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金融支持“拉面經濟”,助力走出去的新市民在280多個大中城市創業就業。
關于拉面有這么一種形象的說法:青海的拉面是民族團結進步面,是漢族土族群眾種的小麥磨成了面粉,藏族蒙古族群眾養的牦牛熬成了鮮湯,撒拉族群眾栽的花椒、辣椒做成了調料,回族群眾用雙手拉出了一碗碗致富面、和諧面、幸福面。
“我們也在想,金融服務在這碗面里是什么?我想就是那把香菜,增色增香,還是爐子里添的那把柴火,越燒越旺。”9月22日,青海銀保監局局長景晉生在銀保監會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當地金融支持“拉面經濟”,助力“走出去”的新市民在280多個大中城市創業就業。
拉面產業作為青海省海東市獨具特色的產業品牌,近年來發展迅速、勢頭強勁,在脫貧攻堅、勞務輸出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青海銀保監局引導銀行保險機構精準對接“青字號”產業,培育壯大具有高原特色的主導產品、支柱產業和特色品牌。“拉面經濟”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以青海省海東市為例,在全國范圍內開辦拉面店的總數是2.77萬家,拉面從業人員16.6萬人,年內實現拉面產業經營性收入62.26億元。海東市銀行機構累計為拉面館、拉面店發放“拉面貸”近40億元,近一半的“拉面貸”是以純信用形式發放的,22.8%的拉面店有銀行貸款的支持。
景晉生表示,為助力“拉面經濟”高效發展,充分發揮拉面產業帶動就業創業的作用,針對拉面館分布分散、經營規模不一、金融需求多樣的特點,青海銀保監局引導轄內銀行機構創新推出了“拉面循環貸”“拉面融易貸”等專屬信貸產品。在支持拉面產業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政府增信機制作用,對符合條件的拉面經營戶執行貸款優惠利率,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此外,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通過續貸、展期、延期還本付息、調整還款計劃等方式,累計為拉面經營戶辦理續貸9500多萬元。
景晉生介紹,針對拉面從業人員省外經營的特點,指導銀行機構在貸前調查、貸款辦理、貸后管理的方式方法上及時做出調整,依托拉面產業數字化平臺,探索拉面貸業務全流程線上辦理,實現拉面戶經營數據、金融數據、消費數據等信息互聯互通,突破拉面貸跨省服務的瓶頸,不斷貼近拉面人的金融服務需求,提升便利性和可得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