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人民銀行正在與香港金融管理局以及其他貨幣當局就CBDC開展合作。
“匿名和透明并不是非黑即白,這中間有很多微妙之處需要謹慎權衡。特別是,我們要在保護個人隱私和打擊非法活動之間取得精準的平衡。”10月31日,央行行長易綱在“2022年香港金融科技周”活動上就央行數字貨幣(CBDC)進行交流。
數字人民幣(e-CNY)是中國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主要定位于流通中的現金(M0)。
易綱表示,研發數字人民幣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內零售支付需求,提升金融普惠水平,提高央行貨幣發行和支付體系的效率。在設計數字人民幣時,通過“雙層運營”和“可控匿名”的方式,在保護個人隱私的同時維護金融安全。
易綱稱,具體來說,在數字人民幣運營體系中,央行作為第一層,實施中心化管理,僅處理跨機構交易,不處理個人交易信息;指定運營機構作為第二層,按照“最小、必要”原則收集個人信息,面向公眾提供數字人民幣兌換流通服務。
易綱強調,人民銀行嚴格遵循消費者隱私保護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和嚴格的管理機制確保個人信息安全。交易數據均加密存儲。對個人敏感信息進行匿名化處理,這些信息交易第三方不可見。未經法律充分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查詢或使用相關信息。同時,限額較低的四類錢包和準賬戶型“硬錢包”在線上和線下均支持小額匿名交易。“需要強調的是,我們會持續提供實物人民幣現金服務,充分滿足公眾需求。”易綱稱。
數字經濟背景下,研發CBDC有助于更有效地滿足公眾對法定貨幣的需求。近年來,CBDC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最新調查,在81家受訪的貨幣當局中,90%的貨幣當局正在研發CBDC。今年7月,國際清算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聯合發布題為《用于跨境支付的央行數字貨幣》報告,強調CBDC在提升跨境支付效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提高跨境支付透明度等方面具有潛力。
“CBDC在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隱私保護是我們最重視的問題之一。”易綱表示。
他指出,目前,人民銀行正在與香港金融管理局以及其他貨幣當局就CBDC開展合作。希望此類合作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國際國內市場需求,并有助于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展望未來,我們愿與各貨幣當局和國際機構在CBDC方面加強合作。”易綱最后表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