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再添一名新成員,渤海銀行(09668.HK)旗下首家全資子公司——渤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渤銀理財”)正式開業。
2月26日,由渤銀理財主辦的銀行理財發展高峰論壇在天津開幕,渤銀理財品牌在論壇期間正式發布。渤銀理財注冊資本20億元,注冊地為天津,2022年9月獲批開業。
截至目前,銀保監會已批準31家理財公司籌建,包括國有6大行、11家股份行、8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旗下的理財公司以及5家合資理財公司。其中,已開業理財公司達30家,僅法巴農銀理財尚未開業。
渤海銀行官網顯示,該行成立于2005年,是第一家自2000年來在發起設立階段就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2020年7月,渤海銀行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截至2022年末,該行已開設36家一級分行(包括直屬分行),正式開業機構網點總數達到336家。
據渤海銀行2022年半年報,截至2022年6月末,該行總資產1.66萬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5.01%;不良貸款率1.76%,與2021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136.30%,較2021年末增長0.67個百分點。2022年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34.91億元,凈利潤44.03億元。
2月27日,時代周報記者就相關問題,向渤海銀行發送采訪函,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渤銀理財正式開業
早在2022年8月,渤海銀行就已披露理財子公司的籌建情況。
該行在2022年半年報中稱,2021年4月獲得銀保監會關于籌建渤銀理財的批復;截至2022年6月末,籌建工作已基本完成,正積極推進理財子公司盡快開業。
2022年9月9日,銀保監會發布的《中國銀保監會關于渤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開業的批復》顯示,渤銀理財開業獲批,注冊資本為20億元,全部由渤海銀行以貨幣資金方式認購并一次性足額繳納。
同時,銀保監會還核準了渤銀理財高管的任職資格。其中,吳思麒任渤銀理財董事、董事長;李玥擔任渤銀理財董事、總裁;楊晨光任渤銀理財董事、總裁助理;黃昶君、林靜任董事;楊寧、韓昱任總裁助理;谷靖任公司財務管理部負責人;劉茜任公司監察審計部負責人。
2023年2月3日,渤銀理財上線首只理財產品——“財收有略系列2023年1號”,是該公司“財收有略”系列固定收益類封閉式理財產品中的第一只,起購金額1元,業績比較基準4.0%-4.4%,投資期限364天。該產品上線后,僅用86分鐘全部售罄。
除設立理財子公司外,渤海銀行零售財富業務發展勢頭保持穩步增長。
2022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該行零售存款總額1442.28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6.89%;零售條線實現營業收入48.29億元,占該行營業收入的35.80%,較2021年末增長0.34個百分點;零售客戶總量626.46萬戶,較2021年末年增長50.44萬戶,增幅8.76%;中高端客戶47.38萬戶,較2021年末增加2萬戶。
財富管理業務方面,截至2022年6月末,該行管理客戶財富資產3453.0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3.12%。2022年上半年,渤海銀行代銷基金、保險業務中間業務收入為3592.26萬元,同比增長42.44%,實現客戶、規模雙突破,私人銀行客戶戶均財富資產提升6.3%。
信用卡業務方面。2022年上半年,該行實現信用卡營業收入1.03億元,同比增長55.04%,其中信用卡中間業務收入0.47億元,同比增長42.88%。截至2022年6月末,該行信用卡累計發行92.26萬張,較2021年末增長6.56%;信用卡貸款余額53.21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12.75%。
理財子公司擴容速度放緩
自2018年12月《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正式頒發,再到2019年5月首家理財子公司——建信理財獲批開業,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已走過三年多的發展歷程。
時代周報記者制圖,數據來源wind
wind數據顯示,包括渤銀理財在內,全國共有31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成立。其中,2018年共2家理財子公司獲批;2019年共13家理財子公司獲批;2020年共9家理財子公司獲批;2021年共5家理財子公司獲批;2022年共2家理財子公司獲批。可以看出,理財子公司陣營雖然持續擴容,但批籌數量卻逐年下降。
在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看來,理財子公司擴容速度放緩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有實力的銀行已經成立理財子公司,尤其是大中型銀行;二是監管層對理財子公司的合規性審核從嚴,對銀行的產品凈值化轉型情況也有較高要求。
批籌節奏放緩沒有抵擋商業銀行申設理財子公司的熱情。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家城農商行表示擬設立理財子公司或已向監管部門提出籌建申請,包括齊魯銀行、天津銀行、廣東順德農商行、蘭州銀行、長沙銀行(601577)、甘肅銀行、貴陽銀行(601997)等,但均未有進展。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陽認為,銀行在設立理財子公司時,需要考量理財子公司的戰略定位及發展模式,以及產品設計等方面。未來理財子公司發展趨勢將呈現三方面特點:一是競爭重心由牌照獲取轉向經營管理;二是差異化發展趨勢更加明顯,理財子公司更加注重產品特色;三是更加強調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理財資金投向與國家發展戰略深度契合。
在過去的2022年,理財子公司不斷推進產品創新,豐富差異化產品供給。例如:農銀理財推出鄉村振興惠農、共同富裕等創新產品;信銀理財開展養老金融、財富傳承、全權委托等場景化理財服務;北銀理財開設綠色指數、ESG主題等資產端策略驅動產品。
2023年2月17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中國銀行(601988)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2年)》顯示,截至2022年末,理財子公司存續產品數量和金額在各類機構中均最多,存續產品數量1.39萬只,存續規模22.24萬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29.36%,占全市場的比例達到80.44%,成為資管市場主力軍。
同時,監管部門持續加強專業化監管能力建設。2022年8月,銀保監會發布施行《理財公司內部控制管理辦法》,要求理財公司對各項業務活動和管理活動制定全面、系統、規范的內控制度體系,并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全面評估,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內控職能部門和內審部門的內部監督作用。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