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下午,四川信托在官網披露了風險處置工作的最新進展,稱其2022年下半年以來,在工作組指導下,加快推進風險處置各項工作。
四川信托表示,公司風險項目分布全國各地,清收處置跨省協調難度大,同時經濟下行疊加疫情沖擊,給風險資產處置帶來較大挑戰。在地方政府、監管部門等多方力量、多種手段推動下,正全力推進涉宏達系、國之杰系、成都國際商城、金安橋水電站、白鶴灘水泥廠等關鍵重點項目風險處置進程。
自2020年6月起,四川信托TOT產品就出現大量逾期,多只產品無法正常兌付。四川銀保監局去年12月的公告顯示,四川信托存在將部分固有貸款或信托資金違規用于相關股東及其關聯方的行為,且在監管部門責令整改后,相關股東拒不歸還違規占用的資金。在此背景下,宏達集團、宏達股份(600331)、四川濠吉、匯源集團等4家股東被采取監管強制措施,四川銀保監局同時聯合地方政府派出工作組。
四川銀保監局表示,為進一步推進四川信托風險處置,將督促四川信托盡快改組董事會,委托專業機構提供經營管理服務,防止風險敞口擴大;針對其違法違規行為,工作組將會同相關部門依法加強調查,積極追償股東及其關聯方非法占用的資金,堅決懲處違規人員。
此后,四川信托多次通報風險處置工作進展情況,其中在2021年12月初提到四川銀保監局已對劉滄龍、陳洪亮等15人實施行政處罰,次年3月四川銀保監局披露的17張罰單顯示,四川信托實控人劉滄龍、董事長牟躍、總裁劉景峰、原總裁陳軍、監事會主席孔維文等17名違法違規行為責任人合計被罰785萬元,其中劉滄龍被禁止從事銀行業10年。此前2021年2月,四川銀保監局對四川信托開出3490萬元罰單,涉及違法違規事實13項。
在風險資產清收、配合公安機關案件偵辦和司法追贓挽損的同時,當地相關部門也表示要進一步與省內外有意愿、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溝通接洽。四川信托在最新公告中表示,市場化重組是最大限度保護四川信托委托人合法權益的首選,同時也是最困難、最復雜、最耗時的風險處置路徑。
從重組推進具體進展來看,地方政府組織中介機構詳細測算重組成本,研究形成重組總體方案,正進一步修改完善,并全力推動盡快形成風險處置最終方案。四川信托表示,銀保監會積極支持重組工作,明確對符合條件的重組方參與四川信托重組予以政策支持,指導信保基金積極與四川方面對接,并在支持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方面研究出臺相關配套措施。目前,正加強與有關意向重組方的溝通協商,細化屬地配套優惠政策。
在監管管控方面,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持續加強對四川信托的聯合管控,指導四川信托完成中后臺員工第二輪優化,降低日常運營成本;指導四川信托與受托服務組完成受托服務協議續簽,確保“雙簽雙控”機制繼續有效運行;積極協調法院、公安部門,爭取四川信托相關涉訴資產處置的司法支持,爭取提高清收效率和最大化維護債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