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yec2q"><blockquote id="yec2q"></blockquote></dfn>
<strike id="yec2q"></strike>
  • <samp id="yec2q"><tfoot id="yec2q"></tfoot></samp>
    <kbd id="yec2q"></kbd> <ul id="yec2q"><tbody id="yec2q"></tbody></ul>
  • <ul id="yec2q"><center id="yec2q"></center></ul>
    <ul id="yec2q"></ul><th id="yec2q"></th>

    碳中和并不意味著犧牲經濟增長,朱民、劉世錦、張曉燕談中國引領綠色發展新范式

    2022-12-13 19:47:16 第一財經日報 

    12月12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世界銀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格蘭瑟姆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所,共同召開“中國實現碳中和的途徑”高級研討會,并發布重磅報告《擁抱綠色發展新范式——中國碳中和政策框架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報告》認為,碳中和目標是對工業革命后建立的現代化概念的重新定義,意味著發展范式的深刻轉變。

    《報告》指出,中國在綠色發展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全球范圍內,中國有望從過去40年傳統發展范式的學習者和追趕者,成為新發展范式的并跑者和領跑者。未來40年,中國將憑借明確的戰略方向、強勁的儲蓄投資、已有的科技能力等優勢,有潛力引領全球轉向綠色發展新范式,主導這一極具吸引力的可持續增長趨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曉燕等中外專家,共同探討了碳中和對發展范式轉變、對經濟主要部門和系統的影響,分析了中國碳中和轉型中面臨的挑戰、機遇和優勢等熱點問題。

    朱民:“碳中和”政策有五大原則

    碳中和不是一個簡單的外部性問題,也不是簡單的化石能源替代和技術進步問題,而是一個發展范式的深刻轉變問題。

    《報告》認為,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們的福祉。需要重新審視基本的價值理論并重構經濟學效用函數,超越狹隘的GDP目標,以反映“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消費者偏好的變化。此外,新的發展內容必須反映對價值的最新理解。這就要求轉變生產和消費系統,最終重塑整個經濟體系。與此同時,新的發展范式重構人與自然的關系,將人類活動置于大自然的邊界之內,考慮人力資本、物質資本、自然資本和社會資本等生產要素之間的平衡和互相作用,并認識到這四類資本本身也作為產出對人類福祉具有直接貢獻。最后,必須考慮發展模式的全球普適性。

    朱民在會上介紹了“碳中和”政策五大原則的研究成果。

    朱民稱,一是必須要利用范式轉型的廣泛概念;二是必須利用中國的“1+N”的政策,要使“1+N”的政策真正奏效,執行起來;三是必須要了解政府發揮的作用,提升政府在提供指引、激勵機制方面發揮的作用;四是必須要讓市場發揮重要作用;五是要進行協調合作,來達成一種平衡,這是管理“碳中和”進程中最具挑戰性的問題。

    朱民表示,“碳中和”從本質上來講是政府向社會提供的一個公共產品,它并不是市場自然而然產生的,而是一個新的目標、新的公共產品。在提供這個公共產品方面,政府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政府需要形成政策框架,提供明確的目標,給市場提供透明度。”

    朱民認為,政府要把所有的政策工具結合起來使用,包括補貼財政政策、稅收政策等,以支持“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因此,公共部門、政府所發揮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各個行業、各個區域有很大的多樣性。因此,協作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一個詳細的政策去了解不同的流程,在不同的階段了解不同的利益,提供不同的框架,以及不同的激勵措施。同時,推動總體的合作機制,這樣才能使整個體系平滑推進。”朱民強調。

    《報告》提出,確保安全、協調和平衡的轉型。處理好減污降碳和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與群眾正常生活的關系,先立后破,有效應對綠色低碳轉型可能伴隨的經濟、金融、社會風險,防止過度反應,確保安全有序降碳。

    張曉燕:推動綠色金融有兩大關鍵政策重點

    為了實現碳中和,《報告》認為應在核算體系、金融體系、科技創新體系,以及碳中和的管理體制上構建全方位的支撐體系。一是建立健全碳核算體系;二是構建世界領先的零碳金融體系;三是構建綠色科技創新體系;四是加強碳中和轉型的管理機制,建立協調平衡制度。

    在零碳金融體系方面,《報告》提到,構建領先的零碳金融宏觀調控體系,包括擴大財政對零碳金融的支持規模,豐富支持工具,明確碳中和下財政和金融協調的長期路徑。實行同碳中和目標一致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同時,構建領先的監管和披露管理機制。突破性構建“新巴塞爾零碳資本管理原則”(BIS-ESG)的監管框架,探討符合中國實踐的零碳金融信息披露框架;另外,完善綠色技術投融資創新體制,吸引社會資金廣泛參與;構建復合性零碳金融市場生態。

    談及中國進一步推動綠色金融的政策重點時,張曉燕認為,一個重點是界定標準,設定信息披露的監管框架、碳核算框架;另一個重點則是進一步加強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

    “綠色金融現在還缺乏一個一致性的定義。比如,包括標的資產的類型以及相關的披露要求,這使得資本市場不能夠很有效的支持綠色金融,并有可能帶來‘漂綠’。”張曉燕稱,對于政策制定者來說,第一個重點就是考慮進一步加強披露要求,要由獨立的第三方進行驗證和審驗。

    此外,張曉燕認為,應進一步加強監管機構間的協調,包括央行、部委等之間的協調。“整個市場的參與及共同努力對于綠色金融的發展都是不可或缺的,但目前綠色金融的市場仍然比較割裂,碳的衍生工具的產生是需要各個市場間進行協調的。”張曉燕希望監管機構能夠進一步加強協調,設計相關的監管標準。

    劉世錦:確保經濟增長和減碳的根本出路是綠色技術創新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而如何處理經濟增長和減碳的關系則是中國面臨的一個現實挑戰。

    《報告》分析了中國碳中和轉型中面臨的挑戰、機遇和優勢,認為未來40年,中國必須對巨大的經濟存量和增量進行綠色轉型,并需實現協調和平衡的轉型,任務艱巨。但碳中和更為中國提供了巨大的機遇,碳中和并不意味著犧牲經濟增長。相反,它可以在許多方面促進增長,尤其是在就業、效率提升和經濟轉型升級等重要方面。

    研討會上,劉世錦認為,中國一方面仍然要增長,當前中國人均GDP是1萬美元,中國確定的目標是到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人均收入水平,最少是3萬~4萬美元。但是另一方面,中國人均碳排放已經超過了全球的平均水平,也超過了歐盟一線國家的水平,所以排碳的空間已經很小了。

    對此,劉世錦認為,根本的出路是綠色技術創新。綠色技術創新一方面使減碳的效率更高,另一方面,綠色技術發展的另外一個方向是使成本大幅降低。

    劉世錦表示,中國的能源轉型,首先是增量部分推廣新技術,進行技術替代;然后是存量部分逐步進行新的綠色技術替代。技術創新之后,使碳排放的總量和強度同時下降。不過,劉世錦也指出,“我們現在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困境,也是體制機制上的問題,就是新技術缺少足夠的激勵,這可能是我們需要格外關注的問題。”

    (責任編輯:李悅 )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 精品伊人久久香线蕉|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99小说|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91久久国产精品|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一区二区不卡久久精品|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第一页|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久久国产三级精品| 久久噜噜久久久精品66|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老师2021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国产cosplay精品视频|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 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尤物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小说|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