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連遭遇“暴雷”風波后,南京銀行(601009)近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財報。10月28日晚間,南京銀行披露了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
數據顯示,2022年1-9月,南京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51.88億元,同比增長16.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9.71億元,同比增長21.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47.16億元,同比增長19.95%。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南京銀行資產總額達到1.9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952.47億元,增幅11.16%,規模與業績均實現雙位數增長。
但是,這樣一份規模與業績齊增的財報并沒能夠提振公司股價,11月2日南京銀行股價暴跌3.77%,11月3日繼續下跌3.22%。今年下半年以來,南京銀行負面消息纏身,投資者信心跌入谷底。
南京銀行的“多事之秋”
2022年下半年以來,南京銀行進入“多事之秋”。從今年6月29日行長林靜然突然辭任開始,南京銀行便接連陷入“暴雷”風波。
巧合的是林靜然辭職當天,南京市突然任命了一位來自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的副市長(掛職),協助負責處置金融風險,同時還協助分管南京銀行等。
據“南京人大”微信公眾號顯示,被任命為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的鄧智毅是處置不良資產的“老兵”,此前曾出任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裁。
更巧的是,7月1日,南京銀行決定更換新公章,聲稱“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印章使用年限較長、磨損嚴重,為便于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決定更換印章。
一連串的巧合事件讓市場議論紛紛,7月1日西部證券(002673)通信首席分析師傅鳴非在一微信群里分析稱,“據說南京銀行窟窿很大”,“(信貸)爆了南京銀行就可以破產了”,這番言論引起軒然大波,南京銀行陷入“暴雷”風波中。
隨后南京銀行發布澄清公告稱:網傳有關不實信息為惡意造謠,并向安機關報案。而傅鳴非也進行了公開道歉,還被公安機關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然而僅過兩個月,南京銀行再次陷入“暴雷”風波。今年9月2日,社交平臺有消息稱,“南京銀行浙江分行”暴雷,而且“銀行已經關門,儲戶取不了錢了”,網上流傳的照片顯示,一處掛有南京銀行標志的大樓門口廣場外,有一定數量的人員聚集。
據悉,事件起因與南京銀行代理河南幾家“暴雷”的村鎮銀行清算業務相關。事后,南京銀行回應稱,商業銀行代理村鎮銀行清算業務,只作為資金清算通道,不承擔資金風險,南京銀行目前業務一切正常,無法取款的情況不屬實。
兩起“暴雷”風波最后都被澄清了,但這并未能夠立刻打消投資者的的憂慮,南京銀行股吧內,仍有投資者擔憂“雷暴”,即便有良好的業績支撐,南京銀行的股價仍持續下挫。
如何重拾投資者信心
負面消息纏身致使南京銀行投資者信心跌入谷底,為此南京銀行的大股東紛紛出手增持。
今年10月20日,南京銀行公告顯示,今年8月26 日至 10月19日期間,大股東江蘇交控及其全資子公司江蘇云杉資本通過可轉債轉股方式和以自有資金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0.97%的股份,持股比例從12.08%增加至13.05%。
在此之前,江蘇交控及其全資子公司云杉資本已經進行過兩輪增持,7月14日至8月4日期間增持1.04%的股份,8月5日至8月25日期間增持1.05%的股份,三次共計增持該公司3.5億股,共計增持占比3.06%。
此外,南京銀行第一大股東法國巴黎銀行及法國巴黎銀行(QFII)在今年5月增持2.78億股,持股比例從14.04%增加至16.37%;第二大股東紫金投資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紫金信托、南京高科(600064)及一致行動人南京市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增持南京銀行股份數達1.06億股,中國煙草總公司江蘇省公司也在今年上半年增持了7788.26萬股。
但是大股東們的輪番增持,并未能提振投資者的信心。實際上,投資者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
回過頭來看,從2015年開始南京銀行進入快速擴張的一個時期,2016年實現資產規模從“千億”到“萬億”的跨越,隨后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到2022年三季度總資產規模已經達到1.94萬億元。
而在南京銀行高速擴張的這個階段,南京幾家大型民企紛紛陷入債務危機,包括三胞集團、雨潤集團、豐盛集團、蘇寧控股等。
2015年,南京雨潤集團經營出現惡化,債務相繼違約,在接連遭受債務違約、訴訟仲裁、資產查封凍結等打擊后,雨潤集團陷入困境。2020年11月開始,雨潤集團拉開債務重整序幕,重整方案于今年1月獲通過,據統計雨潤負債超過1000億元。
2018年,南京兩家大型民企三胞集團和豐盛集團相繼“暴雷”,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三胞集團及其旗下公司的金融有息負債規模合計超過700億元,當年12月三胞集團債務重組方案出爐,中國華融江蘇省分公司介入。
同樣在2018年發生債務危機的豐盛集團,涉及金額12.8億元。2019年12月豐盛集團曾在公告中表示,豐盛集團有12.78億元到期債務未及時清償,并可能觸發5只債券總計45億元提前還款條款。
此外,據報道,南京地方城投平臺南京新港對豐盛系還有高達45億元暗保。南京新港為南京高科的大股東,南京高科則是南京銀行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9.75%。
直到今年4月15日,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等25家公司(原豐盛系)重整計劃獲法院裁定批準,紫金信托被確定為豐盛實質合并重整案信托計劃受托人。而紫金信托大股東為南京紫金投資集團,南京紫金投資集團又是南京銀行第二大股東。
另據相關媒體報道,南京銀行多次“踩雷”當地巨頭企業,并在其出現債務危機時充當“救火隊員”角色,這讓投資者很難相信南京銀行不受牽連。
END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商業華觀。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