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唯一的省屬城商行正逢多事之秋,百日內多位管理人員接續被查,為其IPO之路又平添了幾分漣漪。2月27日,云南省紀委監委發布通報顯示,富滇銀行小企業信貸專營中心總經理黃紅松、不良資產清收中心副主任鄭春華,均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審查調查。而在此之前,該行已有兩位原管理人員主動投案。
作為云南省級城商行,早在2018年富滇銀行便公開提出了上市目標,卻在推進的過程中幾經波折。在謀求IPO的這些年里,富滇銀行兩任副行長落馬,高管層歷經更迭,行長一職空缺近兩年至今依舊懸而未決。在管理層動蕩的背景下,致力于IPO的富滇銀行圓夢之路還有多遠?
多位管理人員被查
在反腐風潮的席卷下,富滇銀行又有多名管理人員主動投案接受審查調查。根據2月27日云南省紀委監委發布的通報,富滇銀行小企業信貸專營中心總經理黃紅松、不良資產清收中心副主任鄭春華,均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在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看來,富滇銀行上述管理人員被查,反映該行信貸及其不良資產清收業務的內控制度執行存在問題,也從側面反映出該行資產質量下行壓力較大,使得相關人員的問題更快暴露出來。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富滇銀行及其分支機構此前曾多次因授信管控嚴重不審慎、向關聯方發放流動資金貸款違規承接本行不良、貸款“三查”不盡職等事由收到監管罰單。同時,亦存在未經任職資格核準履行高級管理人員職責等高管履職漏洞。
僅從近3個月來看,富滇銀行管理人員被查的情況并不少見。2022年12月16日,云南省紀委監委官網發布通報,富滇銀行昆明五華支行原行長許永平、富滇銀行昆明五華支行原市場部經理胡娟,同樣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百日之內多位管理人員被查引發市場對富滇銀行的關注,而此前兩任副行長落馬也曾使富滇銀行陷入輿論風波。
2022年1月,云南省紀委監委發布通報,富滇銀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曹艷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7個月后,經云南省紀委監委審查調查、云南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發現,曹艷麗在擔任富滇銀行副行長、信用審批委員會主任委員期間,存在濫用職權,違規干預貸款授信審批等違法行為,云南檢察機關依法對曹艷麗涉嫌受賄、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案提起公訴。而在曹艷麗之前,2018年,富滇銀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孔彩梅也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據后續披露消息,孔彩梅涉及違紀違法所得高達3180余萬元。
管理人員接連受審暴露了富滇銀行內部治理問題,云南省委第五巡視組曾向富滇銀行黨委反饋的巡視情況,其中便提及,該行存在領導班子建設有短板,人才隊伍建設薄弱,選人用人制度規定執行不嚴,基層黨組織建設有短板,整改長效機制不健全不完善等問題。2022年12月30日,富滇銀行將巡視整改進展情況予以公布稱,該行在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加大年輕干部選配力度、規范選人用人、加強授信業務管理、完善股權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優化。
高管層更迭頻繁
官網資料顯示,富滇銀行于2007年12月在原昆明市商業銀行基礎上重組成立,是云南省唯一的省屬城商行。
多位高管的相繼落馬使得富滇銀行近年來管理層更迭也較為頻繁。繼去年7月,副行長王克強任職資格獲批后,2023年2月1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決定任命富滇銀行董事會秘書白劍龍出任該行副行長。簡歷顯示,白劍龍出生于1976年8月,于2020年12月加入富滇銀行,擔任該行董事會秘書,并兼任審計部總經理。此前,曾任云南證監局公司監管處處長、云南證監局辦公室主任、中國證監會第十八屆發行審核委委員等職務。隨著白劍龍履新,富滇銀行副行長陣容已擴充至4人,其余兩位為董玲和納然。
“白劍龍出任副行長有助于富滇銀行內部團隊的穩定和人才培養,對該行業務穩定成長有所助益”,廖鶴凱指出。
副行長職位人選雖得以擴充,但富滇銀行行長職位至今卻仍處于空缺狀態。2021年9月,自原行長代軍升任董事長后,行長一職已虛懸近兩年,至今尚未有公開披露的人選。不過,在行長空缺期間,富滇銀行副行長董玲多次代為履行行長相關職務。在富滇銀行2021年年報行長致辭中落款署名為董玲,在該行披露的2022年二季度信息披露報告中,行長公章加蓋處加蓋的也是董玲的印章,但在2022年三季度信息披露報告中,行長公章加蓋處已更換成代軍的公章。
對于富滇銀行行長職位空缺的原因及影響,廖鶴凱表示,富滇銀行行長職位至今虛懸可能是還在考察合適人選,預計后續有可能從現有的副行長中擇優提拔。某銀行分析人士認為,行長職位長時間空缺可能引發市場對該行內部治理、管理方面問題的諸多猜測,短期則需要考察行長缺位對銀行經營管理等方面是否產生實質影響,若不影響日常業務開展則影響較為有限。
IPO圓夢之路還有多遠?
作為云南省級城商行,上市計劃一早就被富滇銀行提上日程。2018年富滇銀行曾公開提出了上市目標,2020年,該行又在年報中表示,全力推進上市準備及增發股份工作,包括全面啟動2021-2022年新一輪增資擴股工作,進一步夯實上市前的準備工作,同步啟動2021-2023年上市IPO籌備工作,力爭2021年末完成上市輔導工作。
增資擴股項目已引入4家增持股東,而上市籌備遲遲未見重大進展。在2021年年報中,富滇銀行曾提到,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富滇銀行關于調整原上市安排的方案的議案》。在2022年12月30日,富滇銀行公布的巡視整改進展情況中提及,該行完成《富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等修訂,進一步完善股權管理。參照上市銀行做法,進一步規范對未確權股東的管理。
為何富滇銀行會調整原上市安排方案?廖鶴凱認為,高管頻頻落馬、人事變動頻繁、股權結構不穩定等因素,都可能是富滇銀行上市方案調整的原因。
根據富滇銀行最新的財務數據,2022年1-9月,該行實現合并口徑下的營業收入45.91億元,同比增長5.71%;實現凈利潤6.26億元,同比增長22.75%。
拉長時間線來看,近年來富滇銀行凈利潤波動較大。2017-2021年,富滇銀行分別實現凈利潤11.26億元、1.06億元、3.77億元、5.4億元、6.17億元,對應增速分別為2.27%、-90.61%、256.28%、43.32%、14.24%。從業績數據可以看出,富滇銀行2018年凈利潤受損嚴重,雖然2019-2021年期間凈利潤實現穩步增長,但離2017年11.26億元的凈利潤仍有較大差距。
2021年富滇銀行資產質量有所改善,截至2021年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99%,較上年末下降0.3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157.61%,較上年末增加30.92個百分點。不過,聯合資信在對富滇銀行2022年跟蹤評級報告中提到,富滇銀行不良貸款率有所下降,但考慮到其開展了一定規模的重組類貸款,且逾貸比較高,未來其信貸資產質量和撥備水平的變化情況需保持關注。同時,富滇銀行大規模計提減值損失對盈利實現產生較大負面影響,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2月17日,全面注冊制正式實施,主板上市不再有連續三年盈利的門檻要求,對于全面注冊制實施對于富滇銀行IPO的影響,廖鶴凱認為,全面注冊制的實行,對于富滇銀行來說只是外在情況的改善,不是目前的決定性因素。對于目前內部尚在整理中的富滇銀行來說,內部因素更多地的影響了其上市進程。
談及對富滇銀行上市籌備的建議,產業經濟資深研究人士王劍輝指出,目前地方性銀行推進上市普遍關注的問題包括資產質量、業績以及管理團隊的穩定性。富滇銀行高管團隊尚未穩定,新行長到任后,管理團隊才能得以完善,同時,富滇銀行還需要在籌備階段保持資產質量維持在可控水平,并通過業務拓展,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保持業務的穩定增長。
北京商報記者就人事變動及上市籌備等相關問題致電并發函至富滇銀行,但截至發稿并未得到回復。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