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衡水分行積極發揮產品、服務和科技優勢,加大創新用新力度,通過金融服務的全面下沉、精準對接,將“惠民、惠商、惠農”落到實處,讓優質金融服務惠及城鄉廣大百姓。
首筆“農田耕種貸”助耕及時雨
為解決農業種植合作社耕種期的資金集中投入問題,工行冀州支行通過新合作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為農戶增信,2022年秋耕季,成功發放衡水市首筆“河北農田耕種貸”1000萬元,為合作社農戶注入金融及時雨。
農田耕種貸是河北省工行與省供銷社聯合推出的線上銀擔合作融資場景,采取白名單客戶方式,申請人線上提款、隨用隨取、方便靈活,非常適合合作社模式的種植戶。
據悉,此筆農耕貸可惠及33個村、5000余農戶,同時,也將福農卡、興農通等周邊業務送到了農戶手中。農田耕種貸的推出,打通了銀擔合作服務三農的新渠道。
種植e貸為農戶再添活力
工行武強支行把加快適農性貸款創新作為支持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2022年12月,成功投放轄內首筆種植e貸,有力支持了農戶的規模化種植。
“看,直接在手機上提款,不僅手續簡便,利率更是便宜,給咱農戶融資減輕了負擔啊。”此筆種植e貸的受益農戶老李高興地說,“沒想到貸款還能這么方便又實惠”。
針對農戶融資需求多元化的特點,該支行堅持問需于農、問計于民,將適宜農戶的小額貸“種植e貸”作為主推產品。種植e貸基于農業種植規模、農業保險等涉農數據,從源頭上以數字普惠新模式破解了農業種植領域融資“難、貴、慢”的痼疾,成為工行服務“三農”,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又一利器。
農擔貸田間地頭好幫手
工行饒陽支行在開展助農走訪過程中,針對產業種植戶、專業合作社等的實際需求,將種植貸、糧食收儲貸、蔬菜種植貸等適農產品(000061)推送到田間地頭,為農戶解憂紓困。
饒陽縣某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小吳正是此次活動的受助對象,作為縣里的葡萄種植大戶,小吳種植著面積170多畝的葡萄園,年銷售額約500多萬元。可是一場天氣意外讓小吳的葡萄園直接損失200多萬元,一時陷入困境。了解到小吳的困境后,工行開通綠色審批通道,提前將貸款發放到位,解決了小吳的資金難題。
“有了工行農擔貸的支持,購進資料的資金不愁了”,當看到手機短信提示工行發放的50萬元農擔貸到賬時,小吳解開了緊鎖多日的眉頭。
上門辦卡解真憂暖人心
工行武邑支行始終把為客戶“辦實事、解真憂”作為服務工作的落腳點,讓服務有溫度、體驗好。
了解到某柜業有限公司急需辦理工資代發的需求,廠區遠離縣城工人多數居住周邊農村,辦卡不方便的實際困難,工行武邑支行馬上抽調業務骨干成立專項服務小組,開赴廠區為工人們提供上門辦卡服務,僅一天時間解決了工人們的辦卡難題。
辦卡間隙工作人員還向工人們推薦關注“工行河北”公眾號領取微信立減金等活動,“這工行服務真實用,活動多又實惠,一會兒俺就用立減金消費去。”該支行貼心的產品、實心的優惠、暖心的服務贏得工人們的一致稱贊。
辦理首筆備用信用證業務
工行安平支行在利用周末走訪客戶之際,了解到某絲網出口客戶有辦理國際信用證的需求,該支行第一時間向市行、省行逐級申請業務支持,全力策劃、上下聯動。經過縝密籌備,52556.4美元備用信用證業務如期落地,填補了安平支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空白,也為企業帶來了結售匯業務便利。
據了解,該支行始終把服務外向企業作為落實普惠金融、支持縣域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結合“金融三下鄉”等活動安排,相繼開展“走產業進小微”“小微成長助力計劃”等系列活動,把金融資源應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續貸惠企助力小微過難關
在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工行故城支行主動深入轄內各產業園區和專業市場,一方面讓小微企業及時了解適合自己的e抵快貸、經營快貸、數字供應鏈等融資渠道;另一方面,大力宣傳金融惠企利民政策,解決企業的后顧之憂。
故城縣的老李經營一家新型建材科技公司,產品符合建材市場發展趨勢,產品銷路也不錯。2022年4月,在故城支行成功申請稅務貸300萬元。由于疫情影響,公司主要下游客戶資金回籠較慢,導致公司業務流水驟減,資金緊張,貸款到期也讓老李壓力倍增。了解到老李的經營困境后,2022年9月,工行信貸人員主動找到老李,講明工行的普惠政策,保障不會進行貸款額度鎖定等壓貸、抽貸行為,還會進行續貸幫助老李過難關。在工行續貸政策的支持下,老李的公司經營漸有起色。2022年11月,為了擴大生產,再次通過經營快貸方式從工行獲得線上融資。面對步入正軌的公司,老李欣慰的笑了。
聚焦三農做實鄉村金融服務
工行深州支行下沉金融服務重心,深耕農村藍海市場,積極探索助農惠農的新路子,被河北省工行授予“河北分行工銀卓越集體獎章”。
聚焦鄉村振興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一戰略方向,該支行將“三資管理平臺”作為服務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突破點,讓金融服務延伸至包括深州鎮在內的5個重點經濟強鎮119個村集體的19.4萬村民,推動金融產品入村入戶。針對鄉村市場特點和需求痛點,從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的金融服務盲區破題,相繼承接財政資金劃撥、施工單位結算及工程款、農民工工資監管等業務,讓金融為政務服務添力。鄉鎮政府的認可、村民的信任也給了深州支行莫大的信心和底氣,該支行積極介入智慧醫院建設,智慧醫院項目落地不僅給院方帶來管理便利,更多是方便了就醫群眾。
憑借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支行該乘勢而起、讓金融服務鄉村實打實、心貼心。
“電e貸”精準滴灌為小微紓困
“電e貸及時為我充了電啊,解了我的資金燃眉之急!”經營食品加工的老張怎么也沒想到,通過自己的用電數據增信居然從工行阜城支行獲得了171萬元的電e貸支持,成為了轄內首位電e貸客戶。
由于疫情影響,部分小微商戶面臨資金鏈緊張、生產成本壓力加大等資金周轉困難。“老張”們的困難,工行阜城支行看在眼里,急在行動。
電e貸正是利用國家電網優質用電繳費平臺,實現了為優質企業增信從而大幅降低了獲貸門檻。“電e貸額度高、利率低、放款快,信用貸款手續減免有優惠,正是咱小商戶的及時雨。”作為工行衡水轄內的首位電e貸客戶老張顯然成了代言人。
目前,阜城支行已累計發放電e貸800余萬元。通過銀電合作,讓金融活水幫助企業紓困解難迎來發展的春天。
河北省首個縣域普惠金融服務點落成
工行景縣支行全面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以上級行“城鄉聯動發展戰略”為契機,主動融入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借助科技優勢延展縣域服務觸點,為區域經濟帶來新引擎、新動力(310328)。
作為全省的興農通試點行,工行景縣支行主動與景縣縣委、縣政府接觸、躬身入局,了解智慧建設和鄉村振興的痛點、難點,利用工銀“興農通”APP在日常民生、生產經營、政務服務和新型代理四大服務板塊功能優勢,從需求側出發,以金融破解技術環節落地問題。2022年6月10日,全省首家鄉鎮級工銀“興農通”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在景縣廣川落成,真正打通服務“三農”工作最后“一公里”,也標志著工行把普惠金融的神經末梢延展進了鄉村。
額小亦為之金融擔當顯初心
兩次評估,兩個價格,兩份合同,只為企業能夠多獲得2萬元貸款。為了幫助小微企業能夠獲得更多融資,工行棗強支行的信貸經理們寧可多跑路、多費周折,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要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家的事來辦!
棗強大營鎮從事皮毛加工的個體工商戶小劉對此深有感觸。小劉在工行信貸經理的幫助下,原本申請了78萬元貸款,隨著疫情變化,房地產市場有所回暖,房產的評估價格上漲。此時,該支行的信貸經理主動對小劉的抵押物進行了二次評估,并按新價格重新進行了貸款申請,貸款金額增加為80萬元。“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雖然只多了2萬元錢,緊要關頭這2萬元錢能幫我不少忙呢,感謝工行給予的支持啊!”。
金融普惠的初衷就是惠之于民,幫助企業多貸2萬元看似微不足道,卻正是工行信貸人秉承金融為民初心的具體體現,也希望有更多小微受益于工銀普惠行,奔向幸福好日子。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