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1月7日電 題:銀行如何備戰個人養老金業務?
近日,銀保監會就《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壓實商業銀行、理財公司以及監管部門的各項職責,對個人養老金賬戶落地、第三支柱養老金補充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保障。
重點關注個人養老資金賬戶
在商業銀行職責部分,需要重點關注個人養老資金賬戶。根據《征求意見稿》,商業銀行提供以下資金賬戶服務:一是提供資金賬戶開立或指定、注銷、變更服務,資金賬戶不受參加人持有的Ⅱ類戶數量限制。二是提供個人養老金繳費和領取服務。三是可以為參加人通過其他銀行賬戶、非銀行支付機構、現金等途徑繳費提供劃轉服務,不受Ⅱ類戶非綁定賬戶資金轉入限制。為參加人、個人養老金產品銷售機構等提供與個人養老金產品交易相關的資金劃轉服務,不受Ⅱ類戶劃轉金額限制。四是提供資金賬戶信息管理服務,完整記錄資金賬戶基礎信息、繳費信息、資金結算信息、扣繳稅款信息等。五是提供資金賬戶信息查詢服務。六是銀保監會規定的其他事項。
個人養老資金賬戶是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基礎,在規范養老金使用、維護制度正常運轉、保障養老資金安全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征求意見稿》明確規定個人養老資金賬戶免收費用,在制度發展初期有助于提升居民開戶量,充分發揮銀行在網點布局、客戶基礎等方面的優勢。二是《征求意見稿》對賬戶變更、代理開戶、開戶審查等方面作出詳細規定,有效提升個人養老資金賬戶的安全性水平。在理財公司職責方面,主要對所發行理財產品類型作出規定,包括養老理財產品和符合相關規定的其他理財產品。其中養老理財產品發展較為成熟,僅試點一年時間,便實現了從0到近900億元的飛躍,未來仍是理財公司布局個人養老金的重點發力產品。
同時,《征求意見稿》也給予理財公司多元化發展的空間,有利于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不斷豐富個人養老金產品體系。在監管部門職責方面,一是要穩妥推進制度建設進程,進行動態監管,及時更新商業銀行、理財公司以及理財產品的名單,二是對違規行為進行嚴格監管,保障個人養老金制度行穩致遠。
養老理財將成核心產品之一
當前,中國養老金體系主要面臨兩方面問題:一是三支柱養老金體系發展不平衡,第三支柱養老金主要包括養老儲蓄、商業養老保險以及養老理財等金融產品,但均處于發展階段,相較于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規模較小,難以滿足老齡群體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二是部分居民在基本養老保險方面存在缺口,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新市民群體不斷壯大,但由于該群體靈活就業的特點,存在著風險保障水平普遍偏低的情況,部分人群甚至難以享受基本養老保險。
為解決上述問題,今年4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明確規定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養老金融體系發展新格局。此后,《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關于個人養老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等政策陸續出臺,體現了國家建立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決心,《征求意見稿》更是為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積極參與個人養老金制度指明方向,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務的人民性。
商業銀行及理財公司要按照政策征求意見后正式出臺后的相關規定,有序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一是要積極備戰個人養老金賬戶,形成核心競爭優勢。個人養老資金賬戶的唯一性,對商業銀行提出更高要求。各家銀行需要形成良好競合生態,共同推進賬戶管理的進一步完善。要充分發揮銀行業客戶優勢,加強交叉銷售,實現銀行個人客戶向養老金客戶的有序轉化。同時,基于養老資金的特殊屬性,要將提升賬戶安全性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二是要繼續大力發展養老理財,使其成為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核心產品之一。當前養老理財受到投資者的青睞,銀行及理財公司要鞏固其優勢地位,提升發行規模和產品質量,可以在產品期限、分紅方式等方面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三是要持續優化個人養老金產品方案,提高信息披露準確度和透明度,增加長期限產品供給,不得變相通過期限結構化設計規避監管要求,不得變相宣傳相關產品預期收益率。要根據不同階段的風險偏好、財富積累、收入現金流等特征,形成不同年齡客群的差異化、系統化產品組合,進一步強化個人養老金產品穩健性、長期性以及普惠性等特點。(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王蕾
編輯:楊京川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