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眾多小微企業客戶的生產經營在反復的疫情下受到較大影響,陸金所控股第三季度的信用減值損失上升137.7%,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67.1%。
陸金所控股(LU.N)11月24日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其新增借款中流向小微的占比進一步上升至87.3%。不過,由于其眾多小微企業客戶的生產經營在反復的疫情下受到較大影響,陸金所控股第三季度的信用減值損失上升137.7%,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67.1%。
三季報數據顯示,陸金所控股三季度實現營收131.93億元,同比下降17.2%。其中,零售貸款業務收入同比下降30.7 %。陸金所控股表示,這主要是因為新增借款減少,以及公司商業模式的變化,導致更多收入被確認為凈利息收入和擔保收入。就前三季度來看,其實現總收入457.97億元,同比基本實現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從財務數據來看,陸金所控股的業務進一步聚焦小微企業主。截至9月30日,陸金所控股零售信貸管理借款余額達人民幣6365億元,累計借款人數達1870萬人,季度新增借款為1238億元,若不計消費金融,其中87.3%的季度新增借款流向小微企業主,較去年同期的80.5%實現進一步提高。事實上,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陸金所控股已連續5個季度實現新增借款流向小微占比達八成。
財富管理業務方面,截至三季度末,陸金所控股的平臺注冊用戶數增長至5260萬人,活躍投資者數增長至1550萬人,客戶總資產4168億元,投資者12個月留存率達95.1%,平臺投資金額在30萬元以上的客戶資產占比提升至81.8%。
不過,今年以來,受國內疫情反復影響,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受到較大影響。在此因素之下,陸金所控股貸款業務截至三季度末的30天以上逾期率為3.6%,較二季度末環比增加0.5個百分點;90天以上逾期率為2.1%,環比增加0.4個百分點。
同時,陸金所控股的信貸減值損失從2021年同期的16.64億元增加到2022年第三季度的39.56億元,增幅為137.7%。受到信用減值損失上升等因素影響,陸金所控股三季度單季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67.1%;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則同比下降31.5%,至95.15億元。
陸金所控股董事長兼CEO趙容奭表示:“第三季度對我們公司和整個行業來說都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期。由于我們的小企業主核心客戶群繼續受到宏觀環境影響,我們面臨著不斷上升的信用減值損失和信用增級成本,這給我們的盈利能力帶來了壓力。但部分地區顯示出強大的韌性。”
以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為例。"在今年Q2疫情最嚴重的時期,上海小微無抵押借款遷徙率曾大幅提升,但復工復產后,該比率迅速回落至年初水平,這充分印證了小微的經營韌性:盡管會遭受經營沖擊,但會隨著大環境回暖迅速恢復 ‘自主造血’能力,實現正常資金周轉。”趙容奭稱,"我們仍需不斷完善渠道管理,推動銷售隊伍轉型升級,提升咨詢顧問的服務效率及提供個性化服務水平,從而進一步加強公司可持續盈利能力"。
在業績預測方面,陸金所控股預計2022年全年其新增借款將同比減少23%至24%,至4900億元-4950億元;客戶總資產將同比減少1%至10%,至3900億元-4300億元,總收入將同比減少6%至8%,至570億元-580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47%至49%,至85億元-89億元。
趙容奭表示,陸金所控股將繼續提升技術、運營和風險管理能力,以加強公司在小微融資服務這個細分賽道的長期領先地位。中長期,公司將圍繞"聚焦小微企業更活躍的地區"、"深度支持優質小微"以及"打造一只更高素質的直銷團隊"三大目標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支持實體小微的高質量發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