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論文、寫代碼、寫研報……近期聊天機器人軟件ChatGPT紅極一時活躍在各個領域,甚至席卷了金融圈。投資者對其青睞有加,相關概念股炒上天,亦有銀行小試牛刀使用ChatGPT生成品牌推廣文案。不過,總體來看,目前ChatGPT在國內尚處于概念性階段,隨著ChatGPT迭代升級、國內相關研發步伐加快,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軟件在銀行領域還有哪些應用的可能仍值得探究。
銀行借ChatGPT做品宣
ChatGPT概念火爆,銀行方面也躍躍欲試,借助ChatGPT做起了品宣。2月6日,招商銀行(600036)發布招商銀行親情信用卡(附卡)推文,通過與ChatGPT對話的方式對親情作出解釋,“生命的舞臺上,我們都是基因的載體,生物學的限制對我們的行為產生了影響。但是,當我們思考親情時,卻發現它是一種超越生物學的‘利他’行為……”
借助ChatGPT對親情的詮釋,以親情之名招商銀行推出了招商銀行親情信用卡(附卡),并對相關功能進行介紹。據了解,該附卡主要面向已激活流通的招商銀行個人信用卡主卡客戶開放申請,能夠共享主卡額度、支持額度自定義,方便子女使用,父母也能夠及時了解子女消費動向。
回顧此次使用ChatGPT生成品牌推廣文案的過程,2月7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處獲悉,親情信用卡“人生逆旅,親情無價”的主題較早就已明確,不過關于親情的闡釋涵蓋了多個維度、涉及多個學科,需要尋找一種跨學科、跨領域、跨時空的方式來重新解碼與闡釋。
“這一次無心插柳的嘗試。我們嘗試在 ChatGPT 找靈感,沒想到竟有意外收獲。”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
據了解,ChatGPT是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軟件,由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OpenAI于2022年11月推出。ChatGPT能夠通過學習和理解人類的語言進行對話,并根據聊天上下文進行互動,協助人類完成一系列任務。瑞銀數據顯示,ChatGPT推出僅兩個月,活躍用戶就已達1億。
談及此次招商銀行使用ChatGPT生成信用卡品牌文案的做法,金融行業資深研究者于百程認為,招商銀行借助ChatGPT進行信用卡營銷,由于開展比較早,這次試水受到了行業的廣泛關注。通過與新技術、新熱點和新趨勢結合進行產品營銷,一方面能反映出銀行在數字化層面的領先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在營銷傳播效果上會事半功倍,也為行業營銷提供了一種可借鑒思路。
有望優化銀行服務生態
由于ChatGPT極強的互動性和廣泛的應用性,各行各業都掀起了ChatGPT風潮,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總體上,ChatGPT目前在國內尚處于概念性階段。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表示,目前國內機構主要借助ChatGPT進行品牌宣傳或營銷,還未到達實際功能應用階段。
雖然目前國內暫未有ChatGPT的相關應用落地,但是關于其在銀行領域的使用仍然存在很多想象空間。2月7日,北京商報記者就ChatGPT可以協助銀行處理哪些日常業務提問ChatGPT,其回答稱,ChatGPT能夠回答客戶關于銀行產品和服務的咨詢,協助客戶管理賬戶、信用卡,了解貸款產品信息,申請貸款等,而這些僅是ChatGPT可以協助的一些示例,具體可以協助處理的業務類型取決于銀行的具體要求。
目前在各家銀行手機銀行上已存在人工智能客服等功能,對于ChatGPT與銀行一般的智能機器人有何不同,ChatGPT指出,其具有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可以解決更為復雜的問題,提高客戶服務效率。同時,根據歷史對話數據不斷提高自身的回答能力,提升服務水平。此外,ChatGPT模型可以通過訓練新數據進行擴展,更好地適用于銀行的業務需求。
“ChatGPT本質是算力、數據、算法等綜合性資源的利用,代表著人工智能的進步。”盤和林總結道,由于以前一些不好的體驗,也有人把人工智能戲稱為人工智障,用于說明人工智能與人類交互性差,只是按照設定好的標準答案回答,而ChatGPT即使沒有設定好答案,也能夠通過與人的反復互動,給出人類可能想要的答案,對于優化銀行的服務起到較好的作用。
大規模應用面臨挑戰
ChatGPT的火速躥紅,讓科技巨頭們也蠢蠢欲動。對標ChatGPT,谷歌、百度也分別宣布將推出聊天機器人Bard和ERNIE Bot。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宣布,谷歌對話式AI應用Bard向早期測試者開放,將在未來幾周內開放給公眾使用。針對此前有消息稱百度計劃推出中國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服務一事,百度方面回應媒體稱,“文心一言”項目目前在做上線前的沖刺。該項目英文名為ERNIE Bot,預計3月完成內測,面向公眾開放。
圖片來源:ChatGPT
圖說:與ChatGPT探討服務銀行的可能性
隨著ChatGPT迭代升級、國內相關研發步伐加快,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軟件在銀行領域還有哪些應用的可能?具體又將如何應用?ChatGPT給出的答案主要涵蓋客戶服務自動化、語音助手、數據分析、智能推薦等方面。
ChatGPT表示,能夠通過聊天機器人的形式自動回答客戶的常見問題,提升客戶服務效率。同時,基于語音識別技術,通過語音命令完成銀行業務。此外,還能利用大數據技術對銀行的客戶數據進行分析,提高銀行的決策效率,并通過分析客戶的歷史行為和偏好,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金融產品推薦。而在應用方法上,可以在銀行系統中集成ChatGPT模型,通過API調用或直接于模型交互實現功能應用,銀行業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涉及具體的交互方式和功能。
“以聊天機器人ChatGPT為代表的AIGC的異常火熱,將AI再次推到聚光燈之下。AIGC屬于內容生成性AI,而此前應用在金融領域的AI多數為決策輔助性AI,比如智能風控、智能營銷等。”于百程指出,后續ChatGPT的模型的智能性會進一步提升,不過,ChatGPT目前仍處于早期階段,其大規模應用還面臨監管、版權、準確度以及內容倫理等多方面的挑戰。
對于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軟件的機遇和挑戰,于百程進一步分析稱,ChatGPT從企業的商業應用看,其帶來的好處包括了快速的營銷響應時間、內容生成、研究和內容策劃,以及提高客戶參與度。從ChatGPT金融應用層面看,目前可預見的是在智能客服、智能投研、內容營銷等層面,不過,由于金融的合規性要求,ChatGPT的訓練會更加嚴謹,并且在一些層面需要人工等手段的輔助。
盤和林也表示,ChatGPT在國內應用還存在一些障礙,例如數據質量、AICG內容生產監管等。風險點在于確實存在著“黑箱”弊端,因此,從法律、道德、倫理等角度的審視,對人工智能進行約束,有助于把控科技發展方向,保持人工智能與人類社會發展的平衡,但是,總體而言,ChatGPT當前的工具能力收益大于風險。
談及對于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軟件應用建議,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目前ChatGPT在銀行業的應用主要還是品牌營銷,未來實際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也需要不斷的升級迭代。相較于銀行現有的AI機器人、數字人等在用戶交互方面有了更多的暢想空間,但在數據應用和隱私保護方面,也需要更多的與現有法律法規相結合,做好合規性保護。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