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秋冬之交的上海,微風和煦,上海西郊“四葉草”前火紅的數字“5”,向四海賓朋發出熱情的進博之約。
這場如期而至的東方之約,再度以開放之風溫暖世界。過去幾天里,“四葉草”又一次成為世界焦點,回應了全球對機遇共享、合作共贏的期待,印證了中國持續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為加速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再添有力注腳。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作為我國全球化和綜合化程度較高的商業銀行,中國銀行連續五年與進博會攜手并肩,是融通者、融智者,也是連接者、同行者,在上海這座中行起航之城,譜寫出一曲助力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金融交響樂。
——————————
“不打烊”的融通者
這幾天的上海“四葉草”,人流如織。盡管已是連續五屆舉辦,但各國企業和大眾對進博會的熱情與期待依舊高漲。
本次進博會期間,共有284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參加企業展,數量超過上屆,回頭率近90%。六大展區展出了數百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展臺特裝比例達到96.1%,同樣高于上屆。
五年來,進博之橋聯通中國和世界,其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四大平臺作用突顯,成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和中外企業向往的國際經貿盛會。
一流的國際經貿盛會,離不開一流的全球金融支持。
秉承“融通世界、造福社會”的使命,作為進博會“戰略合作伙伴”,中國銀行充分發揮境外機構遍及62個國家和地區的特色優勢,在招商招展、跨境交易、企業對接等方面,為進博會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
五年服務“不打烊”的背后,是綜合金融方案的持續升級。
本屆進博會,除提供涵蓋線上線下賬戶開立、跨境匯款、資金匯兌、貿易融資、現金管理等全方位精準、高效金融服務外,中國銀行創新定制“薈、融、合、智、同”五大專屬產品服務,并以“數字進博”為主題,重磅打造金融科技服務方案,提供“數字普惠”和美與共、“數字消費”方便快捷、“數字科創”精準服務、“數字財富”匯聚匠心、“數字民生”潤澤萬家的進博新體驗。
五年服務“不打烊”的背后,是中行人的齊心協力。
首屆進博會以來,中國銀行優中選優,派出精兵強將參與進博會志愿工作,用行動詮釋“卓越服務”的價值理念。
“從現場撮合到‘云對接’,從貿易洽談到招商招展、投資推介、視頻直播,功能年年升級,客戶回頭率更高了。‘不打烊’的金融服務背后,是中行人的傾力付出。”連續五年服務進博會,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員工周夢奇自豪感油然而生。
“中國銀行作為‘戰略合作伙伴’,五年來以實際行動助力進博會,為進博會‘越辦越好’提供了重要支持。”9月29日,在中國銀行服務第五屆進博會誓師動員大會現場,商務部有關領導致辭有肯定,也有感謝。
“不斷檔”的融智者
進博會,不僅是全球企業互通無界的展臺,成為各界探討國際重大前沿話題的平臺。一年一度的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已經成為進博會的熱點環節,為促進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提供“進博方案”。
5日,中國銀行承辦的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金融支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分論壇在進博會現場如期舉辦,為有序推動全產業鏈復工復產、多措并舉保障產業鏈暢通、推動世界經濟復蘇貢獻智慧。
作為傳統的外匯外貿專業銀行,中國銀行在同業中較早將保理等供應鏈金融產品引入中國,長期以來持續支持國家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十四五”以來,中國銀行已累計為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提供超過4萬億元的流動性支持,為上下游企業提供超過3.3萬億元的表內外貿易融資信貸支持,成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重要金融力量。
作為虹橋論壇鉆石會員,中國銀行已連續五年支持舉辦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分論壇及配套活動,利用在人民幣國際化、跨境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供應鏈金融等方面的專業優勢,為進博會貢獻“中行智慧”。
——舉辦“人民幣助推跨境貿易與投資便利化”主題論壇,助力企業降低匯率風險,促進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
——舉辦“人民幣國際化服務自貿試驗區建設論壇”,深化金融服務創新,助力自貿區行穩致遠。
——舉辦“普惠金融建設和數字化發展論壇”,利用數字化技術助力小微企業經營、推動普惠金融發展。
——舉辦“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與區域協同發展”論壇,探討為區域一體化發展和高質量創新項目孵化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聯合舉辦“2022外資企業ESG與雙碳戰略高峰論壇”,倡議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并助力“雙碳”戰略實施。
——全程支持虹橋論壇“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分論壇暨2022年虹橋HUB大會,努力將大虹橋建成上海經濟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極中極”、聯通國際國內市場的“彩虹橋”。
……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五年來,中國銀行應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為,針對當年熱點經濟話題眾籌智慧,為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融智”。
“不失約”的連接者
每年進博會,中國銀行參與舉辦的企業對接會,總能成為展會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成百上千家中外企業濟濟一堂,通過“一對一”洽談,溝通合作意向,尋找投資機會。
“真沒想到,年年都來參加對接會,今年的首單居然花落我家。”亞松電子商務(上海)有限公司企業創始人孟澤華和孟澤坤連續參加了五屆對接會,今年他們更是信心滿滿。
作為進博會的“老朋友”,對接會剛剛開始,企業很快在中行志愿者的撮合下,與來自德國的一家知名釀酒公司簽下500萬美元的葡萄酒和啤酒采購合作意向。
上海歐堅網絡發展集團致力于打造以通關為核心的一站式跨境貿易綜合服務平臺,今年也是連續第五次參加對接會。過去四年,這家企業利用對接會平臺,在境外找到了不少合作伙伴。負責人吳艷芬說:“洽談開始10分鐘,我們就找到了心儀的合作伙伴。感謝中行為我們牽線,每年都有新體驗,每屆都有新收獲。”
從2014年推出“惠如愿·中銀e企贏”跨境撮合平臺至今,中國銀行已在全球累計舉辦98場撮合對接活動,依托“中銀e企贏”平臺,共計為12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萬家企業提供了“融資+融智”的金融增值服務。不少國內企業在中國銀行的撮合下,開拓境外市場,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實現更高質量發展。他們將中國銀行稱作“紅娘”。
本屆進博會,中國銀行在“惠如愿·中銀e企贏”跨境撮合平臺內特別建立了“進博會”主題專區,開設“貿易投資云對接”“進博動態云資訊”“普惠金融云服務”“撮合活動云報名”等功能,通過“線上+線下”的雙渠道服務,為參展商與采購商提供更全面的參會信息、更精準的需求對接、更豐富的金融服務、更立體的參會體驗,促進“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持續擴大進博會的溢出效應。
本次對接會上海主會場占地約7000平方米,成為第五屆進博會會展中規模大、時間長的配套現場活動。除上海主會場外,中國銀行還在河北、河南、貴州、廣東、江蘇等地和境外設置多個線上對接分會場,幫助中外企業跨越疫情阻隔,共享發展新機遇。
五年來,來自10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余家參展商、8000余家采購商參加進博會對接撮合活動,累計達成合作成交意向5000余項。
“不缺席”的同行者
110年前,中國銀行從上海起步,走向全國,邁向世界。跨越一個世紀,中國銀行在“故鄉”與進博結緣,攜手譜寫推進國家戰略,踐行大行擔當的絢爛樂章。
五年來,中國銀行累計協助進口博覽局在60余個國家和地區舉辦線上、線下全球招展活動,成功推動數十家知名客戶參展,推動進博會“越辦越好”;
五年來,中國銀行借力進博會平臺,幫助一批又一批中國企業融入全球資金鏈、供應鏈、價值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
五年來,在進博會“朋友圈”日益壯大的過程中,中國銀行依托“一體兩翼”戰略發展格局一路相隨,為在新時代推動國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再添有力注腳。
今年以來,中國銀行將自身高質量發展與落實國家戰略緊緊相連,持續加強頂層設計,發布跨周期調節穩外貿和搶抓RCEP自貿區新機遇等專項行動方案。高質量服務服貿會、廣交會、消博會、投洽會等重大展會。組織開展“百場萬企”行動,前三季度在全國30余個地區組織舉辦90余場活動,直接服務對接超過2萬家外貿企業。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離不開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各方面共同努力”,針對如何在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進程中展現金融業的新擔當、新作為,中國銀行董事長劉連舸如是說,“中國銀行愿與社會各界一道,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全球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時空流轉,風華長存。如今,中國銀行邁著建設全球一流現代銀行集團的堅定步履,隨時代共振、與開放同行,闊步,向前……
(數據和信息來源:中國銀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