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在2022年金融街(000402)論壇和亞洲金融高峰論壇上表示,自古以來,各種璀璨文明在亞洲交相輝映、共同發展,為人類創造了輝煌的制度成果和物質財富。過去幾十年,亞洲地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區域合作不斷深化,是世界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
“亞洲的發展充分證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周亮認為,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全球化遭遇逆風,通脹、疫情、地緣沖突、糧食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等對世界經濟穩定增長構成新的挑戰。同時也要看到,推動世界各國開放合作的愿望和動力正在增強。國際環境越是復雜嚴峻,越需要我們凝聚共識、克服分歧,加強務實合作、一起攜手應對。亞洲經濟總量在全世界占比達到47.4%,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亞洲各國要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匯聚合作之力,共紓發展之困,齊聚創新之勢,同謀共享之福,沿著長期健康穩定發展軌道繼續前行。”
一是合力推動經濟穩定復蘇。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完善常態化溝通機制,深化發展戰略對接,發揮市場資源聯動效應,增強經濟發展動能。創新推廣各國在涉農、扶貧、小微、幫困等普惠金融領域有益經驗。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服務體系,營造開放、公平、非歧視的數字金融服務環境,彌合數字鴻溝,推動經濟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
二是攜手促進產業鏈深度融合。周亮表示,亞洲各國經濟和產業結構具有較強互補性,長期發展中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共同體。要順應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圍繞資金流、信息流和商品流,優化跨境金融服務,積極開展數字金融和供應鏈金融合作,推動產業鏈鞏固升級,維護供應鏈安全穩定。
三是共同維護區域金融穩定。深化跨境監管合作,健全跨境風險監測、預警和響應機制。完善區域流動性合作和危機救助安排,維護主權貨幣穩定。強化金融監管,保障區域金融韌性與安全。“深化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消費者權益保護等跨境執法合作,共同打擊違法違規活動。加強關鍵金融基礎設施保護和數據安全國際合作,協調處置網絡安全風險,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周亮稱。
四是協同推動國際治理改革。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拓展國際交往對話,廣泛凝聚共識,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體系改革,增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高舉多邊主義旗幟,反對保護主義,反對“筑墻設壘”、“脫鉤斷鏈”,反對單邊制裁、極限施壓,推動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更加公正合理。
周亮還就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發表了觀點,其稱中國將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2018年以來,中國先后推出50多項金融開放政策,有120多家外資銀行保險機構新落戶中國。與10年前相比,在華外資銀行、保險公司資本分別增長50%和130%。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充滿信心。
“下一步,我們將堅定不移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周亮表示,一是展現更加主動的開放姿態。新時代中國金融開放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主動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為經濟發展注入動力、增添活力、拓展空間。金融業將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
二是構建更加多元的開放局面。立足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優化雙循環金融鏈接機制,吸引全球高質量金融資源,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在便利商品和要素流通的基礎上,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構建與國際相銜接的金融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深化中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人才互動交流。
三是營造更加優質的開放環境。對內外資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落實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鼓勵中外資金融機構發揮各自資金、技術和經驗優勢,在產品、業務、管理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廣泛合作,互惠共贏。
四是健全更加安全的開放體系。加強宏觀審慎管理,提升微觀審慎監管水平,優化監管手段方式,不斷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健全審慎監管體系,筑牢金融安全網,及時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金融風險。加強與國際組織的溝通交流,推動多邊和雙邊金融監管合作,促進形成更加公平透明的國際金融治理格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