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板塊的可轉債上新!齊魯銀行11月2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本次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簡稱為“齊魯轉債”,債券代碼為“113065”。
本次可轉債發行原股東優先配售日與網上申購日同為2022年11月29日(T日),網上申購時間為T日9:30-11:30,13:00-15:00。齊魯銀行2022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84.05億元,同比上升17.21%;歸母凈利潤25.27億元,同比上升19.93%;扣非凈利潤24.82億元,同比上升19.24%。
齊魯轉債如果今年上市,將是年內第五只上市的銀行可轉債。此前還有常熟銀行(601128)、重慶銀行、成都銀行(601838)和興業銀行(601166)的可轉債上市。
年內已有4只轉債上市
截至目前,今年已經有4只可轉債上市。2022年7月25日,常熟銀行公告,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對該行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申請進行了審核。根據審核結果,該行本次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申請獲得通過。
常熟銀行2021年8月16日公告,擬公開發行總額不超過60億元(含60億元)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支持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在可轉債持有人轉股后按照相關監管要求用于補充本行核心一級資本。今年10月17日常銀轉債上市,最新收盤價為115.409元/張。
除常熟銀行之外,今年6月8日晚間,長沙銀行(601577)也發布關于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長沙銀行本次擬發行可轉債總額為不超過人民幣110億元(含本數),具體發行規模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該行董事會(或由董事會轉授權的人士)在上述額度范圍內確定。該次發行可轉債募集的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支持該行未來業務發展,在可轉債持有人轉股后按照相關監管要求用于補充本行核心一級資本。
同花順(300033)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共有4家銀行的可轉債上市(不含齊魯銀行),4家銀行合計將發行可轉債規模達770億元。 其中興業銀行的可轉債規模最大達到了500億元。
從發行可轉債的原因來看,多數銀行表示主要是為了補充核心一級資本。融智投資基金經理胡泊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時表示,銀行對轉債轉股意愿強烈,原因是轉債轉股能對核心一級資本進行補充。銀行可轉債后續的轉股率極高。
西澤研究院院長、教授趙建的研報表示,銀行可轉債可以通過打通“貨幣-資本-信用-實體-貨幣”之間的循環,將社會中的資金轉換為銀行的經濟資本,然后轉換為銀行的信貸投放能力,繼而轉換為投放到實體經濟中的信用,而實體經濟的信用通過貸款創造存款,又創造了廣義貨幣。這個過程,最終實現了從貨幣向信用的轉換,并形成了一種循環——前提是這些實體項目總體上能創造較高的收益率。這個轉換機制,在當前經濟穩增長的政策基調下尤為重要。
轉債融資模式成本低
截至11月28日,市場上存續的銀行可轉債共有18只。
胡泊表示,銀行業是重資本的行業,所以很多銀行都有很強的融資的需求,但相對來說,大部分銀行因為各種原因處于一種破凈的狀態,通過股權的融資難度較大,通過發債融資的可能性較強。因此這兩年銀行發債的案例此起彼伏,后續可能還會有更多的銀行加入發債的行列。
相對來說,這幾種融資方式,可轉債是最方便的方式,且可轉債相對來說票面利率較低,不像資本債可能有明確的還款日期,也不像永續債利息較為持續,可轉債從資金的壓力上來看成本較低,因此是目前銀行最重要的融資方式。
可轉債雖然是債券,但又有股票的性質,中小投資者買賣可轉債沒有鎖定期,更加靈活,因而受到市場多方投資者的歡迎。
東方金誠的研報顯示, 雖然銀行轉債發行數量少,但單筆發行規模大,2021年存量規模占比高達38.63%,是轉債市場重要組成部分。鑒于銀行轉債價格和正股估值均處低位,債底保護性強,未來下探空間有限,銀行轉債未來仍將是機構底倉配置的重要選擇,同時2022年正股反彈機會及發行人強烈促轉股意愿也使部分銀行轉債存在博取正股收益的機會。
興業證券(601377)分析師黃偉平表示,近期銀行轉債波動較大,部分轉債的跌幅一度超過5%,在銀行板塊靚麗的三季報后,這種走勢顯然給予大家很差的體驗。歸因來看,這輪銀行轉債的調整是復雜因素的疊加狀態,調整因素包括了銀行板塊整體走弱、優質新券的低價發行、機構籌碼的更換等。從配置來看,銀行轉債的賠率和勝率均不低,配置策略和交易策略均有合理性。當然,在權益底部,一些彈性新券的性價比也同樣較高,并且比銀行轉債具備更好的彈性,確實存在取舍,尤其在于經濟、地產層面依然具備較大不確定性的階段。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