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家采取一攬子措施穩住經濟大盤,著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銀行業高質量發展。在靈活適度的穩健貨幣政策引導下,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信貸總量實現穩定增長,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為實體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為農村金融服務的主力軍,農村商業銀行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以廣州農商銀行為例,該行堅持服務“三農”與小微企業,尤其在疫情背景下,持續加大紓困幫扶力度,堅定“支農支小”定位,彰顯金融國企的溫度與擔當。同時,該行加快創新轉型,在“三農”金融、小微金融、綠色金融等領域持續創新,各項經營目標和工作任務平穩有序。
截至2022年6月末,該行資產規模繼續保持穩健增長態勢,總資產達到12366.5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末增加750.27億元,增幅達6.46%,穩坐國內農村商業銀行前三。
立身之本,“三農”金融穩扎穩打
作為前身為農村信用社的商業銀行,廣州農商銀行自誕生之日起便深深打上了“三農”服務的烙印,成為其立身之本、從業之基。尤其在我國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開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征程的背景下,廣州農商銀行充分發揮服務“三農”主力軍作用,堅定不移為農、利農、惠農,切實在“三農”領域提供高水平、多層次金融服務。
在政策頂層設計方面,廣州農商銀行強化涉農授信導向,強調支農支小定位,確立涉農貸款增長導向,并設立綠色審批通道、優化盡職免責制度,為鄉村振興業務提供政策支持。2022年上半年,廣州農商銀行制定出臺了《圍繞鄉村振興促進“三農”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逐步完善鄉村振興工作舉措。
在產品創新方面,廣州農商銀行拓寬涉農貸款抵質押物范圍,針對廣清接合片區“兩權”抵押試點,研發推出了“金米鄉村振興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創新研發“金米鄉村振興集體建設用地信用貸”,盤活農村集體“沉睡”資產。
此外,廣州農商銀行還協助落地了廣州市首張統一版式的村務卡。這一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村務卡,由廣州市財政局、花都區農業農村局統籌推動,廣州農商銀行協助落地,是今年廣州市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監管,規范財務管理制度,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和黨風廉政建設水平的重要舉措。
截至2022年6月末,廣州農商銀行村務卡核發9154張,交易結算量超2800萬元,交易結算量占全市比例超95%。
通過一系列舉措,廣州農商銀行持續加大支農力度,降低涉農客戶授信成本,將惠農政策落到實處。截至2022年6月末,廣州農商銀行涉農貸款余額人民幣405.87億元,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人民幣74.52億元;支農再貸款業務落地人民幣10.90億元,惠及客戶471戶。
踐行普惠,支持小微成效顯著
依照世界銀行的定義,普惠金融指的是,當每一個人有金融需求時,都能以合適的價格,享受到及時、有尊嚴、方便且高質量的金融服務。普惠金融的服務對象集中于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群體上。該客群基礎信息薄弱,缺乏有效抵押物、可用于擔保增信的資產和有效的風險緩釋手段,對商業銀行風險識別與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2年上半年,廣州農商銀行積極貫徹國家政策要求,加大金融紓困力度,以實際行動踐行普惠金融。其中,小微金融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州農商銀行除“三農”金融外的另一大拳頭業務。
事實上,廣州農商銀行誕生于粵港澳大灣區,特色化、差異化經營是其突破重圍、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這也要求它必須立足當地市場,精耕細作培養適合當地區域特點的業務,而小微業務就具有非常強的地域特色,尤其是廣東省民營經濟發達,小微企業云集,為該行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2022年上半年,廣州農商銀行在小微金融方面也取得了諸多成果。
在降低融資成本方面,該行根據市場情況主動下調小微貸款利率水平,切實有效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在模式創新方面,該行堅持本地化原則,夯實普惠客戶基礎,積極探索構建普惠金融社區銀行經營模式。
截至2022年6月末,廣州農商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人民幣395.57億元,小微貸款戶數較年初增加3013戶,“兩增”指標全面達標;支小再貸款業務落地人民幣73.6億元,惠及客戶3335戶,支小再貸款規模居廣東省地方法人首位。
開拓創新,綠色金融先行先試
除了上述兩大拳頭業務外,廣州農商銀行在綠色金融、“專精特新”服務、投資銀行等業務板塊上也有頗多建樹。
據悉,廣州農商銀行積極推動業務結構優化調整,提升業務發展與本地產業的契合度及融合度,加快綠色金融、先進制造業、“專精特新”等政策支持領域客群的貸款投放。
2022年上半年,廣州農商銀行花都支行獲批升格為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花都分行,將綠色金融發展上升至戰略高度;進一步拓寬專項資金來源,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首期綠色金融債券(30億元人民幣);推出綜合型綠色金融產品“綠企貸”,以創新產品為抓手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不僅如此,廣州農商銀行還獲評廣州市綠色金融協會“首批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案例”獎,綠色金融品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當前,國家正在大力培育與支持“專精特新”、隱形冠軍企業,力圖打造以“專精特新”企業為主體的強大的產業集群。作為持續關注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本土商業銀行,廣州農商銀行也推出了“專精特新貸”專屬金融產品,滿足專精特新企業在科技研發、生產經營、資產購置、數字化升級等方面的綜合融資需求。
截至2022年6月末,該行公司貸款余額3798億元,較年初增長208億元。
此外,在投資銀行方面,2022年上半年,該行充分發揮地方主承銷商牌照優勢,秉承輕資本化發展理念,著力構建以直接融資、資產證券化、結構融資為主的投資銀行產品體系,以多樣化的投資銀行產品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助推廣州市實現老城市新活力。
去年,廣州農商銀行完成了“十四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全面朝著“成為國內一流商業銀行”的戰略目標邁進。
可以預見,資產規模穩居國內農商行前列的廣州農商銀行,將在“十四五”規劃的指導下,繼續堅持“支農支小”定位,開拓創新成長業務,提升綜合服務水平,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