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冊制IPO“平移”掉隊后,這家西南部城商行釋放出新信號。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重慶三峽銀行于3月28日舉行戰略投資簽約儀式,引入4家重慶市屬國有企業作為戰略投資者,此舉被視為該行調整上市計劃的表現。
不久前,重慶三峽銀行IPO申請因未能如期“平移”至深交易所受理,成為A股11家擬上市排隊銀行中的“掉隊者”。回顧重慶三峽銀行的IPO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從2016年11月辦理上市輔導備案登記算起,重慶三峽銀行的上市之路已走了六年有余,期間先后經歷保薦機構變更、董事長被查、被會計師事務所牽連IPO中止審查,后又恢復審查繼續排隊,而消失在“平移”名單中也令其上市之路更引關注。
引入4家國企戰投
重慶三峽銀行又有新動向。3月28日,重慶三峽銀行戰略投資簽約儀式在重慶市國資委舉行,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城投集團”)、重慶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高速”)、重慶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發展投資”)、重慶市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地產”)4家重慶市屬國有企業作為戰略投資者入股該行。
北京商報記者3月29日梳理4家國有企業戰略投資者背景發現,重慶城投集團業務主要覆蓋城市建設、城市更新、地產經營等,金融領域也有涉獵,旗下有一家安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高速主要負責全市高速公路和港航基礎設施籌融資、建設和經營管理等,其中,其他產業及金融類參股公司共7家;重慶發展投資的業務布局中資產運營也是其關鍵組成部分;重慶地產的主營業務則主要圍繞房地產開發展開。
據了解,重慶三峽銀行也屬重慶市屬國有企業,成立于2008年,由原萬州商業銀行重組而成。根據重慶三峽銀行2021年年報,該行前十大股東中,國有參股企業僅有重慶國際信托和重慶銀行兩家,分別持股28.996%、4.971%。
重慶市國資委表示,此次投資完成后,重慶三峽銀行股東實力進一步增強,股權結構進一步優化,有利于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零壹智庫特約研究員于百程表示,重慶三峽銀行是重慶的城商行,目前兩家國有股東持股比例約34%,繼續引入國有企業股東作為戰略投資者,是國企改革的一部分,強化了國有資本比例,增強了重慶三峽銀行的資本實力,國企股東產業資源豐富,對于其后續的金融業務也將有所帶動。
注冊制“平移”掉隊
重慶三峽銀行此次引入4家戰略投資者被視為調整上市計劃的表現,不久前,該行IPO申請因未能如期“平移”至深交所受理,引發市場關注。
全面注冊制改革正式落地后,主板首發、再融資、并購重組等發行上市審核工作由證監會移交至滬深交易所。3月4日,東莞銀行、廣州南海農商行、廣州銀行、安徽馬鞍山農商行、廣東順德農商行、江蘇海安農商行、江蘇昆山農商行、湖北銀行、亳州藥都農商行、湖州銀行共10家銀行均完成了主板IPO申請“平移”工作,而原計劃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重慶三峽銀行未出現在交易所的“平移”名單之中。
從業績表現來看,重慶三峽銀行也出現增速掉隊的情況。根據該行最新的業績數據,2022年1-9月,重慶三峽銀行營收和凈利出現雙降,營業收入由2021年同期的38.4億元減少至35.32億元,降幅8.03%;凈利潤由11.55億元減少至8.4億元,同比下降27.23%。
拉長時間線來看,重慶三峽銀行在2020年、2021年便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2020年,重慶三峽銀行實現營業收入45.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5%;凈利潤15.0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34%。2021年,重慶三峽銀行實現營業收入52.47億元,同比增長15.48%;凈利潤14.97億元,同比下降0.41%。
于百程認為,近兩年宏觀經濟面臨挑戰,息差下降,不良壓力增大,給銀行業務帶來負面影響。總體看,重慶三峽銀行的業績表現弱于主要銀行,增收不增利,一般與成本控制不利和壞賬增長有關。
IPO之路如何走?
回顧重慶三峽銀行的IPO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2016年11月,重慶三峽銀行在重慶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600999),但在兩年后,重慶三峽銀行保薦機構發生變更,該行與招商證券經協商解除了協議,改為由銀河證券輔導,直至2020年6月才正式加入了IPO排隊序列。
在IPO排隊進程中,重慶三峽銀行風波不停,先后經歷董事長被查、IPO中止審查。2021年10月,重慶三峽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丁世錄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重慶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后經查出,丁世錄存在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在融資貸款、債券承銷等方面謀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濫用職權違規干預授信審查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2022年1月,受到樂視財務造假風波影響,重慶三峽銀行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受此牽連,重慶三峽銀行IPO被中止審查。
不過,在兩個月后,重慶三峽銀行IPO便恢復審查,2022年3月,重慶三峽銀行審核狀態終于由“中止審查”變為“預披露更新”。
如今,消失在IPO“平移”名單不久后又引入戰略投資者也令重慶三峽銀行上市之路更加撲朔迷離。“重慶三峽銀行未能如期‘平移’至深交所受理,估計是因為材料準備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不過在注冊制之下,后續也可以隨時重新提交招股書,但估計在排隊上會比較靠后。”于百程表示,重慶三峽銀行的上市目標應該沒有變化,結合近兩年的業績表現不佳,可能上市時機上會有所選擇。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認為,IPO申請未能如期“平移”至深交所受理意味著如果最終未完成平移手續將要重新申報上市,重慶三峽銀行的上市時間可能會延后,此次引入戰投意味著重慶三峽銀行有意改變現狀,加速改革步伐,提升經營能力,進而達到上市的要求。結合區域情況和業績表現,預計重慶三峽銀行在完成引入戰投后未來五年業績將可期。
北京商報記者就引入戰投、上市規劃、業績等問題聯系采訪重慶三峽銀行,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