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興業銀行(601166)發布2022年度報告。將數字化轉型視為“生死存亡之戰”的興業銀行,去年在信息科技投入達82.51億元,同比增長29.65%,占營業收入比重的3.71%;公司科技人員6,699人,較上年末增長102.82%,占員工總數比例為11.87%。手機銀行月活客戶數(MAU)同比增長34.03%至2,095.02萬戶,網絡金融柜面替代率達96.25%,“科技賦能”提速增效明顯。
把數字化轉型作為生死存亡之戰,加速構建數字化發展新模式
“堅持把數字化轉型作為生死存亡之戰,持續增投入、育人才、建場景、搭平臺、拓客戶,重構興業普惠、興業管家、興業生活、錢大掌柜、銀銀平臺‘五大線上平臺’,實施營銷、財富、投行、運營、風控‘五大企架工程’,推進流程標準化、數據標準化、模型標準化、開發標準化、運營標準化“五個標準化”,全力確保“連接一切、生態賦能”的數字興業夢想成真。”興業銀行董事長呂家進在年報致辭中表示。
行長陶以平認為,身處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是決定未來競爭力的最大變量。他希望,“科技興行”要與時俱進,在“數字興業”建設中奮勇直追。
整個2022年,興業銀行都在加速構建數字化發展新模式。該行圍繞“數據+技術+平臺”,持續加大數字化轉型領域資源投入,壯大科技人才隊伍,從業務經營、數據治理、金融科技、風險管理、組織架構等維度實施數字化改造,推進企業級架構應用,構建更穩定、可持續的數字化發展新模式,提升數字化轉型的發展質量。加快研發數字人民幣產品和服務,持續拓展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加強對用戶權益的保護。
信息科技投入82.51億元,科技人員6,699人
2022年,興業銀行錨定“構建連接一切的能力,打造最佳生態賦能銀行”愿景,全面實施數字化轉型,持續增加科技投入,完成大量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工作。數據顯示,2022年,興業銀行信息科技投入82.51億元,同比增長29.65%,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上升0.83個百分點至3.71%。
除了資金的投入,興業銀行在科技體制改革、人才培養、數字化平臺升級、數據要素挖掘等方面動作頻頻。
科技體制改革方面,興業銀行完成頂層設計,形成數字化轉型委員會領導下的“四個部門、一個公司、一個研究院”新格局,以推動“數字興業”制度體系建設,基本形成一套符合數字化要求、面向未來的金融科技組織架構。興業銀行還建立了“BA(業務分析師)+SA(系統分析師)+DA(數據分析師)+UE(體驗師)”協同工作機制,有效促進業務、技術、數據與客戶服務融合創新。
科技人才方面,興業銀行推出科技人才萬人計劃,調整優化數字化人才隊伍結構。該行加大科技人才引進與培養力度,繪制科技條線人才崗位地圖,完善科技應用型人才培養和認證體系,對BA和DA試點培養。數據顯示,興業銀行科技人員6,699人,較上年末增長超一倍,達到102.82%,占員工總數比例為11.87%。
“五大線上平臺”數字化賦能成效明顯,手機銀行月活客戶數增34.03%
在資金、體制、人才等投入力度加大之后,興業銀行全力推進企架工程建設,探索“未來銀行”建設。應用MASA方法論,采用“自我診斷”方式,全面啟動“五大企架工程”,以及“五大線上平臺”的企架工程建設,數字化賦能業務成效明顯,興業普惠、興業管家、興業生活、錢大掌柜客戶和月活數顯著提升。
數據顯示,興業管家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19.55%至99.29萬戶;錢大掌柜注冊用戶數較上年末增長23.14%至1,494.61萬戶,月均MAU同比增長153.24%至50.80萬戶;銀銀平臺合作客戶超5,100家,上架公募基金產品超過6,300支;興業普惠注冊用戶數6.83萬戶,較上年末增長714.44%,累計解決融資余額1,005.81億元;興業生活累計綁卡用戶較上年末增長33.70%至3,441.74萬戶。該行啟動了手機銀行6.0項目,手機銀行月活客戶數同比增長34.03%至2,095.02萬戶,網絡金融柜面替代率達96.25%。
在住建、醫療、教育、交通等領域,興業銀行加快了B端場景生態平臺建設。報告期內,該行新增建設項目1,762個,覆蓋日均結算型存款較上年末增長38.40%。科創金融借助“技術流”授信評價體系,實現快速上量。另外,興業銀行成為第10家數字人民幣指定運營機構,開立數字實名錢包62.59萬個,帶動開立賬戶近18萬戶;數字人民幣簽約同業機構82家、上線合作銀行9家、簽約錢柜2家。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5月17日,興業銀行金融科技研究院在福州成立。據悉,該研究院將瞄準場景金融、智慧金融、云金融、安全金融、數字貨幣等五大方向,研究的重點領域包括數據科學/人工智能、大數據基礎技術、系列數據工具軟件、信創云原生技術、低代碼開發平臺技術、數字人民幣應用、網絡通信技術與應用、隱私計算技術、網絡與信息安全、生態場景創新、綠色金融科技、RPA技術等。
中小企業部更名為普惠金融部,數字普惠金融充分運用“技術流”
年報指出,報告期內,興業銀行將中小企業部更名為普惠金融部(鄉村振興部),積極布局普惠金融、科創金融新賽道,構建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新模式,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數字化升級應用,充分運用“技術流”成為數字普惠增效重要手段。
報告期內,“興業普惠”迭代升級,構建完成了“信用類”“抵押類”“供應鏈類”“保證類”四大中小微線上融資產品體系,結合產業鏈、鄉村振興、科創金融、公私聯動等場景,持續豐富線上融資產品。截至報告期末,該行中小微線上融資貸款余額293.8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01.10億元。“興業普惠”累計解決融資需求3.39萬筆,金額1,005.81億元。
興業銀行聚焦重點分行,發揮“商行+投行”優勢,充分運用“技術流”評價模式,豐富科創金融全生命周期產品貨架,為科創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實現客戶和規模齊上量。截至報告期末,該行合作科創企業5.17萬戶,較上年末增加1.17萬戶,貸款余額3,436.5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241.96億元,增長56.59%。
興業銀行在規劃2023年戰略時表示,該行將堅持科技引領創新,全力推動信息科技從支持保障向引領創新轉變。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電子銀行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