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莉
出品:全球財說
發布2021年度年報時因為數據有誤,不得不發布更正聲明,半年后發布業績快報卻又不小心“坑”了自家高管,不得不向投資者發布致歉聲明。紫金銀行(601860)發布業績時是有多不走心。
紫金銀行名稱咋一聽像是一家城商行,其實不然,這是一家農商行,全稱為江蘇紫金農村商業銀行,只是其地處江蘇省會南京。
資料顯示,紫金銀行成立于2011年3月,總部位于江蘇南京,由原南京市區、江寧區、浦口區、六合區的4家信用聯社合并組建成立。2019年1月,該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全國首家A股上市的省會城市農商行。
今年是其上市第三年,近三年間該行高管并不穩定,董事長連換三茬,經營壓力有明顯加大跡象。
高管增持被動違規
紫金銀行上市伊始,作為新股受到資金熱捧,不過資金炒新只是來去一陣風,當年3月,紫金銀行摸至11.4元的歷史高點后,就進入綿綿下跌期,直至破凈,股價依然沒多少起色,截至8月2日該行收盤價為2.72元。
為了股價“維穩”,2021年12月31日,紫金銀行披露了《關于穩定股價方案的公告》。由于股價觸發實施穩定股價措施的啟動條件,該行確定采取由在該行領取薪酬的時任董事(不包括獨立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增持股票的方式履行穩定股價義務,增持金額不低于該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上一年度從公司領取稅后收入的25%,即增持金額合計不低于173.61萬元;增持實施期限為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6個月,即2022年1月17日至2022年7月18日。
這是去年該行第二次觸發股價維穩機制。去年4月28日,該行也曾公告稱,因達到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擬采取由在公司領取薪酬的時任董事(不包括獨立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增持股票的方式履行穩定股價義務,增持金額不低于其上一年度從公司領取稅后收入的25%,即增持金額合計不低于216.14萬元。
去年11月23日,第一輪穩定股價方案已實施完畢。但此次增持沒有掀起一片刺激股價的水花,股價依然行走在下跌的道路上。
第二輪穩定股價方案于7月14日實施完成,有關增持主體以自有資金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計61.0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2%,增持金額合計181.76萬元,成交價格區間為每股人民幣2.8元-3.19元。其中,該行部分高管于當日共購入股份28500股,購入均價為2.82元/股。
但這次正常增持卻導致高管被迫違規。
就在增持行為完成一周后,紫金銀行召開了全行半年度工作會議。7月21日,紫金銀行對半年度工作進行總結,并對下半年的工作進行部署,參會人員包括中層人員307人、高層人員10人,還有其他工作人員10人。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5.1.6之規定,以及鑒于本次會議參會人員規模較大,為防止本次半年度工作會議內容外泄造成定期報告披露前的業績泄漏,避免股東被不實信息誤導,按照信息披露及時性的要求,本公司臨時決定發布業績公告!弊辖疸y行表示,該行2022年半年度業績快報于7月23日發布。
臨時決定提前發布業績快報的行為,并未充分考慮發布時間與董監高人員購入股份時間的間隔,導致該行業績快報發布日距離其部分高管購入股份的時間不足10日。紫金銀行致歉公告顯示,上述行為被動觸發了《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2022年修訂)》第十二條的規定,即“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業績快報公告前十日內不得買賣本公司股票!
為此,紫金銀行不得不發布致歉聲明,并公布處理方案。
此次違規或可以事急從權解釋,但從根本上說明該行的全局規劃意識及法規意識仍顯薄弱。
年初該行發布2021年度業績報告時,也有“翻車”事件發生,因為數據披露錯誤,該行發布了系列更正公告。
圖片來源:巨潮資訊
因為此次更正的內容為普通股股東總數,對公司經營及股價并沒有什么影響,故而也未引起市場關注。
對于這些本不應該出現失誤的原因,歸根其實應歸到公司管理上,《全球財說》注意到,該行近三年來,董事長更換頻繁,近三年換了三任董事長,其他如監事長等高管也有變動,高管的不穩定,對公司管理的影響顯而易見。
攬存承壓
根據今年半年報業績快報,今年上半紫金銀行經營效益在同類型銀行看起來尚可,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66億元,同比增加0.56億元,增幅2.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4億元,同比增加0.75億元,增幅10.05%。
資產質量看起來也在向好,截至報告期末,不良貸款余額18.52億元,較年初減少1.78億元,降幅8.79%;不良貸款率1.20%,較年初減少0.25個百分點。出現了較大的下降幅度,同時撥備覆蓋率261.56%,較年初增加29.56個百分點。
因為此時只是業績快報,無法進行明細分析,但《全球財說》根據該行2021年度業績報告分析發現,該行其實當前承壓不小。
地處江蘇省會南京,紫金銀行既擁有較好的經濟環境基礎,有利于業務的發展,同時又面臨省會金融機構林立,來自各方面的競爭壓力。
今年該行上半年營收增幅、資產總額增幅明顯較2021年末改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或是由于去年表現偏弱,今年才能有較高增幅。
2021年,該行營收微增,同比僅增長0.57%,凈利潤增長5.11%。同時總資產還下降5.05%。當前貸款利息收益率水平均在下降,紫金銀行也不例外,不過當前有不少上市行的存款成本率有所扭轉,也有向下趨勢,而紫金銀行的存款成本率去年上升較多,從上一年的1.93%上升至2021年的2.11%。
今年河南地區個別村鎮銀行存款暴雷后,業內預計將會對地方銀行攬存產生一定影響,這一結果從半年報或還看不出來,但2022年報時或會有所顯現。
紫金銀行原本攬存也不太容易,2021年該行無論是公司還是零售的活期存款均下降,分別下降16.26%和7.92%。故而該行凈利差和凈利息收益率下降快也不難理解。
去年同期,多家上市銀行靠著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增長推動了營收增長,但紫金銀行在該方面能力偏弱,兩項指標2021年降幅較大,分別同比下降38.95%和149.14%。
貸款行業方面,作為一家農商行,建筑業貸款和房地產貸款分別是其第二大和第六大貸款行業,且在2021年房地產貸款余額還在增長。
去年該行重組貸款下降,逾期貸款增加。截至2021年末,該行股份中被質押的股份總計16670萬股,占總股本比例5.1%,涉及20戶股東;被凍結的股份總計15400萬股,占總股本比例4.2%,涉及60戶股東。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全球財說。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