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深刻認識到,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10月25日,央行、銀保監會、外匯局分別召開會議,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會議提及了樓市、匯市、股市、對外開放、宏觀政策、風險防范等重磅內容。
央行、外匯局在會上提出,加強部門協作,維護股市、債市、樓市健康發展;銀保監會會議強調,在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穩步轉型的背景下,資本市場具有長期投資價值、保持穩定運行的良好基礎不會改變。
關于樓市: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今年三季度以來,多地、多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產支持政策。目前看,政策效果逐步顯現,房地產需求側的市場預期正在改善。10月2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月份至9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降幅均有所收窄,且從9月份看,環比均有明顯增長。
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央行、外匯局在會上要求,加強部門協作,維護股市、債市、樓市健康發展。
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方面,央行、外匯局表示,強化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受疫情影響行業、群體的支持,抓好已出臺政策落地見效,研究出臺新的政策舉措。更好滿足居民的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力度助推“保交樓、穩民生”工作。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耿欣欣認為,隨著各地加大對“保交樓”環節金融支持,新開工、竣工水平保持平穩,開發貸和住房按揭持續改善,房企四季度資金狀況可能邊際好轉,房地產投資有望在四季度逐步企穩。
關于匯市:人民幣長期走強的趨勢不會改變
9月至今,央行已三次出手穩定匯率。
9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提升金融機構外匯資金運用能力;為穩定外匯市場預期,加強宏觀審慎管理,自9月28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至20%;10月25日,為增加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資金來源,引導其優化資產負債結構,人民銀行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
央行、外匯局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保持在較高水平,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素條件較為充足,有效需求的恢復勢頭日益明顯,物價水平基本穩定,貿易順差有望保持高位,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具有堅實基礎。會議要求,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銀保監會表示,人民幣長期走強的趨勢不會改變,我國持續的國際收支順差和巨額的對外投資凈資產,為人民幣匯率穩定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關于對外開放:推進金融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
近年來,金融改革開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數據顯示,2021年,在華外資銀行資本和資產均較十年前增長超過50%,在華外資保險公司資本十年間增長1.3倍,資產增長6倍。
隨著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進程不斷深化與提速,跨境資本流動更加頻繁。截至2022年6月末,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余額為10.1萬億元,其中持有股票、債券規模均為3.6萬億元,分別是2016年末的5.5倍和4.3倍。
展望高水平對外開放,央行、外匯局表示,推進金融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持續繁榮發展。
銀保監會表示,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完善金融機構公司治理,持續推進金融數字化轉型,堅定不移推進銀行業保險業高水平對外開放。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報告指出,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是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底氣。高水平對外開放意味著未來我國將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制度型開放是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體現。未來我國將繼續主動對標和對接國際先進的經貿規則,進一步形成與國際貿易和投資通行規則相銜接的、規范透明的基本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
關于宏觀政策: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
央行、外匯局表示,人民銀行、外匯局要繼續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加大對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同時,強化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受疫情影響行業、群體的支持,抓好已出臺政策落地見效,研究出臺新的政策舉措。
展望接下來的宏觀政策趨勢,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在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初,為避免人民幣匯率出現更大幅度的貶值,并帶來金融風險和經濟下行壓力,貨幣政策需要保持穩健,不宜再向松方向進行不必要的調整。在全球貨幣政策大幅緊縮的態勢下,我國貨幣政策進一步向松調整的邊際正向效應已經十分有限,因其進一步調整的空間很小,難以形成有效預期;而這種調整所帶來的邊際負效應卻在增大,對其可能帶來的風險不可掉以輕心。權衡利弊之下,短期內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基調至關重要。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認為,結構性是未來宏觀政策的主要特征之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并且,宏觀政策的力度還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關于化解金融風險: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
銀保監會強調,要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統籌發展和安全,有序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央行、外匯局表示,建立健全金融風險防范、預警和處置機制,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