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莉
出品:全球財說
徽商銀行迎來新行長。
近日徽商銀行公告稱,董事會于2023年2月10日召開會議并通過決議,委任孔慶龍為該行行長,同時建議委任孔慶龍為徽商銀行第四屆董事會執行董事。
不過,這只是孔慶龍即將履新行長的第一步,后續還需通過監管核準后才算正式任職。
公告顯示,孔慶龍擔任該行行長的任職資格尚需報安徽銀保監局核準。董事會同意在安徽銀保監局核準孔慶龍的行長任職資格前,由孔慶龍代為履行行長職責。
于孔慶龍而言幸運的是,當前不少上市地方銀行經營面臨困局,徽商銀行業績在上市地方銀行中則表現尚可,不過該行當前核心資本吃緊,資產質量風險加大,是孔慶龍上任后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01
曾“落馬”三任董事長
徽商銀行此次行長換新是因為前任行長的退休。
去年12月21日,徽商銀行發布公告稱,因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張仁付于當日辭任該行執行董事、行長、發展戰略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委員、人事提名和薪酬委員會委員及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委員職務,其辭任自即日起生效。
簡歷顯示,張仁付,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學位,高級經濟師。曾任安徽省政府辦公廳聯絡處副處長,秘書三室調研員,五處副處長,秘書室副主任及秘書二室副主任,安徽省政府金融辦副主任并主持工作。其于2005年12月加入徽商銀行,歷任該行職工監事、監事長。
張仁付也算見證了徽商銀行的港股上市和成長,其履職行長一職約有4年多。徽商銀行官方對其評價較高。
徽商銀行在公告中向張仁付表達了謝意,稱其帶領該行高級管理層全力服務發展大局,持續深化改革創新,積極應對重大風險挑戰,謀發展、抓隊伍、保安全、促穩定,為推動徽商銀行發展成為萬億資產、千億資本、百億利潤、上萬員工的中等規模銀行,作出了卓越貢獻。
新行長孔慶龍還比較年輕,屬于“75”后。
據了解,孔慶龍現年46歲,南京大學電子系本科、金融系碩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此前曾任中國民生銀行總行私人銀行部總經理,合肥分行行長一職。不僅金融履歷頗為豐富,并且還具有扎實的“投行”經驗,此前曾擔任多家券商投行部重要管理一職。
金融業是反腐倡廉的一個重要行業,近年來徽商銀行已有數位高管“落馬”,僅董事長就有三任“落馬”。
首任董事長戴荷娣(2005-2008年任徽商銀行董事長),退休8年后被立案調查,去年被判有期徒刑12年。
去年11月4日,安徽紀檢監察網發布了徽商銀行原董事長李宏鳴“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在接受調查的通報。李宏鳴是該行第三任董事長,于2013年上任,上任4個月,就見證了該行港交所上市。2017年12月,“掌舵”徽商銀行4年后,李宏鳴離任,重返安徽國資企業任職,5年后被調查。
第四任董事長吳學民,2010年在徽商銀行擔任行長,2017年11月任董事長。2021年4月,與徽商銀行現任董事長嚴琛職務對調,轉任安徽信用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一年后,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吳學民被帶走調查。
此外,徽商銀行合肥分行行長何濤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在此之前,2021年擔任徽商銀行總行行長助理、徽銀理財董事長的夏敏被帶走。
當前該行現任董事長為嚴琛。嚴琛于2019年12月加入徽商銀行,2021年7月正式獲監管批準出任徽商銀行董事長。
02
逾期增長加大資產質量風險
目前徽商銀行尚未發布2022年業績,不過結合其去年半年報及三季報,可看出該行在同類上市行中屬于經營業績尚好的一類。
截至去年9月末,徽商銀行資產總額突破1.5萬億大關,實現15758.7億元,較年初增長13.89%;負債總額14531.15億元,較年初增長14.23%。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17.16億元,同比增長23.83%,接近去年全年的利潤水平。
去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和三季度業績趨勢類似,上半年業績同樣表現為同比增長,其中營收同比增長8.8%,凈利潤同比增長20.4%。
因三季報財務信息數據不及半年報披露充分,在此以該行去年半年報數據進行研究分析。
上半年,該行貸款平均收益率繼續下行,利息凈收入的增長主要是規模增長的拉動。數據顯示,該行上半年實現利息凈收入152.81億元,同比增加6.48億元,增幅4.43%,其中,規模增長帶動利息凈收入增加19.1億元,利率變動帶動利息凈收入減少12.62億元。
當前無風險利率下行背景下,同期多家上市銀行的存款平均成本率也實現了下降,不過徽商銀行在提升攬存能力方面還需改進,該行存款平均成本率上半年仍然在上行,從去年同期的2.1%上升至2.18%,而帶動存款平均成本率上行的主要是活期存款,無論是公司客戶還是零售客戶,活期存款平均成本率均上升。
同時,該行存款主要依賴企業客戶存款,企業客戶存款占比逾5成,再進一步分析,其更依賴企業活期存款,截至2022年6月末,該行企業活期存款在各類型存款中占比最高,達35.98%,在零售客戶存款中,則是定期存款占比高,在存款中占比為30.23%。企業活期存款中是否有“救急”資金,外界無法判斷。
圖片來源:徽商銀行2022年半年報
資產質量方面,看起來仍有不少風險隱患。不良的兩個指標數據倒是不太差,不良實現雙降,撥備覆蓋率水平居中,不良率仍略顯偏高。去年6月末,該行不良率1.56%,較前一年末有所下降,但是否會保持持續下降,仍有待觀察,畢竟2021年上半年到2021年末該行不良率水平還是經歷了上升,且逾期貸款和重組貸款仍在增長。
圖片來源:徽商銀行2022年半年報
財報顯示,逾期3個月以下的貸款較上年末有所下降,但逾期3個月以上的各期限貸款均在增長,意味著該行未來發生壞賬的風險也還在增長。
重組貸款也在較半年前增長,增長的重組貸款中包括公司貸款10筆,小企業貸款27筆,零售貸款1筆。
從行業貸款來看,制造業不良率最高,其次是房地產業,值得注意的是,6月末該行房地產業不良率為3.28%,較半年前有所上升,該行建筑業、房地產業貸款占比分列該行行業貸款的第四和第五位。
徽商銀行在扎根安徽省的同時,也實現了跨區經營,不過跨區經營地區的風險管控能力相對較弱,不良率遠較安徽省內的不良率高,數據顯示,截至去年6月末,該行安徽省地區的不良率為1.12%,江蘇省地區的不良率為2.61%,其他地區不良率為6.53%。據《全球財說》了解,其他地區包括北京市、廣東省、四川省、浙江省,于理而言,其他地區的經濟在全國發達程度靠前,盡管如此,不良率還這么高,只能說地方性銀行跨區經營需要三思。
此外,資本水平方面,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偏緊,去年6月末,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07%。徽商銀行也正在籌備A股IPO,目前已完成第13期輔導工作。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全球財說。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