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秦燕玲
國家發改委3月2日消息顯示,發改委財經司近期組織召開了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和中小微企業融資監測培訓暨現場會,要求各方開創2023年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工作新局面。
會議指出,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要充分認識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對當前推動經濟整體好轉和長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會議要求,各方面要察實情、出實招,努力開創2023年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工作新局面。
會議要求,各方要繼續做好項目推送,著力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要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增信機制,鼓勵地方政府量力而行采取措施,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要建立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備選項目庫機制,以組織項目帶動制造業投資,促進地區產業轉型發展。要建立金融風險防控機制,提高制造業貸款投放的可持續性。
去年7月11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動金融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明確,銀行機構要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規模,重點支持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提高制造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國有大型銀行要優化經濟資本分配,向制造業企業傾斜,推動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政策性銀行要結合職能定位,更好發揮政策性金融對制造業的支持作用。
去年10月,監管部門進一步鼓勵銀行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的投放力度,要求8~12月各家銀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原則上不低于30%。從銀保監會近期發布的數據來看,2022年制造業各項貸款新增4.7萬億元,增量為2021年的1.7倍,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了33.8%。
開年以來,各地也在持續加大金融對制造業的支持力度。例如,深圳銀保監局有關部門負責人日前表示,今年將推動金融要素向制造業傾斜投放。主要包括指導銀行機構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支持力度,重點支持高技術制造業、深圳“20+8”產業集群,推進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提高制造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北京市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推動制造業貸款增速不低于15%、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量不低于1000億元;山東截至目前已簽約制造業中長期貸款1430億元,投放277億元,形成實物工作量269億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