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汪青 “張小姐你好,最近都可以直接辦理提前還貸了,不需要再等待!2月的最后一天(2月28日),已經排隊等待三個多月的張嬋終于接到銀行的電話。而原本,按照正常排隊這筆還貸大概會在今年六月初。
實際上,在2022年下半年開始,“提前還貸潮”悄然來襲。與此同時,銀行悄然提高的提前還房貸門檻,被購房者吐槽“還錢比借錢還難”,相關話題甚至多次沖上社交平臺熱門。
在此背景下,央行、銀保監會于近期召開部分商業銀行座談會,要求商業銀行強化按照合同約定做好客戶提前還貸服務工作。隨后,銀保監會亦召開專題會議,要求銀行加快處理房貸提前還貸積壓申請,目前商業銀行正在優化相關金融服務。
記者了解到,多家銀行目前均加速業務辦理,提前還款辦結數量增長,提前還房貸遇到阻正在逐漸緩解。
悄然加速提前還貸
“原本還要繼續等待三個月,萬萬沒想到幸福來得這么突然,心頭的大石頭終于落下了!銀行電話里明確表示,他們每天都會看一下我賬戶里的資金情況,什么時候賬戶里資金到賬,就可以直接扣掉!眮碜院贾莸馁彿空邚垕雀嬖V記者,在得到銀行確認的消息后,已經第一時間將提前還款的資金準備充足,就等銀行扣款。
由于銀行提前還款門檻提高,張嬋在網上看到一些網友分享的“提前還款成功攻略”,還曾向銀保監會等相關部門進行投訴維權。
張嬋坦言,“在符合合同要求的情況下,提前還款本來就是我們貸款人的自由,也許就是這些維權最終促使了銀行加快房貸還款審批流程。”
相比較張嬋已經排隊等待三個多月,李帆似乎更加幸運。
農歷新年后,拿到年終獎的李帆便和妻子便商量提前還掉部分房貸。彼時預約提前還款時,銀行給的答復是“耐心等待,排隊至少要五六個月,具體時間不詳”。僅僅半個多月后,李帆于3月1日接到銀行電話,“只要資金充足,隨時都可以辦理提前還房貸業務。”
同時,李帆還發現,自己貸款銀行的APP上預約提前還款功能也已經恢復,而在今年年初,該功能還處于暫時無法使用的狀態,想要提前還款就必須親自去營業網點排隊。
“當時看新聞說,很多銀行線上預約都需要搶額度,去線下網點也是大排長龍。沒想到我們還款的節點正好卡在銀行放松提前還款,也算是三月的第一個好消息!崩罘f。
張嬋也表示,在去年年底,光“搶”提前還款名額就前前后后折騰了近一周的時間,后續還要繼續等待辦理業務。近期銀行對提前還款突然放開,這樣算下來又省了幾個月的利息。
記者咨詢多家銀行后了解到,目前銀行手機APP線上預約渠道開放情況并不統一。有銀行已經可以正常使用,但仍有不少銀行還暫未對外開放。一位股份行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目前該行線上預約提前還貸功能還在測試階段,為了縮短還款人的等待周期,后續很快會正式開放”。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提前還房貸遇阻”曾多次成為社交平臺熱門話題。在此基礎上,監管部門于近期親自下場“喊話”,銀行相繼開始調整提前還款門檻。
2月9日,銀保監會會同人民銀行召開部分商業銀行座談會,要求商業銀行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按照合同約定做好客戶提前還款服務工作,改進提升服務質量。后續,銀保監會再次召開專題會議,要求銀行加快處理積壓申請,做好提前還款服務。
此后,工農中建等多家銀行均表示,日前已向分支機構下發通知,要求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高度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及時響應客戶還款訴求,改進提升服務質量,加快處理積壓申請,按照合同約定做好提前還款服務。
2月24日,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目前商業銀行正在優化相關金融服務,做好提前還款的辦理工作。例如,有的銀行制定了專門的客戶提前還款服務方案和流程,統籌線上線下服務渠道,保證還款時間的可預期性。有的銀行開展多渠道服務對接,設立房貸提前還款熱線專席,為客戶咨詢及業務辦理提供便利。有的銀行在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部署提前還款預約功能,提升服務效能。
提前還款需謹慎
實際上,自去年開啟的“提前還貸潮”,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增量房貸利率下行以及預期投資收益率降低。而這也是促使張嬋等購房者,扎堆提前還房貸的重要因素。
張嬋簡單算了一筆賬,去年不管是買基金,買銀行理財產品,還是買定期存款,整體收益都沒有破4%,甚至部分投資還虧了本金。而自己當年購房時的房貸利率,卻是踩在年化5.88%的高點上。在這種情況下,老老實實提前還銀行的房貸才是最優選擇。
對于這波“提前還貸潮”,光大銀行(601818)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該現象并不會持續。主要原因是在于,提前還貸需要現期大筆閑置資金支撐,有提前還貸的購房者占比不高;隨著經濟復蘇,樓市需求和價格逐步恢復,房貸利率也不可能持續走低;金融市場回歸常態,多元化投資理財市場回暖,提前還貸將逐漸減少。
是否選擇提前還房貸,不能盲目“跟風”,需要綜合考慮家庭經濟狀態,是否有投資理財渠道,是否存在大項支出等多個因素。
周茂華認為,對于個人來說,提前還貸有助于減少了未來的房貸利息支出,但提前還貸需要讓渡現期資金流動性,并且提前還貸涉及金額不在小數目,提前還貸將對部分投資者的消費、投資構成一定擠出效應;另外,需要防范“以貸還貸”問題。
所謂“以貸還貸”,就是通過中介借款以置換房貸,或者違規挪用“經營貸”、“消費貸”等資金,容易導致個人債務和財務負擔壓力大幅上升。一旦中介抽貸,可能導致購房者現金流斷裂、征信受損及個人信息泄露等問題。并且,經營貸被違規用作房貸置換,也是監管重點查處的對象。
2021年2月發布的《關于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中,就明確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書面向借款人提示違規將信貸資金用于購房的法律風險和相關影響,在和借款人簽訂貸款協議時應同時簽訂資金用途承諾函,明確一旦發現貸款被挪用于房地產領域的將立刻收回貸款,壓降授信額度,并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