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房企紓困持續進行中。2023年1月3日下午,中國華融官方披露,在上海市黃浦區政府的支持下,公司攜手以浦發銀行(600000)牽頭的6家銀行組成的銀團,協同中信信托等中信集團成員單位,實施了融創集團上海董家渡紓困項目。
早在2022年11月底,有消息稱,融創上海董家渡項目獲得“中國華融+6家銀行組成銀團+中信信托”共同注資,第一財經記者從相關知情人士處初步確認。記者近日了解到更多紓困背景和細節。
從金額來看,項目總規模85億元(不含銀團),采取分階段落地方式,近日已完成首筆資金投放。記者此前了解到,此次合作是中國華融、中信信托、以浦發銀行牽頭的6家銀行(上海銀行(601229)、上海農商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601166)、北京銀行(601169))組成的銀團等合作方攜手對董家渡項目注資,所注入資金用于該項目的整體開發、建設、運營。
此前2022年11月28日,企查查信息顯示,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融創地產”)旗下的泛海建設新增兩大股東——中信信托和蕪湖華融資本創譽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下稱“蕪湖華融資本”),二者持股比例分別為64.678%、25%。近9成股權轉讓完成后,融創地產對泛海建設的持股比例降至10.322%。其中蕪湖華融資本為中國華融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泛海建設系融創集團2019年初從泛海控股(000046)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手中收購而來,100%股權對應總價148.87億元。融創中國(01918.HK)作為間接控股融創地產的母公司,曾在公告中提到,泛海建設擁有北京泛海國際項目1號地塊及上海董家渡項目的100%權益。兩大地塊分別位于北京朝陽區、上海黃浦區的核心地段,在當時被視為一線核心區的優質明星地塊,從而成為泛海建設的重要優質資產。
據中國華融披露,融創董家渡項目位于上海市黃浦區外灘核心地段,現有3個待開發地塊,占地面積合計9.98萬平方米,涉及拆遷居民4400戶、企業280戶。
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國華融、中信信托處了解到,此次紓困背景與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拆遷貸款不到位有關。董家渡項目本由上述銀團發放拆遷貸款,但受2021年融創集團主體信用影響,銀團對項目存憂,剩余貸款停止發放,導致項目停滯,部分應付拆遷款不能兌現。
中國華融方面表示,公司自2022年9月起與黃浦區政府、銀團牽頭行浦發銀行、融創集團等深入溝通;華融公司并購重組部聯合上海分公司、上海自貿區分公司具體推進,全面開展盡調,梳理項目難點和痛點;協同中信信托、中信泰富和中信咨詢等,為項目量身定制解決方案。
上述知情人士曾對外透露,此次股權設計為信托收益權方式,由華融聯合銀團、信托機構對項目進行融資,操盤方依然是融創,并保留使用融創品牌,華融行使監管職能。退出時,AMC(資產管理公司)和銀行的融資享有優先權,融創股權劣后并在融資全部償還后回購股權。
但上述消息尚未得到融創集團官方確認。據華融方面披露,該項目以盤活問題地產項目為核心,兼顧地方政府、存量金融債權人、受困房企等各方訴求。在為融創集團保留核心資產的基礎上,公司以“股+債”方式介入紓困,為相關方注入信心,聯動銀團繼續發放拆遷貸款,打破項目停滯僵局,保障項目順利重整盤活,實現“保交樓”。
中信信托方面對記者表示,可以確定的是,各方退出時第一還款來源肯定是項目自身產生的現金流。
2021年,中國華融通過非公開發行內資股和H股,第一大股東易主中信集團,隨后迎來一場人事變更,中信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正均接任王占峰任中國華融董事長,劉正均現在同時擔任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信信托董事長。
中國華融表示,公司依托中信集團產融并舉優勢,發揮協同效應,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大與金融同業合作力度,聯動中信集團成員單位,探索支持房企紓困的新業務模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