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中國銀行(601988)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2年上)》(下稱《報告》),總結了2022年上半年我國銀行業理財市場情況。
截至2022年6月底,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達29.1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8%,增速較去年的5.37%有所加快。投資者數量達9145.40萬個,上半年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4172億元。
《報告》還指出,今年上半年,銀保監會首次針對理財業務建立起從日常監管和現場調查直接進入立案調查、行政處罰的快速處置機制。6月,銀保監會公布理財公司違法違規罰單,通過現場調查等手段,及時校正理財公司不規范、不合規產品和業務活動。
新發產品數量、規模雙降
2022 年上半年,理財產品新發行 1.52萬只,累計募集資金 47.92萬億元,整體較去年有所回落。2021年上半年,我國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累計新發產品2.55萬只,累計募集資金62.41萬億元。
理財產品數量下降的原因一方面與單只理財產品募集規模上升有關。截至2022年6月底,單只理財產品的平均規模為8.18億元,去年為6.50億元,增加了25.85%;其中,理財公司2022年單只產品平均規模為16.26億元,而去年同期為15.63億元,上漲4.03%。
另一方面也與市場波動下,部分居民財富流向存款有關。7月11日,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8.82萬億元,同比多增4.77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0.33萬億元。
凈值化產品占比大幅提升
在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方面,今年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加速。截至2022年6月底,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7.72萬億元,占比95.09%,較年初增加2.13%,較去年同期增加16.06%。而去年同期這一比例為79.03%。
今年上半年,理財產品向理財公司集中的趨勢進一步加強。截至2022年6月底,理財公司存續產品規模19.14萬億元,去年為10.01萬元,同比增長91.21%,占全市場的比例從去年的38.80%提升到65.66%,理財公司平均資產管理規模(AUM)約7656億元。
理財公司代銷、直銷齊發力
2022年上半年,理財投資者數量穩步增長,截至2022年6月底,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為9145.40萬個,較年初增長12.49%,同比增長49%。其中,個人投資者數量為9061.68萬人,占比99.08%;機構投資者數量為83.72萬個,占比0.92%。理財產品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4172億元,較去年上半年增加34億元。
在銷售渠道方面,理財公司代銷渠道進一步拓寬,直銷業務有所發展。2022年上半年,有存續產品的25家理財公司均開拓了代銷渠道,1-6月累計代銷金額26.10萬億元,截至6月底代銷余額為18.95萬億元。具體來看,3家理財公司的理財產品僅由母行代銷,22家理財公司的理財產品除母行代銷外,還打通了其他銀行的代銷渠道。其中,13家理財公司開展了直銷業務,上半年累計直銷金額0.15萬億元。
2022 年上半年,理財公司理財產品由母行代銷金額占比整體呈現下降態勢。剔除母行代銷的情況,上半年理財公司合作代銷機構數量逐步上升,6月有199家機構代銷了理財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較1月多出 83 家,可以看出理財公司正不斷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銷渠道。
固收類規模增長20.22%,混合類下降41.97%
2022年上半年,固收類理財產品規模大幅增長,而混合類、權益類產品規模下降,尤其是混合類降幅較大。
截至2022年6月底,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存續余額27.35萬億元,同比增長20.22%,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的 93.83%,較去年同期增加 5.65 個百分點;混合類理財產品存續余額1.72萬億元,同比下降 41.97%,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的5.90%;權益類理財產品存續余額795億元,同比下降5.69%,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的0.27%;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規模較小,僅為65億元。
從收益來看,今年上半年總體收益微升。2022年6月,理財產品加權平均收益率3.61%,較去年同期增加9BP,高出10年期國債收益率83BP。
理財產品主題多樣化
今年的理財產品市場,除了ESG主題的理財產品外,還新增了養老理財。
2022年,ESG主題的理財產品無論從數量,還是規模,都有了大幅提升。2022 年上半年,理財市場累計發行ESG主題理財產品43只,合計募集資金超200億元;去年同期,新發 ESG主題理財產品18只,累計募集資金超100億元。截至2022年6月底產品存續134只,存續余額1049億元,而去年僅為400余億元,同比增長1.44倍。
ESG主題的理財產品規模不斷擴張的同時,2022年養老理財也飽受關注。截至2022年6月底,已經有27只養老理財產品順利發售,23.1萬名投資者累計認購超600億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