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導讀:
3月28日,以“科技創新 深度融合 共生發展”為主題的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系列講壇(第一期)在滬啟幕,聚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脈搏,緊跟國家政策導向和資本市場風向,發揮資本市場賦能實體經濟關鍵作用,強化上市公司內生增長和創新發展,共商助推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大計。
3月28日下午,以“科技創新 深度融合 共生發展”為主題的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系列講壇(第一期)在“東方藍寶石”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成功舉辦。本期講壇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指導下,由新華社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上海市工業經濟聯合會、上海上市公司協會、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工作局、上海市浙江商會主辦,寧波銀行、海通證券、財聯社聯合主辦,上海科技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上海長三角產業賦能研究院、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君合律師事務所協辦。
相關政府領導、科技型上市公司董監高,以及上海產業園區、金融機構、各商協會會員單位代表約200人出席線下活動,新華社現場云和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視頻號等平臺同步直播,線上近萬名觀眾同步收看,共同探討如何有效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發揮上市公司“頭雁”作用,帶動產業鏈壯大,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助推經濟長遠發展。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柳磊發表致辭時表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已到關鍵節點。作為規上企業的“優等生”,廣大上市公司應牢牢把握未來五年這個重要戰略機遇期,搶占市場先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柳磊強調,創新引領已成為企業的制勝法寶。上市公司正日益成為推動創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特別是一批處于“卡脖子”技術攻關領域的硬科技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已成為原始創新和新興技術的重要發源地。截至目前,我國戰略新興產業上市公司數量已超過2,500家,上市公司研發投入約占全國企業研發支出的一半以上。資本市場正在讓更多的“硬科技”、“三創四新”、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充滿活力與生命力。
同時,柳磊表示,中上協始終將服務、引導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作為協會開展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或落腳點,切實成為上市公司與監管部門的溝通橋梁,打造上市公司自律管理的主要陣地,搭建上市公司互學互鑒的交流平臺,推動形成宣傳高質量發展成效的重要窗口。
新華社上海分社黨組書記、新華社中國金融信息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姜微在致辭中表示,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上市公司作為中國企業中的“頭雁”和“領頭羊”,需責無旁貸地挑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任。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作為規上企業“優等生”,上市公司擁有直接融資便利等優勢,有助于在重大科技創新中發揮創新鏈鏈長的作用。本次講壇引導聚焦創新,協同共生,助力穩鏈固鏈強鏈。講壇主辦方之一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是新華社的直屬機構,當前正圍繞深化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打造“國家級經濟信息旗艦”,為上海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和服務支撐,為金融助力實體經濟鼓與呼。
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副主任強鵬程在致辭中指出,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在我國經濟實力歷史性躍升的背景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面臨深刻轉變,各地都在找新賽道、新動力、新方向,以內循環為主體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速構建。春節后,我們感受到經濟活力在迅速、明顯、強勁地恢復:一是各地來滬推介活動非常密集、力度非常大;二是各地在滬商會紛紛舉辦論壇,廣泛開展對接和演討,比如浙商論壇、徽商論壇、湘商論壇等等。這表明,政企在相向而行,本質上是在推動各類市場要素更合理地配置。為此,強鵬程表示,促進內循環、擴大內需、建立國內統一大市場等一系列政策效應正在充分顯現,中國經濟快速恢復和發展有著強大動力。
寧波銀行行長莊靈君表示,“時代賦予我們穩步邁進的使命。”上市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基石日益成為中國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祖國大地遍地開花,區域影響與日俱增,行業覆蓋愈發廣泛,龍頭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在上海這片沃土上也不斷提升前行的速度,為上海經濟基本盤的穩固打下了堅實的基石。 “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系列講壇”品牌活動是一場思想的盛宴、一方交流的窗口、一個共贏的平臺,不僅有業內專家從市場機遇、人才培育和金融服務等多方面開展深入探討,也有政府領導、行業專家、企業精英分享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更多思路和想法。
“平臺給予我們互動連結的緣分。”寧波銀行經過二十余年的穩健發展,已成為全國十九家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也是全球百強銀行,在業界創造了多項佳績,并始終堅持“專業創造價值”的服務理念,希望未來能夠為大家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
海通證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軍在致辭中表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金融業提供高效安全的資金融通服務。當前,上海正全力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系列講壇”正是希望打造一個國際化、有影響力的金融領域專業性平臺。
李軍介紹道,作為國內大型證券公司,海通證券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從股權投資業務、融資業務、保薦業務、研究業務等方面,為資本市場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海通力量;同時作為根植上海的本土金融國企,海通證券將進一步融入國家高質量發展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大局,不斷創新業務模式,開拓新的領域,助力“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為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會上,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圍繞“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機遇”發表主旨演講。荀玉根指出,中國的資本要素積累已較豐厚,人才紅利取代人口紅利,技術上也不落人后,中長期內穩定在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且高質量發展的跡象已顯現,中短期內經濟增速見底回升,經濟溫和復蘇。
從政策面來看,財政發力支持新基建,擴內需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預計積極財政將配套積極產業政策;同時,消費將是23年政策重點;隨著地產政策在供需端發力,房地產銷售也趨向穩態。經濟到股市底部回升,基本面領先指標已經回升,A股盈利見底回升,股市已經熊轉牛。荀玉根提醒道,穩中向好的局面下,也不可忽視波折,警惕部份歐洲、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務風險。
落實到高質量發展的主線上,第一主線是數字經濟,我國有10億網民,數據量占比全球第一,要以“政策+技術”雙輪驅動數字經濟,策應主線是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中特”公司的永續經營價值(TV)更大,國企估值相比民企折價明顯,凸顯國企永續經營價值。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從全球視角出發,指出了全球管理學院面臨的挑戰。他表示,新科技革命具有顛覆性、交叉性和疊加性的特征,對于產業革命帶來全新產業出現、產業融合替代以及產業升級等影響,科創投入會反向推動資本市場、教育、體制、理念變革。而在永續增長的教育需求下,管理學院與新科技結合促進,開發資源網絡,既主導商業理論創新與迭代,又主導教育體系設計與傳遞,全球管理學院迎來了機會。
陸雄文指出,科創企業內部痛點包括股權激勵、治理、管理、文化建設和科學家轉型方面的缺陷;外部則有融資、交流、知識產權保護、整合資源、商業模式和政府溝通等方面的不足。未來管理學院的使命在于培養領導全球經濟體系重組的領袖與新科技驅動的產業領袖,從理論上提供一攬子的商業解決方案,改進社會各領域效率、質量與福利,為大學提供“理論家兼實踐家”學者發展模式的實驗平臺。
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煒博士在主題發言中分享了關于原創技術的產業化思考。原創技術是關于“從0到1”的原創性發明創造,可以認為是“首次的創造發明技術”、“首次得到應用的關鍵核心技術”、“原始創新的硬核關鍵技術”,產業化的過程則可以分為技術的商品化和商品的社會化兩個階段。王煒博士以中國航天、中國重卡、中國轎車、中國高鐵、中國光伏的研發為脈絡總結了我國原創技術產業化發展歷程。如何突出重圍,需要當代企業科學家和原創關鍵技術實際控制人共同努力。
全國勞模王煒博士表示,“技術產業化助力原創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落實原創技術產業化,需秉承工匠精神,上海洗霸憑借與趙東元院士、張濤研究員等關鍵技術實際控制人科學家團隊合作,逐一攻破了自組裝介孔材料在新能源領域的關鍵新材料、鋰離子固態電解質粉體在高比能電池領域的關鍵先進材料,解決了“0到1”原創技術核心技術產業化難題。經過近三十年的探索與積淀,上海洗霸確立第二增長曲線,聚焦新能源領域的先進材料和關鍵技術產業化,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和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活力。
海通證券企業金融部總經理王雪峰談道,制度變革下,多層次資本市場逐步完善,估值逐步分化,資金端產品凈值化,資產端估值透明化,新能源、信息化革命加速產業升級與變革,資本驅動產業升級,非標融資部分回歸表內,部分轉化為股權投資,資管新規+注冊制改變社融結構,以股權投資、證券投資為核心的財富管理時代正式到來。而當前資本市場存在融資難、減持難、轉型難、配置難四大需求痛點,未來3-5年,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關鍵將聚焦在流動性上。
據介紹,海通企業金融部搭建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區域合作賦能高質量發展,服務半導體、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聚焦戰略客戶群,構建企業金融交易平臺,打造獨具投行特色的財富管理產業鏈。股權價值鏈服務基于企業生命周期,核心產品與服務包括資產配置、股權管理、股票減持、股權激勵、融資交易等。王雪峰建議,注冊制背景下券商服務體系升級,新型監管體系下銀證合作服務實體經濟,股權價值鏈助力企業揚帆起航,行穩致遠。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并購融資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并購與投資研究所副所長劉運宏表示,創新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創新需要宏觀產業政策、人才、體制機制與文化的優化與結合。對比1990年-2020年每十年間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的變遷和上海老八股主營業務的變更歷程,切實反映出產業變革的力量。
劉運宏認為,上市公司要想通過產業創新與升級并引領技術的潮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是要研究并適應行業發展模式,跟隨產業與監管政策的步伐,從人才激勵機制、容錯態度、創新文化與配套機制等方面實現改革,制定并落實高效的公司發展戰略,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與會領導參與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系列講壇啟動儀式
會上,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柳磊,新華社上海分社黨組書記、新華社中國金融信息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姜微,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總經濟師陶昌盛,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副主任強鵬程,寧波銀行行長莊靈君,海通證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軍等共同啟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系列講壇”。
與會領導參與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系列講壇“道合聯盟”啟動儀式
同時,新華社中國金融信息中心黨委委員、董事潘恒寧,上海市工業經濟聯合會投融資總干事韓寶富,上海上市公司協會秘書長袁藝,上海市浙江商會黨委副書記、執行副會長、秘書長吳仲春,寧波銀行上海分行行長徐雪松,海通證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曹雪松,上海科技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傅紅巖,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殷志文,上海長三角產業賦能研究院執行院長韓亞琴,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數字化團隊合伙人姚愷,君合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主任、合伙人邵春陽,財聯社常務副總裁胡剛等出席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系列講壇“道合聯盟”啟動儀式。
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共生發展。本期講壇緊跟國家政策導向和資本市場風向,引導發揮資本市場賦能實體經濟關鍵作用,強調扛起新時代新使命高精尖人才的力量,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和治理結構優化,助力實體經濟更長遠發展。
新華社中國金融信息中心宋歌(主持人)
文字:應可晴、吳天宇
圖片:顧至冉
統籌:吳天宇
來源:陸家嘴金融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