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金融數據延續疲弱態勢,但企業中長期信貸連續多增成為亮點,這意味著企業對未來經濟預期在穩步回暖。12月12日,央行發布2022年11月金融統計數據和社會融資規模數據報告。
11月,M2同比增長12.4%,創下2016年5月以來新高,居民預防性儲蓄動機仍然比較強。人民幣貸款增加1.21萬億元,其中企業中長期信貸同比大幅多增3950億元。社融增量為1.9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6109億元,回落略超季節性。
M2增速創2016年5月以來新高
具體看,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64.7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3.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6.7萬億元,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月末低1.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1.6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9.97萬億元,同比增長14.1%。當月凈投放現金1323億元。
其中,M2同比增速創下2016年5月以來最高記錄,僅次于2016年4月12.8%的增速;而M1同比增速則是創下2022年2月以來新低,此前低點為2022年1月-1.9%的增速。
一般,M2是由M1+準貨幣(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其它存款)構成;而M1由M0+企業活期存款構成。數據顯示,11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2.95萬億元,同比多增1.81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2.25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976億元,財政性存款減少3681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6680億元。
在中國銀行(601988)研究院研究員梁斯看來,M2同比增速再次走高主要是由于居民存款大幅多增所致。2022年以來,居民儲蓄意愿明顯增強。2022年1-10 月消費同比僅增長0.6%,低于2021年同期兩年平均增速3.4個百分點。受此影響,2022年1-11月,新增居民存款達14.95萬億元,為歷史最高,同比大幅多增6.93萬億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11月M2同比增長12.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3.9個百分點。一方面,穩增長政策持續加力下,信貸投放和非標融資維持一定景氣度,有助于拉動M2增速;另一方面,穩增長基調下,央行通過各種貨幣政策工具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11月財政存款減少3681億元,環比少增1.51萬億元,助力M2增速維持在高位。
溫彬進一步指出,從金融數據可以看出,穩增長政策需要不斷加力以鞏固經濟回穩向上基礎,并帶動信貸和社融平穩擴張。11月以來,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斷優化、地產支持政策的全方位發力、各項重要會議的積極定調,以及穩增長政策的加快落地,市場預期快速扭轉,有助于在外需回落背景下支撐內需有效修復。后續,在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全社會活力等方面或仍有諸多政策出臺,繼續推動基建、制造業、房地產、結構性政策支持領域的信用擴張,助力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1萬億元
數據顯示,1-11月,人民幣貸款累計增加19.91萬億元,同比多增1.09萬億元。其中,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21萬億元,同比少增596億元。分部門來看,企業短期貸款為主要拖累項,居民貸款和企業中長期貸款均表現為增加。
具體來看,住戶貸款增加262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52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103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883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4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7367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549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99億元。
對于居民中長期貸款,梁斯分析,居民中長期信貸需求持續疲弱,購房動力尚未有明顯轉暖跡象。2022年11月,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成交套數為1152.15萬平方米、10.67萬套,同比下降24.78%和29.59%,降幅均較10月擴大7個百分點左右。
企業中長期信貸增長相對樂觀,同比大幅多增3950億元。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運金表示,“政府重點項目的配套融資需求仍然強勁,制造業、綠色行業、科創等領域可能仍有較大的中長期融資需求。與之相比,企業短期信貸略有減少,反映企業擴大生產與投資熱情仍然較弱,可以從M2增速上升與M1增速下降看出,二者剪刀差較上個月擴大1.8個百分點,企業活期存款增速下降預示著年底擴大投資的動力不足。”
初步統計,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43.19萬億元,同比增長10%。1-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0.4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51萬億元。2022年1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9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6109億元。
從各個細項來看,企業債券融資、政府債券融資、人民幣貸款為最大拖累項。其中,企業債券凈融資596億元,同比少3410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6520億元,同比少1638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14萬億元,同比少增1573億元。
光大銀行(601818)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社融有所回落,一方面反映需求影響生產供給,11月份企業補庫存擴張動力不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偏弱。另一方面,由于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提前收官,致使11月地方政府新增融資規模回落。”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