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跨越過渡期,資管市場正式進入全面凈值化時代,首批銀行理財公司成立運作已滿3年,并按照監管部門“潔凈起步”的要求下保持規模穩步增長、產品不斷豐富、策略持續創新。
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2年上)》(以下簡稱“銀行理財半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已有29家理財公司獲批籌建,其中27家已獲批開業。全市場理財產品存續3.56萬只,存續余額29.1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8%,其中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7.72萬億元,占比95.09%,較去年同期增加16.06個百分點,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已經基本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僅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4172億元,覆蓋投資者超9145.4萬。從這個角度而言,銀行理財無疑是大資管領域當中最具“投資者友好性”的子行業,這背后,是一眾理財公司專業人士的用心經營和不斷創新。
其中,一些優秀公司的表現尤其出眾,在諸多方面的探索,均在行業內起到一定程度的引領作用。以光大理財為例,2019年9月26日,光大理財落戶青島,成為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中首批獲準籌建、首家獲準開業、首家成立的理財子公司。
如今,光大理財迎來三周歲。
作為在國內理財市場發行第一只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機構,光大理財延續了其18年來的創新的基因,三年來持續推出行業多個首創之舉,如,發行了首支數字人民幣理財產品、首支基礎設施公募REITs投資產品、首支目標盈理財產品、首批養老理財產品等。
持續創新的同時,光大理財的資產規模、經營業績也在同步增長。據最新數據披露顯示,截至9月26日,光大理財的產品規模超過1.36萬億,其中,凈值型產品規模1.3萬億元,凈值化率達到了95%,整體規模穩步站上新臺階。成立三年來,光大理財累計為投資者這創造收益超過900億元,服務客戶超過450萬。
創新開拓 持續為投資者創造穩健收益
資管新規之后,銀行理財行業出現了一些全新的氣象。養老理財無疑是當前行業中極具關注度的熱點主題。自2021年9月至今,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已滿一周年,截至8月末,全市場共發行48只養老理財產品,累計認購金額已超過900億元。
其中,光大理財是首批試點養老理財的四家機構之一,也是截至目前,發行養老理財產品數量最多的理財公司,據統計,其目前管理中的養老理財產品有11只,規模超過百億,其中3只產品的累計收益率位列全市場前列,產品業績表現一致性較強,凸顯了光大養老理財產品的穩健性。
此外,在固收+投資策略領域,光大理財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截至2022年6月30日,光大理財固收+理財產品,今年以來平均年化收益率4.19%,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4.44%。而市場平均水平今年以來年化收益率為3.82%,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為4.30%,光大理財兩項指標均大幅跑贏市場平均。
專業擔當 始終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使命
金融作為服務行業,第一要務始終是服務實體經濟,銀行理財公司作為獨立的資管機構專業化、公司化運作之后,這一擔當和使命對理財公司而言更加凸顯出其重要性。
根據該公司的公開披露數據,今年1-8月,光大理財實現對實體經濟新增投放近2000億元,響應雙碳戰略、服務綠色金融新生態,創新推出ESG、碳中和、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地區發展等綠色金融主題產品。去年,光大理財還發布了業內首支公募REITs主題理財產品,此舉可以說是為投資者開辟了通過專業資管機構參與公募REITs 投資、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紅利的有效途徑。
展望未來,光大理財黨委書記、董事長(候任)任鋒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要做實六方面工作、完成四個目標、實現兩大價值、達成企業愿景,即打造一流的資產管理機構和領先的資管科技平臺。
達成這一企業愿景,光大理財將努力實現兩大社會價值:一是高回饋。以人民為中心、客戶為中心,努力回饋投資者、回饋社會,為客戶、社會創造更大價值。同時,也為公司創造更大價值,回饋員工和股東;二是強擔當。彰顯央企子公司的責任擔當,落實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支持制造業,服務實體經濟和市場主體,支持國家重點戰略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