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yec2q"><blockquote id="yec2q"></blockquote></dfn>
<strike id="yec2q"></strike>
  • <samp id="yec2q"><tfoot id="yec2q"></tfoot></samp>
    <kbd id="yec2q"></kbd> <ul id="yec2q"><tbody id="yec2q"></tbody></ul>
  • <ul id="yec2q"><center id="yec2q"></center></ul>
    <ul id="yec2q"></ul><th id="yec2q"></th>

    監管重拳打擊不法貸款中介 加強金融消費者信息保護成重點

    2023-03-16 21:32:00 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汪青 “您好,最近有沒有資金需求?無抵押、利息低,還可以隨借隨還。”

    “您好,我這邊是某某銀行的信貸中心工作人員,最近有筆消費貸,利率只要3.2%……”

    而這些所謂的貸款電話或短信的推介者大多來自貸款中介公司,看似實惠的貸款產品,卻暗藏各種潛在風險。同時,金融消費者信息遭不法貸款中介利用,繼而遭受損失的情況屢見不鮮。

    在不法貸款中介野蠻生長的同時,監管部門亦開啟重拳整治工作。其中,公民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成為重點。

    不法貸款中介套路

    在2022年下半年購房后,王樂便開始頻繁收到各類貸款營銷推廣短信和電話。

    “我的個人信息肯定被泄漏了,否則不可能這么密集的收到貸款推介電話和短信。”王樂在3月16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夸張時一天可以接到十幾個貸款推介電話,貸款短信更是多到懶得打開看。

    通過咨詢,王樂發現,向其推介貸款產品的工作人員,大多數都是打著銀行員工旗號的貸款中介,但是卻表示,“你在某某銀行有一筆儲備資金可以低利率申請,并隨借隨還,通過我們就可以快速辦理”。

    而對于金融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來源,貸款中介則表示,“沒辦法回答,但是確實知道您這邊有資金需求”。

    房貸利率逐漸下調后,存量購房者提前還貸需求激增,貸款中介也盯上了這部分群體,宣稱“房貸可轉經營貸,降低還款壓力”。

    而將房貸置換為經營貸的“轉貸”操作,看似很劃算,但其實暗藏多重風險。

    王樂告訴記者,“在咨詢過程中,貸款中介一直在游說可以將房貸轉經營貸,盡管轉貸降息聽起來很不錯,但是要使用中介過橋資金結清房貸,再去銀行辦理經營貸歸還過橋資金,過程太繁瑣,還需要偽造符合經營貸要求的資料,萬一被查出來可能還會被追究法律責任,還要被銀行要求提前還貸,個人征信也會受到影響。”

    據悉,房貸轉經營貸操作不僅暗藏著違約違法隱患、高額收費陷阱、影響個人征信、資金鏈斷裂等風險,還會侵害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一般在轉貸時,消費者需要將身份信息、賬戶信息、家庭成員信息、財產信息等相關重要信息提供給中介。部分中介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后,為謀取非法利益可能會泄露、出售相關信息,侵害消費者信息安全權。

    作為小微企業主的李龍,也在資金鏈緊張時“吃了”貸款中介的虧。

    “去年經營的門店資金周轉出現了點小問題,這時候又恰好接到貸款中介的電話。因為確實比較著急用錢,也就沒有想太多。結果按照貸款中介的要求申請貸款后,不僅貸款額度沒漲,先前承諾的優惠利率也沒有。”李龍表示,而在整個辦理貸款過程中,貸款中介會一步步誘導借款人提前支付一些意向金。最終光中介費就支付了三四萬,也算是花錢買教訓。

    李龍復盤整個借貸過程后發現,這些貸款中介之所以能夠在其有貸款需求時“及時”致電,或許也和那段時間頻繁咨詢銀行和網絡貸款平臺,導致個人信息泄漏有關。

    后續,李龍還是會頻繁接到推銷貸款電話,即使明確表示已經沒有資金需求,還是會頻繁接到同一家平臺的推銷電話。

    一位借貸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金融消費者之所以會頻繁收到貸款推介短信,可能是其曾在一些貸款平臺注冊了賬戶,或者是手機號泄露平臺獲取了手機號碼,以及平臺通過號碼段群發推介廣告短信等等。

    “日常生活中,金融消費者自身也非常容易泄露手機號,比如填寫問卷調查、隨意使用手機號注冊網站賬戶等,這些都會導致用戶在最大程度上泄露個人信息。而貸款平臺會通過購買號碼名單的方式獲取用戶的手機號,之后再群發廣告短信。”上述業內人士說。

    監管開啟重拳整治

    不法貸款中介的野蠻生長,也引起監管部門的重度關注。

    3月9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不法貸款中介專項治理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銀保監局、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成立專項治理行動領導小組,制定具體工作方案,部署開展為期六個月(2023年3月15日-2023年9月15日)的不法貸款中介專項治理行動。

    值得一提的是,關注公民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問題也成為重點。此前,多地銀保監局就曾發文提示稱,“貸款業務辦理過程中,不要隨意泄露個人身份信息、銀行賬號、驗證碼等信息;不要輕信自稱金融機構的陌生來電,以避免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通知》中亦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切實加強員工行為管理,排查銀行業金融機構基層工作人員是否存在私下勾結貸款中介、向客戶推薦貸款中介、放松對貸款中介推薦客戶的審貸標準和貸后管理標準等問題;鼓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貸款中介黑名單制度,對誘導、幫助借款人違規申請貸款的中介,納入合作黑名單。

    與此同時,公關部門也聚焦金融消費者反映的各類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行為,持續開展嚴厲打擊工作。

    3月15日晚間,公安部網安局公布了8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典型案例。其中2例便是犯罪團伙利用非法技術手段獲取公民個人信息,開展助貸和催收業務等。

    比如河北公安網安部門偵查查明,犯罪嫌疑人劉某作為某金融公司負責人,為開展貸款業務,非法向物業公司、銀行、保險公司、電信運營商等行業內部人員購買大量有貸款需求人員個人信息,組織員工假冒銀行工作人員推銷貸款服務,并將公民個人信息轉賣,非法獲利630余萬元。河北公安機關先后抓獲犯罪嫌疑人63名,查獲公民個人信息一批。

    對于公民如何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王蓬博表示,金融消費者要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從正規渠道辦理貸款業務。對于身份證、銀行卡號、密碼、手機驗證碼等重要信息,絕對不可隨意提供,以防個人信息被冒用、濫用或非法使用。對陌生號碼、陌生鏈接、陌生賬號要提高警惕,做到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 高清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播放 | 久99久精品免费视频热77| 国产va精品免费观看|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精品91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中的精品一区的|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久久精品国产影库免费看| 国产精品午夜小视频观看|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少妇|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视频国产狼人视频|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精品九九人人做人人爱| 99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99久久99久久久99精品齐|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