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2月22日電 題:連心貸等貸款創新產品為何近期頻出?
作者 李宇嘉 廣東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2月22日,河北雄安某銀行透露,近期針對雄安購房者推出了一種新的貸款產品即連心貸。由于此類貸款涉及未婚男女朋友共同還貸的問題,所以引起市場較多關注。
據雄安某商業銀行工作人員透露,農行近期針對雄安購房者推出新的商業貸款產品“連心貸”,主要以未婚男女朋友作為共同還款人。該工作人員表示,已有員工看到相關文件,但目前尚未出臺具體操作細則。
為何近期全國各種出奇的貸款產品被頻頻推出?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居民按揭買房動力在下降。2022年,居民住房按揭規模創下新低。
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住戶貸款增加3.83萬億元,較2021全年增量縮水約4萬億元。其中,以個人消費類貸款為代表的新增居民短期貸款同比少增0.76萬億元;以按揭貸款為代表的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3.33萬億元。
居民收入及收入預期下滑、房地產市場表現欠佳等因素,使越來越多的人對貸款保持了相當的審慎態度。
進入2023年,這種趨勢仍在延續。筆者認為,該問題值得高度警惕。一方面,按揭貸款屬于銀行優質的資產類別,如果居民持續不愿貸款買房,銀行資產質量將有可能顯現下降,同時,國家目前對國有金融企業的利潤考核亦日益趨嚴;另一方面,居民貸款意愿持續乏力,樓市就很難真正企穩,房地產業上下游的相關貸款業務,也會深受影響。
從本質上來看,雄安的“連心貸”與百歲貸、接力貸,本質上是相同的,即針對不同群體創設的一種新的貸款產品。雄安“連心貸”,針對的是來雄安創業的年輕群體(未婚)。雖然連心貸針對的這部分群體購房占比可能不大,但釋放出一種信號:“貸款產品很多,總有一款適合你”。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目前銀行放貸的壓力相對較重。
事實上,針對不同群體,創設不同貸款產品,這些年銀行其實一直都在做,特別是在銀行的零售端,進行差異化的金融產品營銷,這已是大趨勢,各個銀行都在做自己的產品創新,這次雄安“連心貸”就是農業銀行的創新,也是為在一定程度上迅速提高市場份額。
其風險在于,如果男女雙方因感情破裂而分手,貸款如何償還和接續的問題。我認為,這些會在貸款合同中明確,如果男女朋友分手,有可能選擇按一半額度各自分擔月供,或者其他。因此分手后影響還貸等類似擔憂大可不必,一方面,多數人會考慮失信后果,不會貿然失信;另一方面,即便選擇連心貸的人最終失信,抵押物還在銀行。當前最關鍵的是,市場要著力提振各方申請按揭的積極性。(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李惠聰
編輯:付健青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