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8月26日電 (魏薇)“今年以來,交行的貸款還是保持較快增長,境內人民幣的各項貸款較年初增幅達8.69%,同比多增1143億元。”26日,交通銀行(下稱交行)副行長郭莽在2022年半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指出,從七八月情況來看,信貸數據比二季度要弱一些。
他分析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季節性因素,可以翻看過去年報里七八月份的數據;二是信貸需求和前期比確實有所下降,特別是和年初相比;三是客戶提前還款的規模和前期相比有所增加。
8月1日,交行官網發布公告稱,自11月1日起,調整個人按揭類貸款、個人線上抵押貸(消費)提前還款補償金收費標準,具體以貸款合同中約定為準,補償金比例為提前還款本金金額的1%。公告發出之后,隨即引發了熱議。隨后,交行將這則公告刪除。
郭莽介紹道,從對公信貸看,經初步統計,對公項目儲備較上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考慮到交行上半年的對公信貸增量已經占到全年目標的85%,所以后續有壓力,但壓力不是太大。從零售信貸看,非房消費信貸、信用卡貸款的需求正在呈現恢復趨勢。5月到7月,信用卡的消費額和卡貸款的余額已經連續兩個月環比增長。
“在這種情形下,目前交行還沒有對全年信貸增長的安排進行大的調整,全年貸款增幅預計在11.8%左右。同時我們也在高度關注市場客戶需求的變化,特別是在項目儲備方面,我們建立了總行分行兩級的項目儲備庫,定期滾動更新。”郭莽說。
零售信貸方面,郭莽表示,從房貸看,截至6月末,交行房貸在17家銀行中市場占比是4.86%,比年初提升0.05個百分點。消費貸款方面,截至6月末,個人消費貸款不含信用卡的當年增幅是27.45%,增幅處于行業頭部。進入三季度,非房消費信貸需求繼續保持恢復趨勢,7月非房消費貸款的余額和凈增額也繼續保持同比提升。
針對零售信貸的資產質量,交通銀行首席風險官林驊表示,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和其他因素的影響,交行零售信貸業務還有壓力。“一方面不良率與年初相比有所上升,到6月末,交銀集團個人貸款不良率是0.94%,總體上處于相對比較好的區間,但是確實有所上升,比年初上升了0.1個百分點。”林驊說。
另一方面,林驊稱,關注到零售業務總體的資產質量趨于平穩,6月末的不良率與3月末持平。從三大業務品種的資產質量情況來看,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資產質量最好,截至6月末,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不良率為0.37%,比年初上升三個基點,總體保持較好水平;其次是非房消費貸,比年初不良率有所下降;信用卡的壓力相對較大。具體來看,信用卡的不良率、逾期率分別為2.66%和4.77%,比年初上升了0.46和0.62個基點,相對來說受影響比較大。
林驊認為,下半年零售信貸業務資產質量可能還會有所波動,但風險總體還是可控的,將密切關注零售信貸業務資產質量的變動情況,及時調整經營管理的策略,結合資產質量變動,制定差異化的管控措施,強化資產質量監測分析的力度,跟蹤不良生成的原因和區域風險,貫徹落實監管相關要求,進一步做好一些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客戶的紓困工作,多措并舉確保零售信貸資產質量穩健。(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魏薇:vivi1257@163.com)(中新經緯APP)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