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yec2q"><blockquote id="yec2q"></blockquote></dfn>
<strike id="yec2q"></strike>
  • <samp id="yec2q"><tfoot id="yec2q"></tfoot></samp>
    <kbd id="yec2q"></kbd> <ul id="yec2q"><tbody id="yec2q"></tbody></ul>
  • <ul id="yec2q"><center id="yec2q"></center></ul>
    <ul id="yec2q"></ul><th id="yec2q"></th>

    直擊業績會|再虧超275億 中國華融立軍令狀:力爭一年走上正軌

    2023-03-31 09:34:04 北京商報網  李海顏

      交出2022年虧損超275億元成績單后,中國華融如期召開2022年業績發布會對虧損原因及后續規劃進行說明。2022年中國華融凈虧損達275.81億元,這也是繼2020年千億虧損后,該公司再次出現虧損的情況。在3月30日召開的2022年業績發布會上,中國華融管理層對于業績虧損的原因以及后續規劃進行說明,并表露力爭一年走上正軌、逐步實現業績扭虧的決心。

      再度虧損超275億元

      2022年中國華融交出業績虧損的“答卷”,報告期內,該公司持續經營活動收入總額為372.64億元,較上年減少45.3%;歸屬于公司股東的虧損為275.81億元,而上年同期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則為3.79億元。

      這也是繼2020年千億虧損后,中國華融再次出現虧損的情況。對于業績虧損原因,中國華融總裁李子民介紹,一是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部分權益類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估值下降形成較大浮虧,2022年度對上市和非上市的股權和基金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失88.8億元,較上年度減少181.18億元。二是受宏觀經濟形勢及房地產行業下行影響,信用減值損失計提增加。2022年度確認信用減值損失為293.81億元,較上年度增加161.66億元。三是宏觀經濟環境因素的疊加,收購重組類不良債權資產規模及收入階段性減少,2022年末收購重組類不良債權資產余額2783.82億元,較上年末減少16.4%,2022年度收購重組類不良債權資產經營收入228.495億元,較上年度減少18.6%。

      事實上,在資本市場持續波動、宏觀經濟承壓及房地產行業下行的影響下,2022年上半年,中國華融就已交出虧損188.66億元的業績。“但是從趨勢上看上下半年還是有明顯的不同,下半年較上半年實現了減虧101.52億元。”李子民表示,2022年下半年中國華融部分權益類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浮虧逐步收窄,資產質量下遷也有所放緩,主業投放的節奏明顯加快,經營業績呈現出向好趨勢。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表示,中國華融2022年的業績情況在市場預期之內,依然處于深度整合階段,但主業已然清晰。持有資產估值下降較多、收購重組類不良債權資產規模及收入減少等不利因素雖然依然在,但隨著經濟預期逐步向好,中國華融走出至暗時刻已是看到曙光,未來2-3年有望逐步完成業績修復。

      規模降至萬億以內

      作為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國華融業務版圖曾一度涉及銀行、證券、租賃、信托期貨、消費金融等多領域。不過,隨著2018年賴小民因貪污、受賄被調查,盲目擴張積聚的大量風險逐步顯露,為整頓不良資產市場秩序,AMC掀開了糾偏大幕,監管要求均逐步剝離非主業,聚焦回歸不良資產主業,資產管理公司自此開啟“瘦身”潮。

      自2020年千億虧損后,中國華融剝離非主業資產的步伐逐步加快。自2021年起,中國華融先后發布公告擬轉讓華融交易中心、華融消費金融、華融證券、華融湘江銀行、華融金融租賃、華融融達期貨、華融晉商等股權,并擬通過“債轉股+股權轉讓”方式對華融信托股權進行重組。

      對于非主業資產股權轉讓進展及產生的效益,李子民介紹,目前已完成華融交易中心、華融消費金融、華融證券、華融湘江銀行、華融信托5家金融子公司的股權轉讓和整體劃轉,非金子公司清理整合穩步推進。截至2022年末,合并總資產、總負債分別為9553.26億元和9069.47億元,如期降至萬億以內,不良資產經營業務資產占比由51.9%提高至75.6%。

      業績發布會上,中國華融管理層并未對華融金融租賃、華融融達期貨、華融晉商3家公司的股權轉讓進展以及后續其他非金子公司的轉讓計劃進行說明。不過,北京商報記者根據中國華融的公司架構圖梳理發現,旗下子公司還涉及華融國際、華融融德、華融實業等。

      廖鶴凱認為,轉讓非主業資產有助于中國華融聚焦主業,對于行業機遇期的中國華融來說轉讓非主業可為主業提供額外流動性支持。

      力爭一年走上正軌

      2022年3月,中信集團正式入駐中國華融成為后者的第一大股東,不久后,中信集團副總經理劉正均接替王占峰擔任中國華融董事長。在劉正均“掌舵”之下,中國華融2022年8月確立了“一年走上正軌,三年質效顯著提升,五年成為行業標桿”的戰略目標。

      “2023年中國華融將全面實施一年走上正軌的既定目標,努力成立一家公司治理與經營管理規范化的現代金融企業。”劉正均說道。

      聚焦不良資產主業,中國華融曾提到要把握收購處置、破產重整、國企改革、房企紓困、上市公司紓困、違約債收購、S基金收購、中小金融機構救助、受托處置、咨詢與財務顧問等萬億級以上的大市場。

      “不良資產行業進入第三個十年發展歷程未來是一片藍海”,李子民認為,多個萬億級的市場為未來主業轉型打開了思路、提供了方向,在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處置、房企紓困、國企改革、破產重整、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化解等不良資產主業方面未來將大有可為。

      面對萬億級市場,中國華融將如何把握機遇,早日實現扭虧為盈?中國華融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徐勇力表示,2023年公司的經營目標是確保完成業務經營一年走上正軌。在業務規模上,主要是推動主業的投放加速恢復,保持主業的規模基本穩定,業務回收應收盡收,業務收入保持穩定。在業務結構上確保實質性重組業務的新增投放占比不低于50%,力爭年末余額占比不低于40%。

      展望未來,李子民透露,中國華融將加快風險攻堅、持續地優化業務結構和資產結構,逐步實現業績扭虧、提升ROE的水平,力爭“一年走上正軌、三年質效顯著提升、五年成為行業標桿”的戰略能提前實現。

      “隨著過去幾年的盤整和這次關鍵戰投及財務投資者的引入,中國華融未來發展路徑逐步清晰”,廖鶴凱表示,中國華融未來預計將聚焦主業發展增強主動管理能力精耕細作不良資產業務、與股東方增強業務協同效應增強競爭力、妥善處理歷史問題包袱提升資產質量、批量出售非主業金融子公司退出非主業補充凈資產。

    (責任編輯:王曉雨 )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

          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国产精品小视频免费无限app | aaaaa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午夜精品射精入后重之免费观看| 国产日韩高清三级精品人成 | 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bv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国产女人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 | 校园春色国产精品| 六月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69精品人人人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被窝福利一区| 国产在线高清精品二区色五郎|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不卡青青草原|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99re6在线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 国产精品兄妹在线观看麻豆|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