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個人所得稅APP進行了版本更新,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此次更新為新增“個人養老金扣除信息管理”功能。
“辦稅”欄顯示,“個人養老金扣除信息管理”與專項附加扣除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修改與作廢并列。
“個人養老金扣除信息管理”頁面顯示:可通過下方“掃碼錄入”功能掃描個人養老金繳費憑證上的二維碼,完成信息確認后導入您的個人養老金扣除信息,可在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或匯算清繳階段進行稅前扣除。
并提示稱:相關數據來自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如無法獲取數據或數據不準確,建議與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確認。
該頁面“授權管理”功能還顯示,可開啟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按鈕,開啟后,掃碼錄入時默認您授權個人所得稅APP獲取您的個人養老金數據。
此前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個人養老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顯示,自2022年1月1日起,對個人養老金實施遞延納稅優惠政策。在繳費環節,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準,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在投資環節,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在領取環節,個人領取的個人養老金,不并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其繳納的稅款計入“工資、薪金所得”項目。
個人繳費享受稅前扣除優惠時,以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出具的扣除憑證為扣稅憑據。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按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勞務報酬所得的,其繳費可以選擇在當年預扣預繳或次年匯算清繳時在限額標準內據實扣除。選擇在當年預扣預繳的,應及時將相關憑證提供給扣繳單位?劾U單位應按照公告有關要求,為納稅人辦理稅前扣除有關事項。取得其他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所得或經營所得的,其繳費在次年匯算清繳時在限額標準內據實扣除。
商業銀行有關分支機構應及時對在該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納稅人的納稅情況進行全員全額明細申報,保證信息真實準確。
《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明確,信息平臺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務服務平臺、電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或者商業銀行等渠道,為參加人提供個人養老金服務,支持參加人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查詢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繳費額度、個人資產信息和個人養老金產品等信息,根據參加人需要提供涉稅憑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此前有銀行發布的個人養老金功能頁面顯示,即提供“延稅證明”服務。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