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基調下,銀行發行“三農”債頻率有所提速。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鼓勵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券,拓寬可貸資金來源。
據和訊統計,截至目前,年內共有4家銀行發行5只“三農”債,發行數量已與去年相等。發行總規模為84億元,數量已接近去年全年數額。此外,也有更多銀行將“三農”債發行提上日程。
業內人士表示,涉農貸款回報周期長,不良率通常高于銀行整體水平。基于風險偏好,商業銀行往往將資金投向大中型企業,對于涉農企業和農戶來說存在金融供給不足的問題。“三農”債作為專門供給“三農”的金融債,對于銀行拓寬資金來源、更好服務農村經濟有重要意義。
中小銀行成發債主體
盡管“三農”債體量整體較小,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近年來其規模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
中國貨幣網數據顯示,2020年共有3只“三農”債成功發行,規模達到50億元。2021年,共有5只“三農”債問世,規模漲至91億元。今年已發行5只“三農”債,總規模為84億元。
具體來看,廣西北部灣銀行分別于3月和5月發行了兩期“三農”債,發行量為20億元、15億元,票面利率是3.19%和 2.94%。發行規模第二大的是秦農銀行“22秦農農商三農債01”,達到25億元。浙江金華成泰農商銀行“三農”債發行量最低,為4億元。但其票面利率最高,達到3.25% 。2020年至今發債次數最多是桂林銀行,共發債4次,今年其發行量為20億元。
近三年發債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貨幣網)
值得關注的是,“三農”債發行主體均為中小銀行,主要為農商銀行以及小部分城商行。
對此,光大銀行(601818)宏觀分析師周茂華認為,一方面,中小銀行是服務三農等薄弱環節的主力軍,中小銀行發行三農專項債更有針對性、更對口;另一方面,三農專項金融債發行規模一般比較小;另外,部分中小銀行融資渠道相對窄,負債壓力較大。
更多銀行準備入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已經發行的5只“三農”債外,今年有不少銀行將“三農”債發行提上日程。
9月7日,云南銀保監局發布行政許可批復,同意富滇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不超過30億元的“三農”專項金融債。實際上,早在2020年,富滇銀行已經發行了規模為10億元的三農專項債,成為云南省內首家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券的金融機構。
6月7日,中原銀行透露,其董事會批準發行不超過人民幣50億元規模的“三農”債,可一次或分期發行,具體根據實際發行時市場情況確定。
除上述獲批的城商行外,年內銀保監會還批準了多家農商銀行發行“三農”債券,包括浙江紹興瑞豐農村商業銀行、陜西平利農村商業銀行以及陜西西鄉農村商業銀行等,上述銀行分別獲準發行不超過30億元、不超過2000萬元、不超過1億元“三農”債。
對于后續是否會有更多銀行跟進“三農”債,周茂華表示,部分中小銀行通過發行三農專項債,有助于拓寬部分中小銀行融資來源;由于三農專項債發行利率相對低,對部分中小銀行支持三農實體形成激勵。與此同時,近年來部分大中型銀行服務重心也在逐步下沉,不排除未來部分銀行也加入三農債發行行列。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