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創面修復與再生醫學國際公益論壇”在浙江溫州中國基因藥谷舉辦,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院士、嘉賓以及社會公益組織參與。本次論壇秉承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愿景目標,圍繞“一帶一路”醫療衛生國際合作、醫療教育、創面修復公益救助等領域開展熱烈探討。
會上,浙商銀行與溫州醫科大學就推進“膚生工程”公益幫扶簽訂合作協議。浙商銀行將作為“膚生基金會”首發理事,捐贈200萬元,專項用于擁軍優屬、浙江山區26縣、東西部協作等創面修復醫療救助項目。浙商銀行黨委副書記馬紅,溫州醫科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校堃代表雙方簽約。
據了解,“膚生工程”是由溫州醫科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校堃發起的大型公益慈善項目,項目利用全國義工志愿者平臺,建立救助網絡,用頂尖科技成果惠澤百姓,為全國各地深受創面問題困擾的現役退役軍人及家屬、有需要的群體等提供慈善救助服務。
項目開展以來,建立了輻射浙、閩、陜、藏的愛心救助網絡、56個創面救助點,手術及住院治療156人次,累計捐款捐物456萬元,總公益行程超102,000公里,受益者達3萬余人。2022年9月,“膚生工程”獲評浙江省慈善領域的政府最高獎項——“浙江慈善獎”。
浙商銀行作為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和浙江省屬法人銀行,始終堅持金融向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對金融擁軍服務、浙江山區26縣的支持力度。近期,出臺社會化擁軍工作實施方案,從提升金融擁軍服務能力、拓展人才擁軍等方面,提出八條具體措施。此外,持續深化推廣金融顧問制度,解決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資金難題,提升政府和居民金融服務水平,引導“金融+慈善”業務加快發展,加快發展慈善信托。
浙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了解到‘膚生工程’公益慈善項目后,我們認為參與該項目不僅能為深受創面問題困擾的群體提供精準救助,避免‘因病返貧’現象,也對擁軍優屬、支持鄉村振興等有積極推動作用。”
未來,浙商銀行將持續發揮金融的公益性,加大對“雙擁”行動、浙江山區26縣的金融供給與政策資源支持,積極扛起金融責任擔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