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金融活水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平行論壇在京舉行。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莫高義,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書記孫碩,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劉紹堅,北京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楊書劍,中國香港立法會議員、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副會長、香港金融發展局董事局成員黃元山,北京銀行行長助理、北京分行行長戴煒等領導和嘉賓,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出席此次活動,與文化、金融等領域的業界代表共話“金融活水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次論壇舉辦恰逢北京金融街建設發展30周年,金融街論壇創辦于2012年金融街建設與發展20年之際,已成功舉辦十屆,2020年起,金融街論壇年會升級為全國性、國際性專業論壇。
莫高義在致辭中表示,金融街論壇年會首次以“金融活水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為議題進行討論,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恰逢其時,意義重大。近年來,北京發揮全國文化中心示范引領作用,大力推動文化和金融融合、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和旅游融合等“文化+”戰略,有力釋放北京科技資源、人力資源、創新創造活力,不斷為文化發展賦能,全市文化產業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連年超過10%。2021年,北京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例10.5%,高于全國4.3%的平均水平。
繆沐陽在致辭中表示,文化和旅游產業要充分發揮既富口袋又富腦袋的作用,持續發力健全現代文化產業和市場體系,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推動數字技術與文旅產業鏈深度融合,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全力激發文旅消費潛力,助力中華文化走出去。
孫碩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今年西城區政府出臺了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包括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措施。西城區支持文化金融創新發展,探索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如文化金融創新風險代償機制,納入區級代償資金范圍,為中小微文化企業融資過程中所發生的風險進行代償。
楊書劍發表題為“以高質量文化金融服務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旨演講。他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出了新的目標和戰略部署。北京銀行文化金融工作將緊跟國家戰略、積極把握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機遇、密切關注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實施,通過構筑全生態文化金融服務體系、加快數字化轉型、深化政銀企合作等務實舉措,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在圓桌對話環節,市相關部門領導、西城區政府主管領導、北京銀行領導、行業專家和企業家圍繞“金融活水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討論。北京銀行行長助理、北京分行行長戴煒與從完善文化金融組織架構、探索產品和服務創新、搭建融資融智平臺、深化渠道合作構建文化金融融合生態、建設文化金融高質量人才隊伍等幾方分享了北京銀行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多年來,北京銀行積極落實文化強國戰略部署,積極把握國家文化數字化的戰略機遇,加快文化金融發展。自2006年開始,北京銀行全面推進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的探索實踐,文化金融品牌效應日益提升,為全行差異化經營、特色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戰略支撐。截至2022年10月,已累計為萬余家文化企業提供貸款超3800億元,首都文化金融市場份額位居第一。
完善文化金融組織體系。北京銀行突出“專業、專注、專營”文化金融經營理念,強化總分支聯動的組織保障體系。成立文化金融中心、文創專營支行、文創特色支行,并設立銀行系首家創客中心,形成了專營化、數字化的文化金融服務路徑,為文化企業提供融資、咨詢、輔導一站式金融服務。
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北京銀行聚焦文化產業IP、人才等關鍵要素資源,不斷豐富特色產品體系,圍繞影視、網紅打卡地、文化園區、文博文物、體育等領域打造細分產業鏈金融服務方案。成立“文創信貸工廠”,按照“批量化營銷、標準化操作、差異化貸后、特色化激勵”要求,提高審批效率。
暢通文化金融合作渠道。北京銀行將不斷深化政銀合作,相繼與北京市委宣傳部、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廣播電視局、市文物局、市體育局以及各區合作,將金融服務與產業發展政策嫁接,發揮政銀合力共促文化產業實現“雙效合一”發展。
展望未來,北京銀行將堅持長期打好文化金融這一特色“優勢牌”,不斷創新求變,書寫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