”產品體系。不斷提升數字化場景生態服務能力,搭建智慧醫療、智慧農貿、智慧教育等多個跨行業智慧金融體系。持續完善遠程銀行體系、移動端功能,已上線業務可替代64%網點業務。打造800+運營監測指標體系與60+客戶行為分析標簽體系,依托APP、外呼、短信等渠道協同聯動,提升線上渠道聯動營銷效果。加快數字人民幣推廣步伐,落地云賬單繳費、電商平臺資金監管等特色場景,在蘇州地區領跑2.5層銀行。
致廣大而盡精微,積跬步以至千里。蘇州銀行將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立足蘇州、深耕江蘇、全面融入長三角,全面提升獲客活客能力、線上線下協同數字化能力、基于綜合金融服務的集團一體化經營能力、以人為本干事創業的隊伍建設能力,以助力科創企業、發力綠色金融、著力服務民生、全力推進數字化轉型為主線,向著“客戶滿意貼心蘇行、員工獲得暖心蘇行、股東贊許匠心蘇行、監管認可放心蘇行、社會稱道用心蘇行”的方向不懈努力,齊心并力爭做市民最信賴銀行,勇拓中國式現代化蘇行新實踐!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