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齊商銀行,總有一種力量鼓舞著我,總有一種溫暖包圍著我,總有一束光指引著我。在追光而行的過程中,有熱血,有感動,我想我不僅僅是幸運的,更是幸福的,成長雖磕磕絆絆,但路并不崎嶇,因為總有一雙無形的手扶著我一步一步向前走,讓我勇敢地在齊銀平臺上追夢”,這是齊商銀行一位年輕員工的心里話,她認為自己與銀行之間的雙向奔赴,甘之若飴,她在感恩中奮進。這是新時代齊銀人共同的心聲。
李曉娜的理財哲學
“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幫助投資者創造收益,造福一方百姓,是一件挺有意義的事,也蠻有成就感”,對于自己的職業,李曉娜總覺得身上有一種社會責任感,沉甸甸的。
李曉娜,齊商銀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前不久,她剛剛被表彰為“齊銀最美巾幗先鋒”。
2021年4月,李曉娜入職齊商銀行。當時,距離資管新規3年過渡期結束僅有8個月的時間,2022年1月1日資管新規正式實施。
資管新規是指2018年央行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資管新規將打破剛性兌付,強調“賣者盡責、買者自負”,保本型理財產品將不復存在,銀行理財將迎來凈值化時代。李曉娜解釋說,這意味著,銀行理財運作和管理的難度加大,甚至出現資產負債和收益倒掛,資管業務轉型之下完善產品譜系、建設投研能力、估值清算能力、風控能力以及加大系統投入迫在眉睫,“行業面臨改變過去的經營模式,逐步轉為更加精細化的投資管理與運作。”
面對轉型整改,既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又要不斷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監管環境帶來的挑戰,而且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種預想不到的困難也接踵而至。
李曉娜與理財業務團隊選擇了迎難而上。不懂的地方,就向專家學、向先進同業學,不會的方面,就摸著石頭過河,操作模擬盤,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在探索中堅定前行。
正是由于大家齊心協力,積極應對挑戰,齊商銀行完善了凈值化產品管理制度及估值體系,全面對照新規規范了凈值化產品的管理要求,如期完成了理財產品新會計準則切換,順利完成了凈值化轉型。
進入2022年,全面實施資管新規后,銀行理財產品凈值波動性明顯增強。李曉娜與很多從業者一樣,感到了陣陣寒意,暗流不時涌動。
(李曉娜和同事一起看債市行情)
“每天一上班,先看債市大盤,搜集各種市場信息,政經類新聞等,比以前忙碌多了,而且更考驗我們的投研等專業能力。”李曉娜說。
增質提效,是2022年齊商銀行給資產管理部提出的年度工作要求之一。
李曉娜和同事們也是想方設法,在響應全行提出的“三提三爭”之路上,快馬加鞭,勇毅前行。
“我們主要采取了兩個行之有效的措施”,說這話的時候,她的目光堅毅而從容,“一是加大1M/3M等1年以內的短期產品發行力度,獲取期限利差;二是預判市場走勢進行動態定價來降低負債成本,較早地在省內市場開啟了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的下調通道。今年新發行產品加權平均發行成本下降約15基點。”
有“降”有“增”,彰顯著齊銀速度和齊銀效率。
進入2022年11月份,債市出現急劇下跌。“當時,理財產品凈值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市場上的大量理財產品出現了破凈、達不到業績比較基準的情形”,李曉娜現在回憶起那段難忘的日子,仍感覺心悸不已。
“經過認真仔細的研判,慎重的抉擇,我們對有些產品的持倉結構及時進行了調整”,李曉娜認為,更關鍵的是,齊商銀行的理財產品通過合理的資產組合策略及高效的風險監測手段有效地應對了市場波動。
在理財產品規模管控、投資范圍受限、市場大幅波動的情形下,2022年齊商銀行到期的理財產品順利兌付,銀行入賬中間業務收入再創新高,全面完成各項考核指標,為理財產品凈值化的開局之年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一戰成名!
從此,李曉娜給同事們留下了“認真 專業 務實”的工作作風,她敢于直面挑戰,勇于攻堅克難,充分展現了當代女性積極有為、奮發進取的精神面貌。
盧姿彤:在平凡崗位上發光發亮
3月8日,盧姿彤收獲了一份沉甸甸的節日禮物。這一天,她獲得“齊銀最美巾幗標兵”榮譽稱號。
盧姿彤,齊商銀行濰坊分行營業部客戶經理。2013年她從山東農業大學畢業后,一直奮斗在齊商銀行的一線。10年來,盧姿彤就是在揮灑的汗水中,奏響著青春之歌。
那還是在新冠疫情期間,為保障企業的資金鏈穩定,強化信貸業務的連續性,在“48小時核酸”通行期間,盧姿彤與同事驅車6個多小時,到北京上門為客戶辦理業務。
這個客戶是齊商銀行濰坊分行轄內的一家合作企業,授信3億多元,當時該企業急需一筆資金,而如果放款的話必須要客戶面簽。“可是,恰恰在這個時候,客戶因身體不舒服,到北京做了個手術,并住到了在北京工作的兒子家中,考慮到客戶身體還比較虛弱,抵抗力不強,不適合出門遠行”,盧姿彤說,“本著以客戶為本的原則,盡管知道這種特殊時期進京,各種程序會繁瑣一些,但我們依然決定上門面簽。”
臨近春節了,正是寒冬臘月,那天早上大約5點鐘,天還沒有亮,她和同事從濰坊出發,頭頂著星星,一路狂奔,等辦理完各種進京的程序,找到客戶家中的時候,已經到了正午時分。等客戶積極配合辦理好貸款的各種手續后,她倆又馬不停蹄地往回返,趕到濰坊的時候,茫茫夜色中,城市的萬家燈火已然亮起。
往返1000多公里,奔波10多個小時,只為五六分鐘的一次面簽。“這個牽扯企業資金鏈的問題,我們不能因為需要面簽的客戶離我們太遠等小問題,就置企業的需求于不顧啊,這不行”,據她講,這筆業務本來也可以不用去北京,通過視頻進行遠程簽字辦理,再由客戶把簽字材料郵寄到濰坊,同樣會有效,可那樣的話,就會影響到客戶使用資金的進度。
面對這種情況,沒有過多的猶豫,像這種跑到各地去辦理手續的事情,并不少見。盧姿彤相信,披星戴月走過的路,終將繁花滿地。
去年,有一家往韓國出口泡菜用鹽的小微企業,當時韓國那邊來了訂單,企業需要在國內采購原材料,急需一筆資金。盧姿彤根據客戶的需求,向其推薦了齊商銀行剛推出不久的小額出口貸業務,可以辦理信用證項下出口押匯。這是一個信用貸款,不需要找擔保公司或其它企業就可以辦理,而且利率也合適,他自己就能通過手機操作提交申請,進行辦理,很便捷,“總行分行周末加班給他審批,一周左右就給他放款了”。
多年的工作經歷使她認識到,有一種事業,需要用歲月和理想去追求,需要付出艱辛的汗水和勞動,“盡管未來的道路漫長且艱辛,我依然會用熱情和努力,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展示勤奮敬業的人生價值,發光發亮”。
劉瑩:品味時光的味道
劉瑩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貴陽妹子,2015年大學畢業后入職齊商銀行濟南分行。剛開始,她吃不慣北方菜,也聽不懂淄博話。
7年過去了,這個“連淄博話都聽不懂”的小姑娘,獲得了“齊銀最美巾幗標兵”榮譽稱號,成為全行學習的榜樣。
3月8日,作為獲獎代表,她站上領獎臺第一個發言。7年的心路歷程,她滿懷深情,娓娓道來,不時贏得陣陣掌聲。
劉瑩先后在齊商銀行濟南分行零售業務部、辦公室和會計財務部工作過,她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干,并不時利用銀行各種培訓學習平臺,努力掌握新知識、新業務,不斷“充電”,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增強各崗位的適應能力。她從來沒有停下前行的腳步。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
2021年1月,她出任濟南章丘支行行長助理,走上了最前沿的崗位。面對一線營銷工作,是機會,更是挑戰。
作為一個“新兵蛋子”,一個又一個問題充盈在腦海里:當地市場是什么情況 ?團隊怎么帶?怎么運用銀行的優勢產品開展營銷?
困難多多,顧慮重重。劉瑩通過和領導同事溝通請教,逐漸堅定了兩個“走出去”。一是堅持走出去營銷,與同事們一起走進商圈、社區、學校,通過了解同業、了解市場,了解客戶,反復實踐,逐步形成有效的營銷方案。這個過程讓她更加堅信,先行動起來,能解決人生80%的問題,許多事情總是困于想,而破于行,不妨讓自己先行動起來,前行的路上,答案自然會隨著時間慢慢呈現,把事情做成固然很好,如果做不成,也讓自己積攢成長的經驗。二是堅持走出去學習,不知則問,不能則學。作為一線營銷的新兵,缺少實踐經驗,她就堅持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也走出去學習,充實著自己的頭腦,提升著技能。
由于沒有工作經驗,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她和年輕的小伙伴們更是大膽嘗試,開展了各式各樣的廳堂活動 ,嘗試了線上平臺宣傳營銷,并逐步形成零售條線的“一三五七”工作法則(即每周一場產說會,活動三促單原則,每周五天電話營銷,每周七天堅持外拓 )。
人生從來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2022年章丘支行儲蓄增長1.1億元,增幅25.23%,增幅在章丘25家金融機構中排名第6位。成績耀眼。
營銷是個鍛煉人的崗位,劉瑩沉浸其中,也成長得很快。
一個40多歲干工程的大哥,從剛開始不接受齊商銀行,到現在已經在齊商銀行存款遠遠超過劉瑩的預期,這是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客戶營銷。
2021年春節前,這個大哥第一次來銀行,他一邊聽劉瑩介紹產品,一邊不停地打電話,年底可能是忙著工程結算的時候,他還不斷用手機計算器在算著什么,看著他計算有些不方便,劉瑩趕緊拿來了一個計算器,然后就一直在旁邊等著大哥結束計算,應付性地說了一兩句話就準備要走,“比用手機方便些”,劉瑩說著,就把計算器送給了他,“那個計算器比較小巧,正好可以放到大哥拿的手提包里。”
或許是這個小計算器的溫情服務、用心服務打動了這個大哥,春節過后,他找到劉瑩存了第一筆款,20萬元。
到了夏天,銀行采購了一批優質西瓜贈送客戶,大哥也在贈送名單上。“后來,大哥跟我說,我們送的西瓜是那年夏天他吃過的最好吃的西瓜。”
一來二去,劉瑩已經和大哥以及大哥的妻子成了朋友,“疫情期間會給大哥的家人寄送口罩等,婦女節會給嫂子發祝福信息……”劉瑩說。
回望過去,一次次外拓宣傳,一次次修改方案,一次次聆聽教誨,一次次重振旗鼓,一切埋首努力仍歷歷在目,每每回首總熱血滿懷。也正是在不斷的歷練中,劉瑩從不諳世事到找到了些許方向,從最初的心懷忐忑到漸趨從容。用她自己的話說,“如果時光有味道,那便是過程雖有苦澀,但成長回味甘甜”。(于魁 袁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