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第十五屆北京青年報“財星榜”評選結果隆重揭曉,北京農商銀行獲評“金牌社會責任獎”。北青“財星榜”評選范圍覆蓋銀行、保險、科技金融、消費金融等主流金融行業,是北京市民和專家團隊聯合評選出的百姓值得信賴的金融榜單,在業內擁有良好的口碑和廣泛的影響。北京農商銀行連續兩年在榜單中斬獲此項殊榮,充分彰顯了社會各界對該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推首都實體經濟發展主動作為的高度認可。
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路上,北京農商銀行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力落實黨中央及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忠誠履行國有企業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為首都發展添磚加瓦。
聚焦構建首都新發展格局加大金融供給。近年來,北京農商銀行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持續加大重點項目、民生工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兩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力度,落實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成立文創金融、科創金融服務中心及特色支行、特色網點,積極拓展綠色信貸、碳中和債券等業務,金融支持通州運河核心區區域能源系統、南水北調工程、房山區農村污水治理工程等一眾綠色環保項目。截至2022年9月末,高新技術產業貸款較年初增長86%,有貸戶較年初增長42%,文創、綠色等重點領域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聚焦鄉村振興當好金融支農主力軍。北京農商銀行自上而下打造“1+1+1+N”的鄉村振興管理體系,出臺“十四五”時期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發展規劃,圍繞推進都市型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深化農村改革、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和保障農村民生等鄉村振興重點任務,打造金融支農產品與服務體系,創新推出“鳳凰助飛”鄉村振興融資服務品牌,十年來累計投放鄉村振興貸款近5000億元,成功支持了鮮活農產品流通中心、生豬養殖等一批民生工程建設,落地“北京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站”首筆市場經營貸;連續16年開展“鳳凰鄉村游”活動,創新農產品網上銷售、直播帶貨等新模式,助力新產業新業態發展;致力構建良好的農村金融生態,搭建貫通城鄉的金融支付渠道,健全“基礎金融不出村、綜合金融不出鎮”的服務體系,布設“鄉村便利店”超1400家,線下服務渠道超2600家,郊區服務渠道占比超80%,基礎金融服務覆蓋北京市所有鄉鎮。
聚焦保市場主體精準滴灌普惠金融。北京農商銀行圍繞“增量擴面提質降本”,從強化政策資源支持、提高風險容忍度、加強產品創新、加大減費讓利等方面打出金融服務組合拳,建立健全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建立“融資紓困直通車”,普惠小微貸款平均執行利率低于北京市同業平均水平;首批入駐貸款服務中心、申請創業擔保貸款試點、開展創新型小微企業貼息、入圍首批百家金融顧問單位;以客戶為中心,全面搭建線上線下綜合化普惠金融服務體系,“農商e信通”、“農商e鏈通”、餐飲貸等一系列特色金融產品應運而生。截至2022年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及戶數分別較年初增長39%、70%。
聚焦民生福祉做深做實金融為民。北京農商銀行緊扣“七有”要求和市民“五性”需求,突出發展民生金融和養老金融,不斷加大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新型消費等領域的資源傾斜力度,實現普惠民生業務全覆蓋和公共事業性代理繳費業務全覆蓋;建成了獨具特色的覆蓋金融服務、交通出行、日間照料、生活采購、養生醫療等領域的養老金融服務生態圈,打造“養老機構+金融驛站”聯合服務模式,累計發行養老助殘卡540萬張,拓展養老助殘商戶1.2萬戶,布放專屬自助機具1.8萬臺,金融服務進駐養老驛站1150家;堅持“房住不炒”,重點支持公共租賃住房、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累計參與建設租賃住房3萬余套;
針對新市民在創業、就業、住房等重點領域金融需求,加大金融服務供給,設立戶外勞動者暖心驛站,通過創業擔保貸、“農薪通”保函、旅游戶貸款等產品與服務,幫助新市民在京“扎根”。
北京農商銀行金融報國的志向堅定不移,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歷久彌堅,“立足首都、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市民百姓”的市場定位堅持不懈,濃情濃意的服務深情匠心傳承。未來,將一如既往堅持金融為民底色,履行社會責任,在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中再創佳績。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