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本周一公布的最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結果符合市場預期,不同期限LPR的非對稱調降兼顧了實體經濟穩增長與金融風險防范的雙重需求。一方面,5年期以上LPR下調幅度大于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下調幅度,直接讓利廣大存量按揭貸款人和新增房貸申請人,并降低基建貸款等中長期貸款的付息成本;另一方面,1年期LPR下調幅度小于MLF利率降幅,可以避免銀行凈息差的過快收窄,有利于維護金融系統穩定。
7月主要經濟數據低于市場預期,引發市場對下半年穩增長前景的擔憂。面對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不足和市場預期轉弱,貨幣政策靠前發力,在7月經濟數據公布當天超預期宣布降息,提振信心。再結合昨日LPR非對稱下調,可以看出,當前貨幣政策進一步加碼逆周期調節,資金面有望延續寬松格局。
鑒于9~12月MLF到期量較大,不排除接下來央行通過降準的方式釋放長期低成本流動性予以一定規模的置換。更為重要的是,降準的同時甚至還可能在MLF等政策性利率不動的情況下,引導LPR繼續下行。對于社會普遍關注的個人房貸利率,盡管此番LPR調整后,首套房貸款最低利率可降至4.1%,已低于2009年房貸利率七折水平,但不少存量房貸利率與當前銀行理財收益率、存款利率相比仍較高,會導致按揭早償率的提升,不利于維持貸款規模的穩定。因此,年內個人按揭貸款利率的進一步下調仍有空間,這既可以通過5年期以上LPR繼續下行來實現,也可以通過適當調整房地產金融政策,如放寬按揭貸款利率加點下限來讓利于民。
穩地產是當前穩經濟、穩預期的重要一環。隨著7月底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提出“保交樓”,近期多地為壓實地方政府責任出臺的支持措施,以及多部委“聯手”通過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難交付住宅項目建設交付,地產領域的相關融資將有所回暖;加之近期基建投資提速發力,8月信貸投放規模將得到支撐,無需過于悲觀。于貨幣政策而言,接下來還需緊密跟蹤實體經濟融資需求邊際變化,繼續靠前發力,主動應對,穩定信貸投放節奏,助力市場信心的提振,為實體經濟穩增長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