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平穩落地和高質量發展分為近期和長期兩個方面,從近期來看,要做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落地實施。”10月28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賈江在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2022年北京峰會上表示。
賈江介紹,目前人社部會同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推進四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個方面是制定配套政策,主要有四類配套文件:
第一類是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由人社部和財政部牽頭,國家稅務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參與,實施辦法主要是明確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具體操作流程,各參與方職責等等,“實施辦法各個部門已經達成了一致,很快將會印發。”賈江透露。
第二類是稅收政策,由財政部、稅務總局牽頭制定,9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審議通過了財政部關于個人養老金稅收政策的報告。
據新華社發布的信息顯示,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發展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是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有利于更好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提升保障水平。會議還決定,對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所得稅優惠: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收入的實際稅負由7.5%降為3%。政策實施追溯到今年1月1日。
“稅優政策為12000元,目前這個額度是合適的,既提高了老年收入,也避免了養老待遇水平差距過大,隨著社會水平的提高,隨著多層次多支柱的體系完善,我們也會適時調整繳費上限。”賈江認為。
第三類和第四類配套政策分別由銀保監會、證監會牽頭,主要是個人養老金產品的規則以及確定參與的金融機構,這些配套政策是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進一步細化,以便參加人能夠看明白、搞得懂、好操作,讓市場各參與方有章可循、了解規則。
“目前我們正在做第二方面的工作,推進個人養老金信息平臺建設。”賈江表示,個人養老金信息平臺目前已經完成主體功能建設,組織了多家商業銀行及行業平臺開展了對接測試,該平臺是依托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等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為參加人提供個人養老金賬戶開立、繳費憑證打印和信息查詢等多樣化的養老金公共服務。
第三方面的工作是明確先行城市。按照工作安排,個人養老金要在全國部分城市試行一年,再逐步推開。今年6月份的時候,人社部會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各地已經組織上報了先行城市,將于近期向社會公布。
第四方面工作是做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宣傳解讀。今年4月份人社部聯合相關部門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了政策吹風會,向社會各界進行解讀。今年6月人社部牽頭印發了宣傳提綱,目前社會總體正面積極。
賈江表示,上述各項準備工作就緒以后,個人養老金制度將啟動實施,預計是在今年年內。
對于長期工作,賈江表示,推動個人養老金高質量發展一是要增強協同性,個人養老金涉及多個政府部門、金融領域,需要協調各個方面持續共同推進,政策主導部門和金融監管部門需要進一步加強協作,完善個人養老金發展的體制機制,各參與金融機構也要依法依規做好個人養老金業務,為居民提供可靠、便捷的服務和金融咨詢。
二是市場需要做好長期準備。賈江表示,個人養老金積累的資金是一項長期資金,對市場來說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市場各方應持續推出適合個人養老金要求的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的個人養老金產品,同時加強風險意識,加強投資者教育,培育個人養老金金融素養。
三是統籌考慮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體系發展。根據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施情況,完善相關政策,推動養老保險體系協調發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