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3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就我國對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工作成效及下一步工作動向答記者問。
首先,易綱表示,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整體上金融風險是收斂的。在處置過程中,央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既保持了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的穩健運行,維護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也切實保護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又防范了道德風險,嚴肅了市場紀律,使得好人得好報、壞人得壞報,各方利益和相關方面都能夠看到規則,形成正確的預期。
具體來看。首先是穩妥化解重點機構的風險,據易綱總結,“我們果斷接管了包商銀行,堅決打破了剛性兌付,同時依法保護老百姓(603883)的利益。包商銀行成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首例銀行破產的案例。同時也平穩地化解了恒豐銀行、錦州銀行、遼寧城商行等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
在過去的三年,央行支持地方政府發行了5500億專項債券,專門用于補充中小銀行的資本金。高風險的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從600多家降到了300多家,降了一半,不少省份目前已經沒有高風險機構。同時,易綱表示,央行精準拆彈,化解了“明天系”“安邦系”“華信系”、海航集團等高風險集團的風險,避免了轟然倒塌的風險,同時也阻斷了風險的擴散和傳染。
在大力整治金融亂象方面,據易綱介紹,央行全面實施資管新規,壓縮“類信貸”高風險影子銀行規模大約30萬億元,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近5000家P2P網貸機構全部停業。有序推進大型平臺企業金融業務整改,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納入監管,規范私募基金,深入整治金交所和“偽金交所”的風險。過去五年,累計立案查處非法集資案件大約2.5萬件。
同時,央行不斷完善金融風險防控體制機制。“按照中央的部署,推動建立地方黨政主要領導負責的金融風險處置機制,各省份都已經建立了省級領導牽頭的金融風險化解委員會,壓實金融機構及其股東的責任,監管部門的責任和地方黨政的屬地責任,形成金融風險防控的正向激勵。目前,全國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都加入了存款保險,我們的存款保險能夠為99%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額保障”,易綱表示。
“總的看,中國的金融業運行是穩健的,整個金融風險是收斂的,總體風險是可控的。我國的銀行業資產占金融業的90%以上,總體是穩健的。我們的外匯儲備多年來穩居全球第一。經過十幾年的持續努力,人民銀行在去年已經完成了歷史上承擔的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改革成本的核銷任務,進一步夯實了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的財務基礎,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易綱總結道。
下一步,易綱提出,人民銀行將會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門一道,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推動重點領域金融風險的處置,對非法金融活動保持高壓,壓實各方風險處置的責任,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