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0月9日電 8月26日,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浙商銀行”)正式啟動“發現,不一樣”2023校園招聘。面向境內外高等學校2022屆、2023屆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浙商銀行放寬招聘條件,增加招聘人數,開放了近百個崗位,覆蓋旗下30余家機構。
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十二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于2004年8月18日正式開業,總部設在浙江杭州,系全國第13家“A+H”上市銀行。開業以來,浙商銀行立足浙江,面向全國,穩健發展,已成為一家基礎扎實、效益優良、風控完善的優質商業銀行。
截至2022年7月末,浙商銀行在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設立了303家分支機構,實現了對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及海西地區和部分中西部地區的有效覆蓋。浙商銀行在英國《銀行家》(The Banker)雜志“2022年全球銀行1000強(Top 1000 World Banks 2022)”榜單中,按一級資本計位列第79位、按總資產計位列第84位。中誠信國際給予浙商銀行金融機構評級中最高等級AAA主體信用評級。
應“策”而動
放寬招聘條件,增加招聘人數
5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擴大企業就業規模、拓寬基層就業空間、支持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穩定公共部門崗位規模等四個方面增加對高校畢業生的崗位需求。
事實上,今年3月起,教育部就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致力于開拓更多就業創業崗位和機會;5月,舉辦“就業促進周”,相關數據顯示期間全國各地高校舉辦招聘會超過1.5萬場,累計提供超80萬個崗位。此外,人社部也啟動實施了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
可見,從中央到地方,從增加崗位到支持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各級政府紛紛加碼政策、措施穩就業,尤其是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支持。
在相關政策的指導下,作為重要的市場主體,企業切實擔當的行為在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也舉足輕重。年輕的“00后銀行”浙商銀行正是這樣一家有擔當的企業。
據浙商銀行官方消息,今年的校招面向境內外高等學校2022屆、2023屆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崗位分“CZ星計劃”崗位及常規類崗位兩個方向。前者面向國內外著名院校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優秀畢業生,通過三年左右總分行聯合培養和專項晉升機制,發掘未來經營管理、專業管理、營銷管理等方向的優秀青年骨干人才;后者則提供包括總行機關、資金營運中心(籌)、各分行、浙銀租賃等單位相關崗位。
另外,本次校招流程貫穿9月、10月兩個黃金求職月,經校招宣講、簡歷篩選后,筆試、面試、體檢、錄用、簽約等程序將于10月起分批次開展。其中,“CZ星計劃”崗位簡歷審核通過后便可跳過筆試,直達面試。
并駕齊驅
履行社會責任,著力員工關懷
本次校園招聘,是浙商銀行以切實行動履行“穩就業、保民生”社會責任的又一次重要表現。實際上,擔當與社會責任感早已融入浙商銀行的血脈。
比如,十余年來,浙商銀行堅持“扶貧先扶智”,將教育扶貧與貧困學子的成長需求相結合,積極構建教育扶貧長效機制。基于此,“浙商銀行彩虹計劃”“一行一校”等公益活動已守護上萬名偏遠山區孩子健康成長。
自2007年起,“浙商銀行彩虹計劃”通過實地采訪報道邊遠山區困難兒童的現狀,匯聚了無數的愛心企業和人士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據最新公開數據,該計劃已累計募集善款2461萬元,幫助了23400多名來自浙江、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四川、貴州、新疆等省份的學子走出困境、完成學業、實現夢想。
“一行一校”結對幫扶項目于2019年9月啟動,基于連續十二年援助陜西漢中接官亭小學的成功經驗,浙商銀行要求境內分行長期、定點、全方位結對幫扶一所學校。截至今年6月,“一行一校”已覆蓋26家機構、24所學校,累計投入 1859萬元對學校的基礎設施、生活環境、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身心健康、素質培養進行了全方位支援,受助師生達8000多人。
此外,自2016年起,全行各機構協力開展“點滴清涼”公益贈飲活動,在每年盛夏向堅守崗位的公安、消防、交警、環衛工、建筑工人、快遞員、外賣小哥等送清涼、獻愛心,致敬城市守護者。2021年,浙商銀行260多個營業網點設置了“清涼飲水站”,開展贈飲活動超過690場次,參與員工超3730人,送出特標水超過85萬瓶。
于社會,浙商銀行懷有一家負責任企業的堅守與擔當;于員工,浙商銀行積極打造良好的職業發展和成長平臺,堅持具體的員工關懷行動。
從員工招聘晉升到薪酬福利完善,再到公平多元包容環境的創造;從員工健康關愛到員工生活服務,再到員工關愛呵護,浙商銀行通過多種措施全面落實員工服務。
一方面,關注員工的健康與安全,嚴格遵守我國法定工作時間及節假日規定,依法保障員工休息、休假等合法權益;另一方面,重視員工身心健康,著力為員工提供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保障員工避免職業性危害。
金融向善
企業文化的熔煉
無論是人還是企業,其發展養分歸根究底汲取于內在的文化精神。
浙商銀行重視人文關懷的企業文化,可以從今年的“浙銀日”一探究竟。在成立18周年之際,浙商銀行正式將8月18日定為“浙銀日”,企業文化建設的新征程由此開啟。
這一天,浙商銀行宣布對企業文化體系作進一步的重塑和煥新。
第一,確定浙商銀行的文化主題為“正行向善、融通萬方”:金融如活水,惟向善,方有正道;金融通萬方,惟正道,方能融達。
第二,煥新“見行、見心、見未來”的內涵,作為浙商銀行的企業精神。具體來看,“見行”指執行果斷,回答“怎么做”的問題:弘揚“四干”精神,厚植服務文化、筑牢合規文化、踐行爭優文化、共創和諧文化,自覺遵循《浙銀公約》;“見心”指初心堅毅,回答“我是誰”的問題:營造“正、簡、專、協、廉”五字生態,敬畏心創新,感恩心付出,誠信心服務,責任心擔當;“見未來”指現一流愿景,回答“到哪里去”的問題:通過“見行”“見心”來實現“見未來”,通過打造一流的影響力、一流的競爭力、一流的凝聚力,最終實現“一流的商業銀行”的目標愿景。
企業文化宣傳片也在首個“浙銀日”上展示,同時還舉行了首屆“最美浙銀人”頒獎儀式,演唱了浙銀人自己創作的主題曲《一流的自己》,舉辦了文化嘉年華、“8.18共富直播”、員工榮休儀式等系列活動。
從2004年白手起家,到如今坐擁資產規模近2.5萬億元,網點布局覆蓋全國;從全國第一家小企業專營支行,到發行浙江股權交易中心首單私募債券、創新推出“池化”融資業務模式、發行浙江省內首單民營企業疫情防控債,浙商銀行堅持把文化作為必修課,以正行向善、融通萬方的文化理念構建內部生態,讓文化建設成為浙商銀行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底盤。
時代需要有擔當的企業,企業也需要有擔當的人才。“發現,不一樣”浙商銀行2023校園招聘,意在尋找同懷守護金融向善擔當的有志者,希冀與其一步一腳印同行,共話“一流的商業銀行”的未來。
即日起登陸浙商銀行招聘門戶網站(https://zp.czbank.com.cn)或進入“浙商銀行”微信公眾平臺“校園招聘”板塊,你就是下一個正行向善的金融人。(中新經緯APP)
編輯:董湘依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