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產品中的個人養老金理財推出有望。
1月20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行業信息平臺管理實施辦法(試行)》(下稱《辦法》),明確開展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產品業務的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辦法》及時做好理財行業平臺接入、信息交互、數據交換和數據報送等工作。該《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對于平臺參與機構,除符合規定的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外,還有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代銷機構和托管機構。
具體來說,銷售機構應當協助首次參與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產品業務的參加人,在理財行業平臺申請開立平臺賬戶。銷售機構協助參加人辦理平臺賬戶相關業務時,應當充分核實參加人身份,確保向理財行業平臺報送的信息真實、準確、完整、有效,并根據理財行業平臺相關反饋信息,采取適當方式及時將業務辦理結果告知參加人。
平臺參與機構還應按監管規定的報送范圍和方式將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產品業務相關業務數據及時報送至理財行業平臺,報送數據應符合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制定的數據規范。各類機構報送內容分別為:
開戶行應每日批量報送個人養老金資金信息,包括資金賬戶的繳費、資金劃轉、相關資產轉移、領取信息、資金余額信息以及繳納個人所得稅等,每日實時報送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立、變更、注銷信息;
銷售機構在參加人首次參與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業務時完成個人基本信息報送,在參加人基本信息發生變化時完成個人基本信息變更報送;
發行機構每日批量報送理財產品信息、參加人交易明細和持倉信息、產品交易信息和資產信息等;
托管機構每日批量報送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的資產交易、持倉、估值和資金劃付信息等;
監管部門要求報送的其他信息。
“每日批量報送的信息最晚應于業務發生日或業務確認日的下一個工作日規定時間內完成報送。平臺參與機構應對報送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和準確性負責。”《辦法》明確。
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將定期對平臺參與機構向理財行業平臺報送數據的質量進行核查,對于未按規定及時向理財行業平臺報送數據,或者報送數據質量存在嚴重問題的機構,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將向監管部門報告。
參與機構應按照《辦法》及相關業務指引和技術規范的要求開展業務,對于未按照相關要求進行交互、交換或報送的數據,理財行業平臺有權不予處理。
同時,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按照監管要求,通過理財行業平臺(含中國理財網等渠道)公布個人養老金開辦機構名單和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名單。截至目前,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名單暫無產品。
2022年11月5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負責建設的個人養老金理財行業平臺完成技術上線,這意味著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產品相關的金融行業平臺基礎技術設施已成功搭建,支持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業務全面落地。
據了解,本次理財行業平臺主要上線以下三項功能:
一是開立唯一個人養老金理財行業平臺賬戶。理財行業平臺為每個使用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產品的投資者開立唯一個人養老金理財行業平臺賬戶,記載其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投資情況。
二是實現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產品信息統一報送。理財行業平臺基于理財產品中央數據交換平臺高效、安全的數據傳輸優勢,直聯各家參與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產品業務的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等金融機構,統一匯總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產品相關信息,向人社部信息平臺統一報送理財產品信息和投資者信息。
三是支持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產品相關信息統一發布。中國理財網開設個人養老金理財專欄,發布符合監管部門規定的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產品相關的機構名單和產品名單,為投資者查詢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信息提供便捷服務。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