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策略上看,“致遠”系列采用大類資產配置策略,堅持“債券+非標+權益”的資產組合,力爭捕捉各類資產的投資機會并獲取較高的風險收益比。
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2022年一季度,伴隨證券市場的大幅調整,理財市場迎來首波“破凈潮”。
據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15日,處于存續期的凈值型理財產品中有2352只跌破凈值1元/份。近期權益市場反彈后,產品凈值才有所修復,破凈產品數量重新降至千只以下。
理財產品的凈值波動不僅牽動著投資者的神經,也考驗著理財公司的投資管理能力。
為使產品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中都有穩健的表現,基于多資產配置的思想以及股債之間的弱相關性,多家理財公司推出了“固收+”產品,其中南銀理財的“致遠”系列表現較為突出。
據南財理財通數據,截至2022年6月30日,南銀理財代表性“固收+”產品“致遠一年定開3M”近3個月年化收益率高達7.29%。從策略上看,“致遠”系列采用大類資產配置策略,堅持“債券+非標+權益”的資產組合,力爭捕捉各類資產的投資機會并獲取較高的風險收益比。
“債券+非標+權益”,南銀理財“固收+”篤行致遠
“固收+”中“+”了什么?
南銀理財“致遠”系列屬“固收+權益”系列,即在債權類資產的基礎上加入權益類資產,旨在讓產品在不同的經濟周期中都能獲得穩健的收益。
就債權資產部分,管理人以票息策略為主,即通過靈活調整久期和杠桿水平來平衡收益與風險。其中,“非標”資產的篩選充分發揮了銀行理財公司的資源優勢,精選優質項目獲取打底收益,以平抑凈值波動。
就權益資產部分,管理人則采用FOF多頭策略,即通過對權益市場的研究分析,買入未來存在上漲空間的公募基金,并結合市場環境調整總體倉位和風格,以期獲得增強收益。
截至2022年6月30日,“致遠”系列存量客戶超過7萬,存續規模超過164億元人民幣。從存續期滿一年的“致遠”定開系列年化收益率來看,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該系列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均值超5%。其中,“致遠一年定開3M”收益表現最為突出,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達5.9%。
“致遠一年定開3M”資產如何配置?
“致遠一年定開3M”成立于2018年3月20日,內部風險評級為R3(中風險),認購起點為1元,按年開放申購、贖回。
值得注意的是,該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根據封閉期進行了三次階段性調整。具體而言,2019年3月20日至2020年3月18日,其業績比較基準為“1年定期存款基準利率+3.3%”;2020年3月19日至2021年3月18日,其業績比較基準為“1年定期存款基準利率+2.9%”;2021年3月19日起,其業績比較基準調整為“中債新綜合全價指數收益率×90%+滬深300指數收益率×10%”。
從業績比較基準的調整可以看出,該產品定價逐步市場化,從以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為基準進行加點的方式過渡到追蹤同期中債、滬深300指數收益率,更好地體現了產品“固收+權益”的投資特征。
對此,“致遠一年定開3M”投資經理表示,對“致遠”這樣一款“固收+權益”的理財產品而言,業績比較基準跟蹤中債、滬深300指數,能更好地向投資者展示該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是一種更為科學的展示方式。由于該產品成立于2018年,正值“資管新規”發布之際,投資者對凈值型理財產品基本不了解,所以為了便于投資者接受凈值型產品,采用了一年定期存款基準利率為基準進行上浮的形式。通過業績比較基準形式的變化,讓投資者逐步了解凈值型產品的特點。當該產品逐步有歷史業績且投資者對凈值型理財產品有一定的接受度后,才考慮將業績比較基準調整為指數形式。
從產品費用來看,“致遠一年定開3M”銷售服務費率為0.3%/年,固定管理費率為0.3%/年,托管費率為0.02%/年,前述費用均按日計提;不收取申購費和贖回費。此外,當產品的資產組合收益超過4%/年時,超過部分按30%收取超額業績報酬。
據該產品2022年二季度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致遠一年定開3M”最后一個市場交易日資產凈值為24.47億元,份額凈值為1.0192元,份額累計凈值為1.2530元。
從期末資產組合情況來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致遠一年定開3M”以固收類資產為主,固定收益類、權益類、混合類資產在穿透前占總資產的比例依次為92.79%、3.29%、3.92%;穿透后占總資產比例依次為93.18%、4.31%、2.51%。整體來說,近半年來該產品固收資產持倉在92%左右,即以債券和非標筑底,同時增配少量權益及混合類資產,是較為典型的固收增強產品。
回顧今年上半年的運作情況,投資經理對課題組表示:“今年上半年宏觀環境十分復雜,國內以穩增長為主線,但受多因素擾動,長端利率震蕩區間明顯收窄,使得波段交易獲利難度大增。相對而言,信用債表現更好,特別是江浙地區的城投品種,由于一定程度上的供需失衡,表現較強。‘致遠’系列在債券投資上以票息策略為主,精選個券,積極關注品種利差與騎乘收益,江浙地區城投的研究是我司的優勢領域,‘致遠’系列充分利用研究優勢成果,收獲頗豐。往后看,隨著疫情對經濟活動影響逐漸退潮,國內經濟開始修復,債券市場預計會有一定調整壓力,但考慮到外需走弱和疫情反復,預計調整幅度可控。”
展望后市,管理人在二季報中表示,該產品在債券投資上仍將堅持以票息策略為主,久期中性偏防御。權益方面,前期幾大利空因素已經定價較為充分,預計市場進入相對穩態階段,產品將在保持一定權益倉位的基礎上,主要關注由于社融結構以及中長期信貸的可能改善帶來的宏觀經濟相關板塊的估值修復機會以及制造、出行、消費場景恢復后帶來的困境反轉機會。
“固收+”收益波動,如何看待致遠系列的凈值波動和回撤?
從歷史兌付數據來看,“致遠一年定開3M”4個投資周期的年化收益率雖有下降趨勢,但總體表現較為穩健,兌付參考年化收益率均值為5.82%。
截至2022年6月30日,“致遠一年定開3M”本投資周期參考年化收益率為7.15%,表現亮眼。投資經理對課題組表示,對于“固收+權益”產品,利用股債資產之間的負相關性進行對沖是降低產品凈值波動的重要手段。但當股票短期出現急跌時,對沖效果就會弱化。今年上半年A股就屬于這種情況,特別是今年3月中上旬還短暫出現了股債雙殺的局面,更是放大了產品的波動和回撤。作為一種偏穩健型的多資產組合,“固收+”策略一般在流動性快速收緊時效果較差,而當前國內宏觀環境貨幣收緊的概率較低,踐行長期投資理念的投資者可以持續關注“固收+”產品。之后隨著A股市場的回暖,“致遠”系列今年凈值也很快創出了新高。大類資產組合配置的有效性需要一定周期來體現,投資者不必為了短期的波動而過分擔憂。拉長時間看,“固收+權益”依然可以給投資者帶來穩穩的幸福。
同時,自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在2021年3月19日調整為與底層資產相關的指數后,整體而言產品收益率大幅跑贏同期業績比較基準。
當前是否是配置“固收+”產品的好時機?
投資經理進一步表示,“固收+權益”的發行熱,主要是由于低利率環境下純固收產品預期回報降低,部分投資者希望獲得更高回報,因而從純固收產品轉戰至“固收+”產品。從估值來看,當前國內股債性價比也是股票占優,預計后期權益市場能帶來比純債更好的回報。但這并不是說“固收+”只適合這個時點買。作為一種偏穩健型的多資產組合產品,“固收+”其實對銷售擇時的要求很低,一般只有在貨幣政策快速收緊時,“固收+權益”策略會階段性失效。當前國內宏觀環境貨幣收緊的概率較低,踐行長期投資理念的投資者可以持續關注“固收+”產品。
城商行理財公司如何發力“固收+”?
南財理財通課題組統計了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各家城商行理財公司的“固收+”產品系列,整體來看,各家打法各有側重點,呈現出較為多元化的策略。
舉例而言,蘇銀理財“恒源固收增強”系列主要投資于債券、非標資產、權益中性、另類策略等具備固定收益屬性的資產。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成立滿半年的一年期“恒源固收增強”系列所有產品業績表現(未扣除超額業績報酬)均達到業績比較基準。
寧銀理財皎月系列“固收+期權”產品掛鉤大類資產配置指數“GMAT2”指數,期權結構為DNT結構(雙邊不觸碰結構),能在不確定性較高的市場環境下充分進行資產分散投資。
南銀理財對課題組指出,城商行理財公司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固收+”,關鍵在于了解客戶需求,構建客戶畫像。由于不同區域城商行理財公司的客戶特點不同,因此需要了解所在區域客戶的需求特點,例如客戶對產品投資期限、收益、風險、產品運作形態等的偏好,以便理財公司設定投資目標、大類資產配置比例以及最大回撤控制目標等,進行更貼合需求的產品設計。
不過,對城商行理財公司而言,彌補在權益投研上的短板也是各家的重要課題。南銀理財指出,城商行理財公司要充分發揮各類合作機構在固收和權益資產方面的投資優勢,進行互補合作。以權益資產投資為例,城商行理財公司在股票直投方面較為薄弱,更適合在權益類資產部分采用FOF的方式,通過精選合作機構的形式開展投資管理。最后,城商行理財公司要總結自身投研隊伍的優勢,在某一領域形成自身優勢和特色,并進行持續深入打造。
(數據分析師李高毅對此文亦有貢獻)
(作者:薛茹云 編輯:丁盡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