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叔叔阿姨們什么時候來呀?”云南省保山市潞江鎮新寨小學的走廊上,同學們滿懷期待地問老師。而在校園的另一角,工作人員正在為這場即將開始的公益捐贈活動做著最后的準備工作。當天,上海農商銀行奉賢支行機關二支部委員會與新寨村黨總支簽訂了黨建共建協議,今后將以黨建共建為引領,共同打造黨建活動室。14名收到書包、臺燈等愛心物資的貧困學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喜悅之情,“今天非常開心,我們一定好好學習,以后也要做個有愛心的人。”
愛心紅繩的一頭系著咖啡之都,另一頭系著“中國咖啡第一村”,小小的咖啡豆串起了深厚的滬滇情誼。
過去,保山小粒咖啡以種植為主,雖然整體產量不低,但因咖啡加工處理技術較弱、產業鏈延伸不足,導致當地還是以原料咖啡豆為主,精品咖啡豆很少,咖啡附加值不高,這也就限制了保山小粒咖啡走出去的腳步。
作為服務三農的金融主力軍,上海農商銀行不斷拓展三農特色業務版圖。2021年,上海農商銀行與滬上一家國家定點生物農藥的高新技術企業——上海農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農樂”)從華東奔赴西南,來到新寨村,共謀當地咖啡產業發展。
經過近半年的研究與論證,上海農商銀行與上海農樂共同打造的“產業鏈金融+全程種植套餐+收購”的創新模式,不僅打通了當地咖啡種植“綠色農資下行+優質農產品上行”的思路,更保證了這粒“咖啡精品豆”的可持續發展,切實帶動了當地農民的收益提升。
在咖啡豆的種植上,通過上海農樂的核心技術產品,預計幫助當地咖農實現第一年等價替代(農藥減量、化肥減量)、第三年提質增收(無農藥殘留、增品增產)、五年內實現土壤復壯(生態恢復、肥力提升),配套提供的還有完整生育周期的用肥和管理指導。
在資金的支持上,上海農商銀行則為新寨村的咖農帶來了5000萬元的產業鏈金融額度支持,配套提供了定制化全線上普惠金融服務,目前27戶種植戶、1905萬元資金已投放到位。
在咖啡豆的銷售上,上海農商銀行和上海農樂也是做足功課,聯系咖啡收購企業,確保咖啡豆不僅種得好,更賣得好。
近年來,上海農商銀行積極踐行“綠色”三農金融服務的理念。通過對以上海農樂為代表的綠色農資產業鏈條的金融支持,幫助農戶在控制藥肥成本的前提下,增加作物單位面積產出,減少對土壤和大氣的污染,推進土地集約化、種植規模化的現代農業發展,讓農民享受到綠色農業的發展紅利。
不僅如此,上海農商銀行更是在科技創新上不斷加大力度,積極開展三農金融數字化轉型工作。上海農商銀行創新借助科技手段,利用衛星遙感“新數據”,建立時空資產數據庫,上線“農業金融風險管理平臺”,讓農戶突破涉農金融發展瓶頸,讓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鄉村振興最需要的領域中去。
這位天上的“智能管家”可針對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長周期的光譜特性,幫助咖農實現長期的、大范圍的連續監測,在作物生長周期范圍內可實現每8天一次的動態監測,及時發現作物長勢風險及減產風險,進一步優化現有風控監測手段,咖農則可隨時隨地獲悉作物長勢異常提醒。
同時,這位“智能管家”還在原有貸款申請流程中嵌入地塊圈畫,咖農在貸款申請時僅需幾分鐘時間即可完成農地信息確認,獲得專屬遙感衛星農事服務。管家就可以土地衛星影像為數據樣本,利用AI技術對咖農貸款地塊的衛星影像進行分析,自動識別出種植作物類型、作物歷史產量、種植適宜性及種植歷史風險,將咖農的土地遙感屬性應用于授信分析,為咖農帶來更有針對性的綜合金融服務。
2022年,滬滇合作已步入第26個年頭。上海農商銀行自2012年在云南設立的10家村鎮銀行開業以來,堅持“ONE SHRCB”的集團化經營理念,堅持服務縣域、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將“普惠金融”的活水引入更偏遠的鄉村,為云南鄉村建設增添申城活力。而早在“百企幫百村”村企結對精準扶貧項目中,上海農商銀行就已開展向云南地區的定點幫扶工作,在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之際,這次的普惠金融助農之旅無疑是兩地在金融支持、產業促進等方面加強合作的持續升級。
在云南,上海農商銀行、上海農樂和當地農戶的合作還在不斷深入。未來目標計劃服務地域向臨滄市延展,覆蓋種植面積3萬畝,帶動農戶超3000戶,雙減比例達到50%,增產比例超過5%,每年增收突破4500萬元。作為扎根上海的國資金融機構,上海農商銀行還將充分運用好上海作為國際貿易中心,擁有天然廣闊的消費平臺和高度便利的集散平臺這一優勢,積極為當地咖啡的銷售拓展更廣闊的合作渠道,助力產業鏈價值升級,促進滬滇合作交流更上一個臺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